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明代诗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明代诗

明代诗mingdaishi

自明朝建立至清军入关前的诗歌创作。明代诗歌创作比前代繁荣,作品丰富,流派众多。明代诗的演变和发展大致可分为六期。
第一期为明初洪武、建文年间。这一时期诗歌创作成就比较突出的是一些由元入明的文人,他们亲身经历了元末的社会动乱,感受深切,诗歌内容比较充实,对扭转元末纤弱萎靡的诗风起了很大的作用。刘基和高启是这一时期最有代表性的诗人。
第二期为永乐至天顺年间。这一时期诗坛上流行粉饰现实、点缀升平的台阁体诗歌。台阁体诗歌以杨士奇、杨荣、杨溥为代表。三杨均是台阁重臣,他们的诗歌大都是应制和颂圣之作,表面看来词气安闲,雍容典雅,实际上不过是因袭陈套,内容平庸乏味。能够不受台阁体诗风影响,较有成就的诗人只有于谦和郭登。他们的作品比较深刻地揭露了升平气象掩盖下的社会矛盾与黑暗,表现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百姓疾苦的同情。
第三期为成化至正德年间。风靡一时的台阁体诗歌渐渐引起了人们的不满,出现了希望改变文坛萎靡状况的茶陵诗派。茶陵诗派以李东阳为首。他主张诗歌宗法杜甫,特别强调声调、法度,想以深厚雄浑的诗作替代台阁体诗歌的末流。他的诗歌创作内容也较贫乏,与台阁体诗歌相去不远。弘治中,又出现了以文学复古运动反对台阁体的“前七子”。“前七子”以李梦阳和何景明为首,包括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等人。他们提出了“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口号,彼此唱和,形成了一个声势浩大的文学复古运动,很快就取代了台阁体在文坛上的地位。前七子能够面对现实进行创作,写出了《元明官行》、《岁晏行》等谴责社会的作品。这一时期,在江南出现了一批画家兼诗人,他们作诗才情烂漫,自由挥洒,如沈周、唐寅、祝允明等。
第四期为嘉靖、隆庆年间。嘉靖初,前七子复古运动中的模拟倾向日趋严重,因而出现了一些不走前七子模拟汉魏盛唐创作道路的诗人,如杨慎、高叔嗣、王廷陈等,但是他们也不能从现实生活中汲取诗歌营养,影响不大。嘉靖中,又有“后七子”再度兴起,倡导复古运动。后七子以李攀龙和王世贞为首,包括谢榛、宗臣、吴国伦、梁有誉、徐中行等,他们主张诗必汉魏、盛唐。后七子中声望最高、影响最大的是王世贞,他提倡“学古而化”。他的诗歌现实感比较强,对封建官僚制度和社会弊病有所揭露和抨击。
第五期为万历、天启年间。文学复古运动的弊病越来越严重,形成了“剽窃成风,万口一响”的局面。徐渭、汤显祖、李贽等人开始反对复古模拟倾向。以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为代表的公安派也对复古派进行了猛烈的攻击。他们在李贽“童心说”的基础上较为完整地阐明了“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诗歌主张。他们的诗以清新取胜,但大多缺乏充实的内容。公安派有力地冲击了复古派,并获得了显著的成绩。在公安派左右文坛的时候,竟陵派又异军突起,它的代表人物是锺惺和谭元春。他们也反对拟古,提倡“独抒性灵,不拘格套”,但同时针对公安派流于轻率浅露,“近平近俚近俳”的创作特点,提倡一种“幽深孤峭”的诗风和“幽情单绪”、“孤怀孤诣”、“奇理别趣”的意境。他们的诗歌,多是描写朦胧的月色,孤僻的玄想,冷漠的情怀,他们爱用怪字、爱押险韵,走上了孤峭奇崛的狭径。
第六期为崇祯及南明诸王年间。这一时期,由于社会变动异常激烈,诗坛又发生了新的变化。诗歌成就最突出的是陈子龙和夏完淳。他们反对公安派和竟陵派,倡言复古,并且强调诗歌反映现实的战斗作用。他们的诗歌表现了对时事的关切,带有明显的时代色彩。在抗清的斗争中,张煌言、瞿式耜等创作了一些反映抗清斗争的激昂慷慨的诗篇。

☚ 元曲四大家   明代文 ☛
0001887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