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提供曲线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提供曲线Offer Curve

亦称“供应条件曲线”,或称“相互需求曲线”。由英国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和弗朗西斯·伊西德罗·艾奇沃斯提出,表明一个国家为了进口一定量的商品,必须向其他国家出口一定量的商品,即对应某一进口量愿意提供的出口量的轨迹。两个国家的提供曲线的交汇点所决定的价格,就是国际商品交换价格(交换比率)。提供曲线反映的是一国为了进口某一数量的商品而愿意出口的商品数量,即一个国家在不同的相对价格水平下所愿意进口和出口的商品数量。

提供曲线

提供曲线Offer Curve

亦称“供应条件曲线”(Terms of Supply Curve)近代资产阶级国际贸易理论的一种分析工具。英国经济学家埃奇沃斯(Francis Ysidro Edgeworth,1845—1926)最先提出。如图所示,横轴(OX)代表英国可输出商品的包数,纵轴(OY)代表德国可输出商品的包数;OE线表示英国所要求的进行贸易的条件,OG线表示德国所要求的进行贸易的条件。OE与OG线就是提供曲线。若在OE线上P点向OX线垂线PM,则OM表示英国所要供给的商品数量,PM表示英国想要输入的德国商品数量;同样,在OG线上P′点作OX的垂线P′M′,则OM′表示德国想要输入的英国商品数量,P′M′表示德国所要供给的商品数量。在P与P′点均未达到均衡,不能决定两国的贸易条件。只有在OE与OG的交点A,国际贸易才能实现均衡,国际交换价值同时得到决定。提供曲线可以看成是供给曲线,也可以看成是需求曲线。作为供给曲线,表示按各种贸易条件,一国所愿提供出口商品的数量;作为需求曲线,表示在不同的贸易条件下,该国对进口商品的需求量。在市场经济中,供求力量会自动地使国际贸易实现均衡。提供曲线是对约翰·穆勒的相互需求论的进一步说明。

☚ 相互需求论   马歇尔—艾奇沃斯曲线 ☛
提供曲线

提供曲线offer curve

国际贸易理论的重要分析工具之一。又称“相互需求”曲线(reciprocal demand curve)。它表示了一国在各种不同的贸易条件下所愿意进行的进口和出口数量。换言之,它呈现的是一国在各种可能的贸易条件下的贸易意愿。在图中,OC1是Ⅰ国的提供曲线。它表示当贸易条件为TOT0时,该国愿意出口OX1单位的X产品和进口OY1单位的Y产品。A点即为该国在TOT0时的贸易意愿。同样,当TOT上升到TOT1时,该国的贸易意愿在B点即愿意出口OX2单位的X,进口OY2单位的Y。把Ⅰ国在各种不同的贸易条件下的贸易意愿点连接起来就构成了OC1。同理可以做出Ⅱ国的提供曲线OC2,它代表了Ⅱ国在各种可能的贸易条件下的贸易意愿。OC1与OC2交于E点,E点即为国际贸易均衡。在该点,Ⅰ国所愿意提供的出口数量OXE正好是Ⅱ国的进口需求数量,而Ⅱ国所愿意提供的出口数量OYE正好等于Ⅰ国对Y产品的进口需求。此时的均衡贸易条件为TOTE。穆勒(J.S.Mill)最早提出了提供曲线的思想。而其几何表述则由马歇尔(Alfred Marshall)及埃奇沃思(F.Y.Edgeworth)完成。

☚ 贸易条件   贸易无差异曲线 ☛
0000195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5: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