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成俊卿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成俊卿1915~1991中国著名木材学家。四川省江津县人,生于1915年11月14日,卒于1991年11月26日。1942年于四川大学森林系毕业后,先后任原中央工业试验所木材试验室技佐、助理研究员,四川省遂宁县高级农业学校森林科主任教师。1948~1951年在美国华盛顿大学学习,获林业硕士学位。1951年回国后,任安徽大学林学系副教授。1956年10月起任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研究员,并先后兼任材性研究室副主任、主任。 成俊卿在木材识别、归类和用途,木材解剖与材性和利用的关系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他编著的《中国热带和亚热带木材》,约95万言,详尽地介绍了470个树种的树木分布和商品材木材粗视及显微特征、物理力学和加工性质以及木材利用,为中国木材的识别和合理利用提出了科学依据。该书获林业部1980年科技成果一等奖。他主编的《木材学》,共178余万言,内容涉及树木生长和木材形成、细胞壁结构及各种特性、木材缺陷、材质改进,以及木材鉴别和用途等方面,是中国当前权威和有实用价值的木材学著作。该书1986年获中国林学会首届梁希奖,次年又获中国新闻出版署第四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 成俊卿1915~1991木材学家。四川江津人。生于1915年11月14日,卒于1991年11月26日。1942年四川大学森林系毕业。1951年在美国华盛顿大学获林学硕士。历任安徽大学、安徽农学院副教授,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材性研究室副主任、主任、研究员。专力于木材构造的研究。通过对600多种木材材性的研究,制订出《木材志》的记载方案和商品材分类;在杉科和柏科等针叶树材中发现“髓斑”;研究证明长白落叶松人工林比天然林生长快、强度大;在泡桐材的研究中发现有两种不同形态的木纤维。发表有《中国壳斗科商品材识别的研究》、《泡桐属木材的性质和用途的研究》等论文。著有《中国热带及亚热带木材识别、材性和利用》,获林业部1980年科技成果一等奖。主编《木材学》。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