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户调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户调

 即户税。按户征收赋税的制度。西晋初年规定:丁男为户主的每年每户平均纳调绢3匹、绵3斤;妇女或次丁男为户主的,纳调绢1.5匹、绵1.5斤;边远郡县每户每年缴纳上述之数的2/3或1/3;少数民族地区每户每年纳賨布(即麻布) 1匹,边远地区1丈。具体征收的方法是:首先把本地区的民户按财产多少分为九品(等),然后再把官府分配给本地区的户调总额也分为九等,按九等户的的贫富分别配给,富者多纳,贫者少缴。这种缴纳户调的方法叫“九品相通”法。
古代名物 > 資產類 > 錢糧賦税部 > 賦税 > 户税 > 户調
户調  hùdiào

即户税。

征收的税

征收的税

征布
征收的赋税:征税
按常规征收的税赋:倒课
按户征收的税:户税 户算 户课 户调
政府对产销食盐所征的税:盐税 盐课 盐政
政府对酒所征收的税:酒税 酒课 酒租麴课 麴钱 麴蘖
政府对茶所征收的税:茶税 茶课 茶榷
对鱼户所征的税:鱼税 鱼租 鱼饷 鱼赋 鱼课
按坐商进货数量所征的税:住税
古代向不事生产者征收的税粟:闲粟
国家征收的赋税:官赋
官府征收的税赋:官课 官税 官租
客户交纳的赋税:客赋
农家以自给之余剩交纳的赋税:余税
以谷米缴纳的赋税:米课
交纳的田赋:赋纳 租输 租米 租委
在边地征收的赋税:边敛
 边境上关卡所征的税:门征
关口所收之税:关征
 对进口货物所征收的税:进口税
 国家对进出口商品所征收的税:关税 海关税
 旧时水陆关卡对进出货物所征的税:关赋
 海关税和厘金税:税釐
对妓女征收的税:花捐

☚ 税钱   所欠的税 ☛

户调

魏晋时期赋税的一种。十六国、南北朝沿用。200年曹操开始行于兖豫二州。204年正式颁行,每户征收绢2匹,绵2斤。280年西晋统一全国后,制订“户调式”,规定以丁男为主的户每年缴绢3匹、绵3斤。丁女及次丁男减半。边郡民户缴2/3,更远的缴1/3。少数民族缴布1匹,远的缴1丈。上述是平均标准。具体征收时采用九品混通的办法,即按财产多少分为九等。485年均田制实行后,户调废止。

户调

户调

以户为单位征收的实物税称户调。南北朝时期的魏国定制。《资治通鉴》: “魏旧制: 户调: ‘帛2匹,絮2斤,丝1斤,谷20斛; 又入帛1匹2丈,委之州库,以供调外之费; 所调各随土之所出。’ (太和八年) (公元484年) (六月) 丁卯,诏曰: ‘置官班禄,行之尚矣;自中原丧乱,兹制中绝。朕宪章旧典,始班俸禄。户增调帛3匹,谷2斛9斗,以为官司之禄; 增调外帛2匹。禄行之后,赃满1匹者死。’”

☚ 户长   户部官票 ☛

户调

东汉至唐按户征收的税。东汉末,曹操袁绍交战时,“都尉李通急录户调”(《三国志》)。献帝建安九年(204年),操平袁氏入邺(今河北临漳邺镇),曾下令征收田租限于亩四升,户调限于绢二匹,绵二斤。后来魏即以此制定租、调制度。晋户调规定:户主为丁男的,每年交绢三匹、绵三斤;户主为妇女或次丁男的,户调折半交纳;边远郡县只交2/3或1/3。北魏北齐北周及隋朝行均田制,都有“调”的征课,惟逐渐改按丁口计量。至唐建立租、庸、调制度,仍按户征“调”。

户调

户调

金代赋役之一。按户口征纳丝绵绢等。在金统治中原北方时,不管是民户,还是猛安谋克户,都必须按国家法律规定,种植桑枣。民田必以其地十分之三为桑地;猛安谋克田必以十分之一为桑田,或四十亩种桑一亩。政府按桑地征收丝绢税,即课绢之制,实即户调。是自唐建中施行两税法,将庸调并入两税以后,户调制在中原地区的复辟。

☚ 遮籴法   推排受财法 ☛
0000276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