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战国诸子散文的特色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战国诸子散文的特色

《战国诸子散文的特色》

先秦散文研究论文。作者史墨卿。载台湾《中华文化复兴月刊》第19卷第7期(1986年7月出版)。文章指出,历史上的诸子之学,学术界多从其哲学的角度去探讨,殊少有从“文学”的层次来研究的。近年来这种情况虽有所改观,但研究者均是针对某子而言,多从其“殊相”析论,未能对诸子散文作全面系统的考察。有鉴于此,该文偏重于“共相”的考索,以期能够得出有关诸子散文创作的根源及欣赏诸子散文的方法,从而为创作欣赏现代散文提供依据。全文分一、前言,二、诸子范围之界定,三、诸子散文兴起的原因,四、诸子散文的特色共四部分。鉴于诸子学派虽纷岐繁多,卓然自立者却只有儒、道、墨三家。因此,文章所论,以儒、道、墨三家为范畴,时空座标定在公元前四八○年至公元前二百九十年约二百年左右,墨子最先,孟子次之,庄子殿后。作者认为,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大变动时期,墨、庄、荀及韩非诸子目睹战争形态的转化,封建的解体、社会的剧变、经济的崩溃以至官师不合、政教大分、世族衰替、平民崛起,于是一方面他们抱救世的热忱,针时弊以立言,提出他们个人的学说主张;二则时君世主,多提供学术、拔识人才,两种力量,相互激荡,以致思想上,成就了中国哲学之母的典型,在文学上,也展现了光明灿烂的成果。
文章指出,诸子学说所以并行于世,其高超的哲理、纯真的情思,为当代不同的群众所接纳是其主因,但运用驾驭文字的能力,使他们的思想更易引起他人的共鸣,也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原因。文章从透辟精微的论辩、自然适切的修辞、艺道合一的特质、深造高妙的境界等四个方面论述了诸子散文的艺术特色。作者认为,墨子文中展现的论辩能力与方法,在诸子当中独具只眼,运用十分成功。他不仅对辩的定义、功用、方法等有明确而详尽的阐述,而且更利用论辩之道为文表情达意:或用以修饰文句,使作品生动,文采优美;或用来推理说明,以加强立论根据。孟子的文章富有奇气而明快隽永,文采华赡,畅达流利,其文气,直如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而下,一泻千里,极具感人的力量。至于庄子之文,则如天马行空,空灵自然,似长江大河,汪洋恣肆,见事既明,说理尤妙,极富机趣。其论辩手法高明,论辩过程精微,论辩内容深远。除非必要,他是以一种隐晦而不显豁的方式来达到其论辩目的的,似有若无,似无若有,初看似无论辩之迹,但其结语始见其论辩所以然处。在修辞方面,文章限于篇幅仅就其修辞方法之一的譬喻,对诸子散文在修辞方面的成就作了抽样式的论述。作者认为,身为哲理散文大师的诸子,都深悉譬喻之妙,而且多能独出新裁,创造新譬。其中墨子是讨论“譬喻”一词最早的人之一,他主张用譬喻的方法,使抽象变为具象;使难知为易知。他对喻词的变化,运用非常灵活,精妙自然,适切有味。《孟子》一书中,纯比附性的譬喻,多达六十一次,如缘木求鱼,揠苗助长等,颇能使人想入非非,于警策中具幽默之趣。庄子也深悉譬喻之道,其设喻取譬,往往悠谬秘奥,藉使其玄虚之谈精微之论,获至首肯。作者最后指出,诸子生当扰攘之秋,人人具有悲天悯人的意识,旷视宇宙的情怀,眼见人类生活时空的失序,自然关心生命的妥切安顿。所以对生命的体认,较之春秋时代的人要深刻透澈得多,因而呈出在字里行间的人生境界.也就尽为高远。尽管墨、孟、庄三子的境界性类容或有所不同,然其为“境界”之深远高妙,则毫无二致。

☚ 中国风景散文   先秦哲理散文 ☛
0000267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7: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