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慢性鼻渊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慢性鼻渊

慢性鼻渊

以久病鼻塞,浊涕常流,源源不断,嗅觉减退为主要特征的鼻病,称为“慢性鼻渊”,属鼻渊之虚证寒证。如《医学心悟·卷4》说:“若鼻中常出浊涕,源源不断者,名曰鼻渊。”因鼻气通于脑,涕自上而下流出,故亦称“脑漏”、“脑渗”、“脑泻”、“脑崩”。本病类似慢性鼻窦炎。本病多因急性鼻渊治疗不彻底,余邪未清,迁延日久而致,或因脏腑虚损,邪毒滞留于窦窍,或反复感受外邪,内外邪毒结聚于鼻窍,日久不愈而成。
❶肺经郁热:多因反复感受风热之邪,或外感寒邪,日久化热,邪热滞留于肺,肺失宣降,郁热不散,循手太阴经脉,上蒸鼻窍而为病。
❷肺脾气虚: 多由病后失于调理,或因邪气久羁,迁延失治,以致肺脾气虚。肺气虚弱,卫外之力不足,易为外邪所犯,致使经常感冒,如此反复不已,余邪不清,滞留鼻窍,缠绵不愈;脾气虚弱,则运化失司,不能运化水谷精微上荣于肺,此外,脾失健运,则清阳不升,浊阴上逆,亦可影响肺气的清肃,肺脾气虚,则鼻失濡养,湿浊停滞鼻窍,发为鼻渊。
根据不同病因,辨证治疗可分两型。
肺经郁热: 症见鼻塞日久,鼻涕黄浊而量多,嗅觉减退或消失,记忆力减退,头晕脑胀,舌质稍红,苔白或微黄,脉弦细数。检查见鼻窍肌膜暗红肿胀,鼻道有黄浊涕。治宜宣肺清热,活血通窍,用黄芩清肺饮加减。可选加前胡、桔梗、桑白皮等以加强宣肺之功; 鼻塞甚者,加辛荑花、苍耳子,以芳香通窍;鼻粘膜肿胀甚者,多为湿重,可加薏苡仁、泽泻、车前子以利水渗湿;黄浊涕多者,多为湿热壅盛,可加蒲公英、金银花、鱼腥草等药以清热解毒。
肺脾气虚: 症见鼻塞较重,鼻涕粘白或黄稠而量多,嗅觉差,头晕头胀,短气乏力,咳嗽痰白,食少腹胀,便溏,舌质淡红、苔白,脉细弱。检查见鼻窍肌膜淡红、肿胀,鼻道可见积脓。治宜补益脾肺,升阳固表,用补中益气汤加减。若偏于肺气虚弱,平素恶风易感冒者,可配用温肺止流丹或温肺汤以加强其温补肺气、散寒通窍的作用;若偏于脾气虚弱,鼻涕长流不止,鼻塞甚者则可用参苓白术散以健脾利湿; 若见鼻涕黄浊而量多,舌苔黄腻,此为正虚邪实,则宜用托里透脓之法,以扶助正气,托毒外出,用托里消毒散加减。此外,《景岳全书·卷27》说:“或火由寒郁,以致湿热上熏,津汁溶溢而下,离经腐败,有作臭者,有大臭不堪闻者。”此为牙齿根部腐烂而致窦窍病变,须治疗牙病。
外治,
❶选用滴鼻灵滴鼻,每日3~4次,以通窍排脓。
❷鱼脑石散或碧云散吹鼻,每日2~3次,以通窍除涕。
❸用生附子为末,煨葱研和如泥,夜间涂涌泉穴。
❹上颌窦炎,采用上颌窦穿刺冲洗,冲洗出窦内积脓,灌入鼻窦灌注液2~3毫升或鱼腥草液,以达祛风解毒、扶正祛邪的作用。
❺鼻息肉堵塞,妨碍脓涕排出者,应手术摘除息肉。
针灸疗法,取手阳明经及督脉经穴为主,常用穴如迎香、合谷、百会、上星、顖会、前顶,每次2~3穴,针刺用平补平泻法,以调和气血,祛邪通窍,或用灸法(肺经郁热除外),悬灸至焮热感,皮肤发红为度,以扶正祛邪。

☚ 急性鼻渊   火热鼻衄 ☛
0001992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0:2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