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辨骚
赋论名篇。南朝梁刘勰撰。此文为刘氏《文心雕龙》之一篇,着重论述对屈原作品的评价,以及屈原和楚辞对后世辞赋的影响。一、认为淮南王刘安的高度肯定《离骚》和班固的苛评屈原,都是“褒贬任声,抑扬过实”之偏见,因为《离骚》所代表的楚辞,“骨鲠所树,肌肤所附,虽取镕经意,亦自铸伟辞”,有着独创之生命。二、楚辞独特的艺术生命是形式的绮靡朗丽,“惊采绝艳”;内容的“哀志”悲情,豪放大气。三、汉人欲仿效屈宋,而“莫之能追”,原因是根本方法不对。正确的追步屈宋的方法,应是“凭轼以倚雅颂,悬辔以驭楚篇,酌奇而不失其真,玩华而不坠其实”。如此可以“不复乞灵于长卿,假宠于子渊矣”。立足宗法儒家经典,然后驾驭楚辞创作经验,真实与奇幻共生,华美与朴实同得,即可达赶超屈宋的极高境界。刘勰认为自汉以来赋家专重学习楚辞的结构、艳辞、美好形象,而不立足儒家经典来驾驭辞赋的创作,故终究不及屈宋。本文以“宗经”为辞赋创作的最高原则,体现着刘勰借儒化辞赋以抬高其价值的意图,同时又肯定辞赋审美形式的价值,大力加以推崇,体现着较汉人更多的独立的文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