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教谕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教谕

 学官名。宋太学的附属小学,设教谕掌训导、考校、责罚学生,为正九品官。武学、医学、州学也设有教谕。元、明、清县学都设置有教谕,掌文庙祭祀、教育所属生员。

教谕【同义】总目录


教谕司训
教导

教导

教(教示;教道;教论;教告;教喻;教谕;教指) 导(谕导) 示训(训诲;训告;训教) 傅(~之以义) 诲 诏(诏示;诏导) 诱裕 斅(~学相长)
教导和训戒:教戒 教诫 教敕
敬称对方的教导:雅教 雅诲
教导儿童:顺幼
 教导童蒙:谕蒙
教导胄裔:训胄
教导民众:训民
教导人立身养志:诏志
教育,教导:诲化
教导特别耐心:诲人不倦 诲人不惓 诲而不倦 极倦诲人 诲人不厌 诲之不倦
恳切的教导:耳提(耳提面命;耳提面诲;耳提面训;面命耳提) 提耳(提耳面命;命面提耳;面命提耳) 谆谆
恳切耐心的教导:谆谆教导 谆谆教诲
态度温和,循循善诱而及时的教导:和风时雨 时雨和风
老师对学生的谆谆教导:春风桃李
教导人很有办法:教导有方
(教育指导:教导)

另见:教育 指点 劝勉 指导 开导

☚ 教导   训诲 ☛

教谕

学官名。宋始置于太学附属小学,一至二人,掌训导、考核、责罚学生。崇宁四年(1105),各州武学亦置。政和五年(1115),各路医学又置。南宋初,州学不置教授者亦置一人,掌教学事。元始于县儒学及医学置。儒学由任满并考试合格之直学选充,任满后考查合格者再升学正、山长。明置为县学正官,未入流,每县一人,掌学政,教诲生徒。清沿明制,改为正八品。

教谕

教谕

学官名。元明、清各代的县学皆置。《元史·选举志一》: “命于礼部及行省及宣慰司者,曰学正、山长、学录、教谕,路州县及书院置之。……县设教谕1员。……中原州县学正、山长、学录、教谕,并授礼部付身。各省所属州县学正、山长、学录、教谕,并受行省及宣慰司札付。凡路府州书院,设直学以掌钱谷,从郡守及宪付官试补。直学考满,又试所业十篇,升为学录、教谕。凡正、长、〔学〕录、教谕,或由集贤院及台宪等官举充之。谕、录历两考,升正、长。正、长一考,升散府上中州教授。上中州教授又历一考,升路教授……。”(参见: 教授)

☚ 教授   教官 ☛
教谕

教谕

科举时代负责教授、训导、考核学生的学官。宋朝于太学附属小学置,一至二人。各州武学、各路医学亦置。南宋初,州学不置教授者则置教谕一人。元朝于县儒学置,由任满并考试合格之直学选充。任满后考查合格者升学正、山长。医学亦置。明朝于县学置,每县一人,不入流。清亦于县学置,秩正八品。

☚ 教授   直学 ☛

教谕

中国古代学官名。宋代在京师设立的小学和武学中始置教谕。元明清县学皆设置教谕,负责文庙祭祀,教育所属生员。

教谕

学官名。宋、元、明、清县学设教谕,掌文庙祭礼,教育所属生徒。雍正年间规定举人及五贡方得为教谕。

教谕

(1)中央学官或职事名。宋代太学附属小学设职事教谕二人,掌训导和考校、责罚学生。武学、医学亦设此职。(2)地方学官或职事名。宋代于州儒学设教谕。崇宁四年(公元1105年)各州武学亦设教谕。政和五年(公元1115年)复于名路医学置教谕。南宋高宗时,有些不设教授的州学置教谕一人,主管学务。元代县儒学置教谕,于任满经考试合格的直学中选任。教谕任满后,经考查合格,可升任学正、山长。县医学亦设此职。明清沿元制,于县学置教谕,掌文庙祭祀,与训导同掌县学管理及课业,秩正八品。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3:5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