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等级君主制的出现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等级君主制的出现

13、14世纪西欧许多国家开始出现的一种封建政权形式,又译议会君主制。

城市兴起后,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要求国家统一。于是,王权借助与市民的联盟战胜割据势力,统一国家,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权。

在这个过程中,国王经常征询僧侣、贵族和市民代表的意愿,逐渐形成等级代表会议制度,如法国的三级会议和英国的国会,故称等级君主制。

等级会议的代表只有向国王建议的权利,无权决定和执行。

等级君主制仍是封建主阶级的专政,三级会议或国会中没有广大农民和平民的代表,所谓第三等级的代表只是代表市民上层的利益,同样敌视农民起义和其它革命运动。等级君主制在历史上有进步作用。

恩格斯说在当时,“王权是进步的因素”,“王权在混乱中代表著秩序,代表著正在形成的民族而与分裂成叛乱的各附庸国的状态对抗”(《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第453页)。当时王权的加强有利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民族经济和文化。

15世纪末起,等级君主制逐渐被专制君主制代替。

中古德国也有等级代表会议制度,但与法国和英国根本不同。德国皇帝必须按照帝国议会的决定行事,不经议会决定无权强迫任何人服从他的任何特殊要求。帝国议会里虽有自由城市的代表(一票权),但始终为选侯和诸侯操纵(各有一票权),皇帝只能听从诸侯的摆布。

德国没有有力的王权,因而也没有真正的国家统一。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5: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