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拜新月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拜新月

拜新月

唐教坊曲,用作词调。此曲为唐玄宗开元间人所作,咏调名本意,传辞如仄韵之五言绝句,首句平起,二仄韵。民间古有拜新月之俗,多为妇女所为,意在乞巧、乞美、乞遂人事,拜七月为多,亦拜五月。今传李端《拜新月》:“开帘见新月,便即下阶拜。细语人不闻,北风吹裙带。”《词律补遗》、《词谱》卷一皆收此作以为词调。敦煌曲有二首《拜新月》,杂言体,双调,八十四字。其一上片八句四平韵,下片九句四平韵;其二上、下片各八句四仄韵。二首句式不同。至宋,周邦彦演作慢词,入高平调(林钟羽),一百零四字,双调,又作《拜星月》,取兼拜牛女意,或作《拜星月慢》。参见该条。

☚ 拜星月   拜星月慢 ☛

拜新月

开帘见新月,便即下阶拜。细语人不闻北风吹裙带

是齐梁小乐府。

【注释】

[拜新月] 唐崔令钦《教坊记》中载曲名:“拜新月”。《文苑英华》卷三三一吉中孚妻张氏《拜新月》:“拜新月,拜月出堂前。暗魄初笼桂,虚弓未引弦。拜新月,拜月妆楼上。鸾镜始安台,蛾眉已相向。拜新月,拜月不胜情。庭前风露清,月临人自老,人望月长生。东家阿母亦拜月,一拜一悲声断绝。昔年拜月逞容华,如今拜月双泪垂。回看众女拜新月,忆却红闺年少时。” 唐施肩吾《幼女词》:“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全唐诗》卷二八六注:一作耿湋诗。

[新月] 农历每月初出的弯形的月亮。南朝陈阴铿《五洲夜发》:“夜江雾里阔,新月迥中明。”李白《送别》:“看君颍上去,新月到应圆。”

[细语] 低声细说。应为拜月时的祝词。

【评论】

《删补唐诗选脉注释会通评林·中唐五绝》:周敬曰:有古意,闺情中幽细者。江若镜曰:含不尽之态于十字之中,可谓善说情景者。郭彦深曰:语语幽沉,末句无紧要,自好。

《唐诗镜》卷三二:有古意。

《唐风定》卷二○:六朝乐府妙境。

《唐诗摘抄》卷二:“北风”字老甚。风吹裙带,有悄悄冥冥之意,此句要从旁人看出,才有景。若直说出所语何事,便是钝汉矣。画家射虎,但作弯弓引满之状,《洗砚图》但画清水满池而弃一砚于中,与此一同关捩。

《而庵说唐诗》卷九:“即便”,来得紧凑。“细语”,又来得稳贴。望西拜月,而北风却横来吹动腰裙带子。你道是无人听,早已被北风逗漏消息也。

《词谱》卷一:此即唐仄韵五言绝句而语气微拗,填此词者,其平仄当从之。

《围炉诗话》卷三:句中不得有可去之字。如李端之“开帘见新月,即便下阶拜”,“即便”有一字可去。

《重订唐诗别裁集》卷一九:对月诉情,人自不闻语也。近《子夜歌》。

王尧衢《古唐诗合解笺注》卷四:“开帘见新月,即便下阶拜”,心有所怀,未开帘以前早已脉脉不得语矣。忽开帘而见新月,不免触动情怀,即便下阶而拜,思欲以情诉之月也。“细语人不闻”,此拜月而诉衷情,喁喁然细语,人岂得闻?却亦不便闻之于人也。“北风吹裙带”,语既不闻,但见北风吹动裙带,只此吹裙带时,又岂肯令人见乎?情致亹亹,有《子夜歌》之遗响。

《唐诗合选详解》卷三:心有所怀,故见月即拜,以情诉月而人不闻,独风吹裙带耳。此《子夜歌》之遗声也。


乐府诗《拜新月》原文|鉴赏|赏析|解读 - 可可诗词网

拜新月

 

[唐]张氏


 拜新月,拜月出堂前。暗魄深笼桂,虚弓未引弦。拜新月,拜月妆楼上。鸾镜未安台,蛾眉已相向。拜新月,拜月不胜情。庭前风露清,月临人自老,望月更长生。东家阿母亦拜月,一拜一悲声断绝。昔年拜月逞容仪,如今拜月双泪垂。回看众女拜新月,却忆红闺年少时。

 《拜新月》这首诗以首句为题,从内容到形式,都学汉代乐府民歌。郭茂倩《乐府诗集》列入乐府近代曲辞。
 诗分四段,前三段采用民歌的复沓形式,都以“拜新月”为发端,以望月祝月为内容。第一段写堂前拜月,描绘出尚未升起的朦胧新月。以“虚弓未引弦”形容月的姿态;以“暗魄深笼桂”比喻新月悠雅娴淑,恰似未出阁的少女。第二段写妆台拜月。天还未亮她就在妆台前拜月,既写月也写人。写弯弯的新月像少女的蛾眉;少女的蛾眉也像挂在天上的新月。真是月美人也美。第三段,在前两段两次转笔的基础上,又一次大的转笔。以拜月抒发
 情感。前边以写月为主,这一转笔之后则以抒发情感为主。先用“拜月不胜情”一语道破。以“庭前风露清,月临人自老,望月更长生”三句,一句一层意思,一层递进一层,逐层生发。先写庭前(实际也是写闺中)的孤独凄清,再写日日拜月,抒发临月人老的迟暮之感,最后是希望,也是这个少妇的理想,希望人能像月一样长生不老,青春不衰。
 最后一段是这首诗的重点,六句三层。前两句“东家阿母亦拜月一拜一悲声断绝”,借东京阿母拜月至老,月下生悲,悲伤欲绝,抒发了她空闺独守,凄凉孤独的感情。中间两句“昔年拜月呈容仪,如今拜月双泪垂”,照应前两段所写人月、月容花貌的内容。以今昔容仪的变化与思想感情的变化对比,描写其容颜的衰老,抒发凄惨的感情。昔日年轻花容月貌,生活惬意,而今独守空闺,一年一年的衰老下去,怎不让人对月伤心落泪呢?最后两句“回看众女拜新月,却忆红闺年少时”,追思往昔的青春年华,目睹眼前的实景,将人比己,看见一群少女欢欢喜喜拜祝新月的情景,回忆起自己少年青春花容月貌的时候,更使人伤心垂泪。
 这首乐府诗的作者是“吉中孚妻”,如是,则吉中孚为大历十才子之一,早年为道士,是否也像有的士子一样弃母抛妻修道山中?后登宏辞科,当了翰林学士、户部侍郎又弃妻再娶?也未可知。总之,从这首诗里所写的内容分析,吉中孚妻从年轻时起,就过着孤独凄凉,空闺独守的生活。诗里也正抒发了这种孤独凄凉的闺怨之情。
 这首诗和一般民歌中的闺怨诗一样,内容健康,艺术清新,惹人喜爱。全诗都用比兴手法,前三段以拜新月起兴,以新月比喻青春的女子,最后一段以东家阿母和众位少女比喻自己的今昔。虽不是什么新鲜的创造,比喻的运用却也都真实可信,十分贴切。语言清新流畅,生动活泼,实是从民歌脱胎而又得其神髓妙谛的好诗。

《拜新月》作者、注释和解题 - 唐诗经典 - 可可诗词网

拜新月

 

李端


 开帘见新月,即便下阶拜。细语人不闻,北风吹裙带

 【作者小传】
 李端(?—785? ),字正己,赵郡(今河北赵县)人。代宗大历五年(770)登进士第,授秘书省校书郎。游于驸马郭暖之门。后因病辞官。德宗建中年间出为杭州司马,约卒于贞元二年(786)前。生平散见《旧唐书·李虞仲传》附,《唐才子传》卷四等。今人傅璇琮有《李端考》。与钱起、卢纶等唱和,为大历十才子之一。其诗多酬赠送行、感叹身世之作,辞情捷丽,生动传神。有《李端诗集》三卷。
 【解题】
 此诗作年不详。 一作耿𣲗诗。 诗中描写一青年女子拜月求愿情态,形神毕肖。意境含蓄,风格清新,为唐人绝句中名篇。
 【注释】
 ①新月:农历每月初八、九出现的上弦月。②下阶:走下台阶。③细语:轻声说话,因害羞怕人听见。④此句以北风吹动裙带含蓄地映衬女子内心的波动。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2:1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