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打土豪筹款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打土豪筹款 打土豪筹款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初期和中期农村根据地解决财政来源采取的主要方法。1927年秋,井冈山根据地建立时,红军和政府工作人员的生活、军需供给,是沿用靠商会向商店摊派来解决。同年12月,毛泽东在宁冈县砻市召开的军民大会上总结打茶陵的经验教训,第一次提出“打土豪筹款”的口号,并把它规定为红军的三大任务之一,在全军推广实行。此后一个时期,红军的衣、食、用所需之现款,政府和赤卫队的费用,全靠打土豪供给。“打土豪筹款”采取没收、派款、罚款和捐款等形式,实行区别对待的政策: 对大土豪和恶霸地主的财产全部没收; 对中等地主一般实行派款、罚款; 对小地主和富农只适当筹款,或让其自动捐款; 对地主豪绅兼商人,只没收其封建剥削部分,其商业部分不动。“打土豪筹款”把政治斗争和经济斗争结合起来,从政治上把地主阶级特别是土豪劣绅的威风打下去; 在经济上用暴力手段把负担加在封建剥削者身上,既能解决红军和政府机关的经费来源,又能把没收地主豪绅的部分粮食和生活必需品分给贫苦农民,提高农民群众的阶级觉悟和革命积极性。但这是革命战争初期一种不正规的临时性办法。随着红军的扩大和根据地的发展,1931年11月中央工农民主政府成立后,改由政府用税收的方法解决财政开支。 ☚ 苏区经济建设公债 边区货物税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