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子夏见曾子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子夏见曾子 子夏见曾子先秦寓言。战国韩非撰。《韩非子·喻老》:子夏见曾子,曾子曰:“何肥也?”对曰:“战胜,故肥也。”曾子曰:“何谓也?”子夏曰:“吾入见先王之义则荣之,出见富贵之乐又荣之,两者战于胸中,未知胜负,故臞。今先王之义胜,故肥。” ☚ 子旗献珉 子翏慎妃耦 ☛ 子夏见曾子 子夏见曾子。曾子曰:“何肥也?”对曰:“战胜,故肥也。”曾子曰:“何谓也?”子夏曰:“吾入见先王之义,则荣之;出见富贵之乐,又荣之。两者战于胸中,未知胜负,故臞。今先王之义胜,故肥。”(《韩非子·喻老》) 【注释】 子夏:卜商,字子夏,孔子弟子。肥:胖。荣:引以为荣,引申指喜欢。臞(qú):消瘦。 【译文】 子夏去见曾子。曾子说:“你怎么变胖啦?”子夏回答说:“打了胜仗,所以胖了。”曾子说:“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子夏说:“我在家里学到古代先王们所崇尚的仁义道德,感到十分喜欢;出门看到荣华富贵的乐趣,又感到十分羡慕。两种不同的想法在心里斗争,不分胜负,所以就消瘦了。现在先王们所崇尚的那些仁义道德在我心里取胜了,所以我就胖了。” 【评说】 战胜别人也许并不难,能够克服自己的缺点,能够打消自己的不良念头,恐怕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按照老子的说法,战胜别人,只能算是有力量;战胜自己,才能算是强大。这就是所谓心宽体胖。 子夏见曾子 子夏见曾子①,曾子曰:“何肥也?”对曰:“战胜,故肥也。”曾子曰:“何谓也?”子夏曰:“吾入见先王之义②则荣之,出见富贵之乐又荣之,两者战于胸中,未知胜负,故臞③。今先王之义胜,故肥。” ——《韩非子·喻老》 【注释】 ①曾子:孔子弟子曾参。②先王之义:指古代圣王尧舜禹汤等倡导的仁义道德。③臞:瘦。 【意译】 子夏和曾子都是孔夫子的学生。有一天,两个人在街上遇见。曾子上下打量着子夏,问:“老兄一向瘦骨伶仃,怎么近来肥胖多了?”子夏得意地说:“我战胜了,所以发胖了。”“这是什么意思?”曾子不解地问。“我在书房里读到尧舜禹汤的道德仁义,十分羡慕;来到街上看见世俗的富贵荣禄,心中也十分羡慕。两种心思在我的胸中斗个不停,未知胜负,所以我不思茶饭,人也瘦了。现在,先王的仁义取胜了,我也就发福了。” 【解说】 俗话说:心宽则体胖。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能够心神安宁、胸无杂念,就能精神愉悦,身体健康。在这则寓言中, 子夏开头因一会儿羡慕尧舜禹汤的仁义道德,一会儿又羡慕世俗的富贵荣禄, 两种思想互相矛盾、斗争,结果不思茶饭、骨瘦如柴。最后,先王的仁义战胜了世俗享受的诱惑,心无二用,身体也就迅速发福了。当然,这则寓言的含义并不是教给人们一般的养生之道,而是蕴含着更为深刻、丰富的思想。在一个人的意志中,最困难的是如何克制自己、战胜自己的私心杂念。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正是因为人立身于现实社会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与疑虑,要经受许许多多的诱惑与磨难,所以,孔子才认为人必须每天都反复思考自己的言论与行动,保持住自己的节操与品行。同样,韩非子在这里也形象地阐发了这个道理。他认为: 人贵有自我修养,只有在自我反省、自我批评中排除掉各种各样的私心杂念,清除出各种各样的不健康思想,这样才能在社会上成为真正的强者。 【相关名言】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 不朽之名誉, 独存于德。 ——意大利·彼特拉克 子夏见曾子 子夏见曾子①,曾子曰:“何肥也?”对曰:“战胜,故肥也。”曾子曰:“何谓也?”子夏曰:“吾入见先王之义②则荣之,出见富贵之乐又荣之,两者战于胸中,未知胜负,故臞③。今先王之义胜,故肥。” ——《韩非子·喻老》 【注释】 ①曾子:孔子弟子曾参。②先王之义:指古代圣王尧舜禹汤等倡导的仁义道德。③臞:瘦。 【意译】 子夏和曾子都是孔夫子的学生。有一天,两个人在街上遇见。曾子上下打量着子夏,问:“老兄一向瘦骨伶仃,怎么近来肥胖多了?”子夏得意地说:“我战胜了,所以发胖了。”“这是什么意思?”曾子不解地问。“我在书房里读到尧舜禹汤的道德仁义,十分羡慕;来到街上看见世俗的富贵荣禄,心中也十分羡慕。两种心思在我的胸中斗个不停,未知胜负,所以我不思茶饭,人也瘦了。现在,先王的仁义取胜了,我也就发福了。” 【解说】 俗话说:心宽则体胖。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能够心神安宁、胸无杂念,就能精神愉悦,身体健康。在这则寓言中, 子夏开头因一会儿羡慕尧舜禹汤的仁义道德,一会儿又羡慕世俗的富贵荣禄, 两种思想互相矛盾、斗争,结果不思茶饭、骨瘦如柴。最后,先王的仁义战胜了世俗享受的诱惑,心无二用,身体也就迅速发福了。当然,这则寓言的含义并不是教给人们一般的养生之道,而是蕴含着更为深刻、丰富的思想。在一个人的意志中,最困难的是如何克制自己、战胜自己的私心杂念。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正是因为人立身于现实社会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与疑虑,要经受许许多多的诱惑与磨难,所以,孔子才认为人必须每天都反复思考自己的言论与行动,保持住自己的节操与品行。同样,韩非子在这里也形象地阐发了这个道理。他认为: 人贵有自我修养,只有在自我反省、自我批评中排除掉各种各样的私心杂念,清除出各种各样的不健康思想,这样才能在社会上成为真正的强者。 【相关名言】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 不朽之名誉, 独存于德。 ——意大利·彼特拉克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