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易水送别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易水送别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2〕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3〕
 
 〔1〕这首诗,又名《易水歌》,一名《易水送人》。易水,在今河北易县。战国时荆轲往刺秦王,于易水边告别送行的燕国太子丹,荆轲激昂慷慨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骆宾王以此为题,凭吊古迹,咏怀历史人物。骆宾王(公元640?~684?),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曾任长安主簿,侍御史,被诬入狱,贬临海丞。公元684年徐敬业在扬州起兵讨武则天,他为之写《讨武曌檄》,兵败,不知所终。擅诗,兼善骈文,为“初唐四杰”之一。有《骆宾王文集》。
 〔2〕“此地”二句:写诗人在当年燕国太子丹送别荆轲的易水边上,想象当年荆轲怒发冲冠慷慨悲歌的情景。《唐人万首绝句选评》:“‘此地’二字有无限凭吊意,因地生意,并不说到自己,如此已足。”
 〔3〕“昔时”二句:人已没,指荆轲壮烈牺牲。《网师园唐诗笺》:“末句黯然。”荆轲事,见《史记·刺客列传》。
 
 诗人在易水之滨送别友人,自然会想到荆轲在这里别燕太子丹的慷慨悲歌和壮烈牺牲,凭吊古人,实抒个人情志,向往为推翻暴政而献身。如《摘订唐诗摘钞》云:“因临易水而想古人,其水犹寒,侠气凛然。”全诗写作“只就地摹写,不添一意,而气概横绝”。(《唐诗正声》录吴逸一语)《诗境浅说续编》亦赞曰:“此诗一气挥洒,怀古苍凉,劲气直达,高格也。”

古代名诗《易水送别》题解、原文、注释和赏读 - 可可诗词网

易水送别

 题解
 这是一首抒怀咏志的诗。骆宾王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用清人陈熙晋的评说就是:“临海少年落魄,薄宦沉沦,始以贡疏被愆,继因草檄亡命。”(《骆临海集笔注》)
 
原文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注释
 ①燕丹:燕太子丹。此指荆轲辞别燕丹入秦。
 赏读
 骆宾王很想成就一番事业,可是却受到压抑,陷入苦闷之中。这首诗题为送人,却没有说明送的是什么人。开头两句是借用史事,反映诗人心中难以遏止的愤激心情。昔日易水壮别是指荆轲为燕太子丹向秦王复仇,荆轲临行时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歌声悲壮激越,“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诗人用这两句概括送别场面,写出了人物慷慨激昂的心情。诗人借古慨今,古今融为一体,为下面抒情准备条件,酝酿气氛。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已”“犹”两个虚词,有力地抒发了诗人抑郁难申的悲痛。这两句寓情于景,景中带比,不仅写出了荆轲不畏强秦的高风亮节千古犹存,而且还隐含了诗人对现实环境的深切感受。
 这首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激昂壮别的场景,可以想见诗人送别的定是肝胆相照的挚友,只有如此才能够在分手时一吐心中块垒,反映自己的心境。

诗词《易水送别》全文、翻译和鉴赏 - 可可诗词网

易水送别

 

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原诗今译】


 在易水之滨荆轲告别了燕太子丹,
 他一想起秦始皇,就要怒发冲冠。
 古时的荆轲虽死,但其壮举犹存,
 听歌声悲壮,似在易水上空飞旋。


 【鉴赏提示】
 诗题又作《于易水送人》,但我们寻绎全章,似无送人之意,应以《易水送别》为正。这是一首咏怀古迹之作,而不是一首赠别送行之作。
 此诗所咏的,正是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中所叙的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刺客列传》中有这样一段: “……(燕)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zhǐ)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羽声慷慨,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这就是诗题“易水送别”的具体所指。大约诗人骆宾王,行经易水之滨,遂感慨古事,写下了这首咏怀古迹之作。
 一、二两句,把司马迁的那段文字用诗句概括,几乎是复述,没有另外的意思。三、四两句,也很浅显,赞美了荆轲的壮气长留于天地之间。骆宾王是“四杰”之一,初唐名家,为什么这首诗写得这么简易?
 其实,这不难理解。当初唐之时,政治稳定,社会安宁,各方面都不存在可以假借历史人物而大发感慨的那种情况,所以骆宾王偶然涉足易水之滨,对荆轲这个人物,也只作简单的凭吊。“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凭吊的思想感情是深挚的,同时又是很明显的。
 以荆轲刺秦王入于诗咏的,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大概是第一个人。他的《咏荆轲》五言三十句,除了同样以诗句组织《刺客列传》中的情节而外,还有几句感愤言语。陶渊明在述说了易水送别之后写道:“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陶渊明处在晋宋易代之际,晋统岌岌可危,野心家正在图谋篡夺,这时候,他提出“图穷事至”“豪主怔营”“剑术荒疏”“奇功不成”等语,都是有为之言,都是自明本心的话。所以,诗人怎样感怀古人古事,怎样凭古吊今,都是与他所处的时代环境密切相关的。这样看,骆宾王之咏易水故事,只出之以凭吊笔意,也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4:1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