字词 | 子夜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子夜zǐ yè半夜。吕温《奉和张舍人阁中直夜》:凉生子夜后,月照禁垣深。 子夜 子夜长篇小说。茅盾著。1933年上海开明书店出版。作品以20世纪30年代初期的上海为背景,描写民族资本家吴荪甫力图振兴民族工业,合股组织公司,吞噬一大批中小企业,以实现自己的宏图,却遭到美国掮客、买办金融资本家赵伯韬的经济压迫;加以军阀混战、农村破产,吴荪甫虽作种种挣扎,加紧剥削、压迫工人,大搞公债投机,但终于在赵伯韬的大规模经济封锁下,以公债市场失利而彻底破产。吴荪甫的失败命运,反映了帝国主义经济侵略和新军阀的大规模内战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以及中国更加殖民地化的历史事实。作品深刻地揭示了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和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说明在三座大山的压迫下,中国并没有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全书结构宏大,情节纷繁,多线并进而由主线贯穿,构思严谨。在人物描写上,成功地塑造了吴荪甫、赵伯韬、屠维岳等众多典型形象。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现实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作。 ☚ 海底梦 林家铺子 ☛ 子夜 子夜七场话剧。吴天据茅盾同名小说改编。1946年2月上海永祥印书馆初版。文学新刊。 ☚ 金小玉 衣冠禽兽 ☛ 子夜 子夜长篇小说。茅盾著。1933年1月在上海开明书店初版。 ☚ 密约 少女日记 ☛ 子夜 子夜长篇小说。茅盾著。写于1932年12月。第1章曾以《夕阳》为名,初载于1932年1月《小说月报》第23卷新年号。第2章、第3章分别以《火山上》、《骚动》为题,初载于1932年6月至7月《文学月报》创刊号和第2期上。小说的现存手稿上书名为《夕阳》。1933年1月上海开明书店初版时改名为《子夜》。作品曾先后被译成俄、德、捷、日、越、朝等多国文字。小说以三十年代初中国的都市生活为背景,民族资产阶级吴荪甫的活动为中心,吴荪甫和买办资产阶级赵伯韬的矛盾冲突为主线,在广阔的社会生活场景中,描写了“簪缨世家”出身,有雄厚的经济实力,过人的魄力和手腕,以及游历欧美所学来的一套精明强干的经营企业经验的民族资本家吴荪甫,为了实现他资产阶级王国的“主宰者”的理想,他绞尽脑汁,鲸吞同行,压榨工人,破坏工农革命运动,奋力挣扎,背水一战,最后仍然逃脱不了破产的命运。小说将众多的人物,复杂的矛盾,纷繁的线索,瞬息万变的斗争,集中在两个多月的时间内表现,“前后联结呼应”,有机地联成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构成了丰富多采的人物画廊,显示了作者高超的结构艺术才能。作品以它鲜明的时代性和文艺的社会功能显示了茅盾的创作走上了成熟的阶段。它是三十年代初期中国社会生活的历史画卷,“使读者在那用大艺术家的现实主义手笔描绘出的真实画面中,看到了伟大的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映象。”(尼·特·费德林俄译本《茅盾文集》第1卷)也是“五四”以来中国新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瞿秋白当时就断言:“一九三三年在将来的文学史上,没有疑问的要记录《子夜》的出版……这是中国第一部写实主义的成功的长篇小说。”(《<子夜>与国货年》) ☚ 水 她是一个弱女子 ☛ 子夜 子夜zǐyè┃┃ 半夜。唐·吕温《奉和张舍人阁中直夜》诗:“凉生子夜后,月照禁垣深。” ☚ 子月 小重阳 ☛ 子夜zǐyè半夜。 子夜zǐyè〈名〉半夜:子夜的钟声已经敲响了。 子叶;子夜◉ 子叶zǐyè 名 种子植物胚的组成部分之一,是种子萌发时的营养器官。〈例〉单~植物只有一枚~/ 瓜类是双~植物,有一对~。 子夜 子夜指《子夜歌》,晋乐曲名。相传为晋女子子夜所作,故名。(见《宋书·乐志》)明高道素《上元赋》:“迭奏《霓裳》之曲,齐翻《子夜》之歌。”——重新演奏《霓裳羽衣曲》共同制作《子夜歌》的新词。 ☚ 子虚乌有 自宝 ☛ 半夜、丙夜、三更、午夜、宵分、夜半、夜分、中夕、中宵、中夜、子时、子夜;当午、日午、日中、晌午、亭午、午间、午时、正午、中午[中时、中晌]○半夜bàn yè(名)夜里十二点钟左右的时间:~子时|~残灯天晓月|~拉起雾,正午晒死兔。 ○丙夜bǐng yè(名)〈书〉三更时候:~修书 |~已过|时近~。 ○三更sān gēng(名)指半夜十一时至翌晨一时:~半夜|半夜~|天已是~时分。 ○午夜wǔ yè(名)半夜:工作到~|他~前会到|~十二点钟声响了|雪在~的灯光下飘舞。 ○宵分xiāo fēn(名)〈书〉夜半:日昃忘餐,~废寝。 ○夜半yè bàn(名)半夜:~时分|~雨止云消失,星光照地晴无疑|~醒来忆诸弟|~更深。 ○夜分yè fēn(名)〈书〉夜半:~乃寐|~而寝|独坐斋中,~有叩门环声。 ○中夕zhōng xī(名)〈书〉半夜:长笛响~。 ○中宵zhōng xiāo(名)〈书〉半夜:~起舞|迅雷~激。 ○中夜zhōng yè(名)〈书〉半夜:~起长叹|~起徘徊|~狂风骤起|~四五叹。 ○子时zǐ shí(名)指夜间十一点至一点这段时间:辗转反侧,半夜~还未入睡|至~方才写完|他们昨夜~就出发了 |夜过~,万籁俱静|~圆月正当空。 ○子夜zǐ yè(名)半夜:~潮起|~既逾,寅晓将发| 时值~|凉生~后|凯旋在~|寂静的~。 ●当午dāng wǔ(名)正午;中午:锄禾日~,汗滴禾下土|时至~。 ●日午rì wǔ(名)中午:~时分|候至~| 明日~再见。 ●日中rì zhōng(名)〈书〉中午:~午时|~会于军门|旦日~|她是~听到这个喜讯的。 ●晌午shǎng·wu(名)〈口〉中午:~不停风,刮到点上灯|一~都没休息|~刚过|翌日~|周日~。 ●亭午tíng wǔ(名)〈书〉中午:大车扬飞尘,~暗阡陌|~时分。 ●午间wǔ jiān(名)中午:~休息|~半小时|我等到~,也未见他回来|这日~。 ●午时wǔ shí(名)指中午前后:临近~|~的阳光|次日~。 ●正午zhèng wǔ(名)中午十二点:~时刻|~的太阳|~的日影是一天中最短的| 睡到~| 已经过了~。 ●中午zhōng wǔ(名)白天十二点左右的时间:~大家都走了 |~休息一下。也说【中时】、【中晌】。 夜间的时刻 夜间的时刻夜刻 夜漏 夜筹 夜时 ☚ 计算夜 时距 ☛ 子夜zǐ yè半夜的时候,夜里十一时至次晨一时。吕温《奉和张舍人阁中直夜》:“凉生~~后,月照禁垣深。” 子夜即午夜。详十二时条。 子夜 340 子夜茅盾著长篇小说。1931年10月至1932年12月写成。1933年1月由上海开明书店出版。小说以30年代初期民族工业资本家吴荪甫的顽强挣扎以至惨败,说明了“中国在帝国主义的压迫下,是更加殖民地化了。”《(子夜)是怎样写成的》作品主人公吴荪甫有发展民族工业的勃勃雄心,有在欧美学来的管理现代企业的智能和手腕,并具有刚愎好胜的性格。为了对付买办资本家赵伯韬的阻挠破坏,他以裕华丝厂为基地,联合办起益中信托公司。又在公债市场上与赵争夺,结果都一败涂地。他向工人转嫁危机,激起了无法平息的罢工风潮;家乡双桥镇也掀起了农民暴动。吴荪甫受美帝及其走狗的压迫又去剥削压迫工农大众的两重性格,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小说通过金融市场、工业厂区、村镇生活,以及背后的帝国主义经济侵略、新军阀混战,展现了宏阔的社会背景,也刻划了众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小说艺术结构宏伟,心理描写细腻。它标志着茅盾创作的成熟,并以其高度的思想艺术成就,显示了左翼文学运动的实绩,成为革命现实主义的长篇杰作。 ☚ 激流三部曲 骆驼祥子 ☛ 子夜 《子夜》ziye现代长篇小说。作者茅盾。写于1931年至1932年间,1933年出版,是茅盾最重要的现实主义代表作。 ☚ 屈原 春蚕 ☛ 子夜 《子夜》是茅盾的著名长篇小说,是 “五四”以来新文化运动中出现的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优秀作品,同时也是茅盾创作进入成熟阶段的代表作品。《子 夜》原名 《夕阳》,共有19章,30多万字,创作于 1931年至1932年间,1933年由上海开明书店出版。小说以30年代初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上海为背景,以民族资本家吴荪甫为中心,描写了他通过吞噬大批中小企业,加强对工人的盘剥,来积累资本,以企摆脱帝国主义资本的控制,建立自己的实业王国,但最终还是以破产告终。作品展现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各种矛盾与斗争,集中反映了我国在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下、在国内战乱之中的民族工业的破产、农村经济的凋敝、民不聊生的社会景象。作品愤怒地谴责了民族资产阶级为了自保,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压迫的罪恶行径,热情地歌颂了工人阶级在党的领导下,英勇奋斗的革命精神,同时还深刻地揭露了资产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压迫农民的罪恶现象,并表现了农民在党的领导下,武装斗争的雄伟气魄,从而全面地展现了我国20世纪30年代初期的城市和农村的广阔的社会场景,揭示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并深刻指出中国在三座大山的重压之下,没有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可能,资产阶级也根本无法领导民主革命。中国只有在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之下,依靠工农大众的力量,坚持农村武装斗争,才能取得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胜利。《子夜》主题思想鲜明、尖锐、深刻,在艺术表现上既精密细致又气势磅礴,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人物、景物、环境、语言等方面描写与刻画的手法运用纯熟,在思想性与艺术性上,达到完美的统一。《子夜》可以说是我国20世纪30年代的一个社会缩影,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解放前后此书共印行过20多版次,1958年将此书收入《茅盾文集》第三卷中。《子夜》还被搬上银幕,影响更加广泛,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座艺术的丰碑。 ☚ 小二黑结婚 大林和小林 ☛ 子夜长篇小说。茅盾著。1935年出版。以1930年的上海为背景,以民族工业资本家吴荪甫和买办金融资本家赵伯韬之间的矛盾斗争为主线,反映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社会的面貌,揭示了在帝国主义统治下的半殖民地中国不可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历史规律。画面广阔,结构宏伟,显示了作者擅长心理刻画的特点。其中,吴荪甫的形象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中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 子夜 子夜长篇小说。茅盾著。完成于1932年。小说以民族工业资本家吴荪甫和买办金融资本家赵伯韬之间的矛盾和斗争作为贯穿全书的主线,以上海作为小说的主要环境。通过对众多人物性格的刻画,展示了30年代初期革命深入发展,星火燎原的中国社会面貌,形象地说明了由于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地位、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军阀的连年混战、农村经济的破产、民族工业的凋零和封闭等等,这些都加深和加剧了诸多的社会矛盾,一场新的革命高潮很快到来的必然性。揭示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即在帝国主义统治下,中国民族工业只会一蹶不振而走向衰败,中国不可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有力地驳斥了托派分子关于中国社会性质的谬论。小说的出现,震动了三十年代的整个文坛,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将马列主义观点应用于观察分析社会,用革命现实主义指导创作的最优秀的作品之一。小说中的主人公吴荪甫集中体现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他们一方面是资本家唯利是图,和工人、农民以及势力弱小的其他资本家有深刻的矛盾;另一方面,他们又有发展民族工业的愿望,对帝国主义经济侵略具有强烈的不满,进行着顽强的抵抗。吴荪甫的性格中既精明强干又束手无策,既刚愎自用又优柔寡断。作者将人物置于典型环境之中,多层次、多侧面地进行描写,使人物性格得到充分显示,尤其适合于资本家吴荪甫这一人物。小说的结构纷繁宏大,且缜密巧妙,线索分明,层次清晰,人物的心理刻画非常细腻入微。 ☚ 小二黑结婚 寄小读者 ☛ 子夜 《子夜》《子夜》 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茅盾著。《子夜》始作于1931年10月,1933年由上海开明书店正式出版。以后多次再版,并先后译成英、法、俄、日等国文字流行国外。 ☚ 古文观止 家 ☛ 子夜 《子夜》长篇小说。茅盾著。它以上海为中心,围绕民族工业资本家吴荪甫与买办金融资本家赵伯韬的矛盾这一主线,对中国30年代初社会阶级斗争全貌及时代发展动向展开了广泛深入的描写。吴荪甫拥有双桥镇的实业和上海裕华丝厂,又游历过欧美,有一套管理现代企业的本领,号称工业界的“骑士”。他雄心勃勃,与孙吉人、王和甫等人联合组成“益中信托公司”,吞并了八个工厂和同行的丝厂、绸厂。同时敢于在公债市场上与以美国财团为后盾的赵伯韬较量,并提拔奴才屠维岳平息罢工风潮,但事与愿违,家乡在农民暴动中陷落,断绝了他的重要资金来源,工人的斗争方兴未艾,令他惶惶不可终日,在赵伯韬的经济封锁下,益中信托公司迅速倒闭。后来他孤注一掷,将工厂、房产作抵押抛出巨额公债与赵伯韬决战,结果以彻底破产而告终,其建立资本主义王国的梦想也随之化为泡影。作者在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中,刻画了吴荪甫刚愎自用、精明干练而又空虚脆弱、粗暴专横的复杂性格;并具体描绘出以他为代表的民族工业资本家幻想发展民族工业而终归失败的遭遇,揭示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特征和他们必然失败的命运,中国社会仍然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性质。小说结构宏大严谨,人物心理刻画细腻,语言细致缜密,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成功的革命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显示了左翼文学运动的实绩。1933年由开明书店出版。 ☚ 家 送报夫 ☛ 子夜zǐ yè半夜。《清代名医医话精华·何鸿舫》:“日为人诵经穰灾,出必五更,返必子夜。” 《子夜》zi yeMidnight→茅盾(Mao Dun) 子夜midnight 子夜西晋女音乐家。相传所作歌曲声调极其哀苦,后来以她的名字作为歌曲之名。把描写四时行乐之歌,称谓《子夜四时歌》。又有《大子夜歌》、《子夜警歌》、《子夜变歌》,都由《子夜歌》变化而来。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