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中药简史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中药简史 早在夏商周时期,中国就已出现药酒及汤液。 西周的《诗经》是中国现存文献中最早记载有药物的书籍。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典籍《内经》提出了“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五味所入”,“五脏苦欲补泻”等学说,为中药基本理论奠定了基础。 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是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了先秦以来丰富药学资料而成书的。 本书载药365种,至今尚为临床所习用。 它的问世,标志著中药学的初步确立。唐代经济繁荣,促进了中药学的发展。 唐政府率先完成了世界第一部药典性本草——《唐本草》的编修工作。全书载药850种,还增加了药物图谱,进一步完善了中药学的规模格局。到了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历时27年,完成了中药学巨著《本草纲目》,全书载药1892种,成为中国本草史上最伟大的集成之作。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广泛开展了中药的植物学、鉴定学、化学、药理学及临床医学等多方面的研究,为确立药物来源、鉴别药材真伪、说明作用机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在全国普查药源的基础上,1961年编写出全国和地方的《中药志》。1977年《中药大辞典》的出版,使典籍记载中药数目多达5767种。 同时,各种中药工具书,众多地方中草药专著及有关中药的报刊相继出现,各种中药科研、教学、生产机构纷纷建立。 中药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