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志转向德国唯意志论哲学家叔本华的哲学用语。他认为,自私的意志是一切罪恶的根源,一切烦恼的渊源。人要从罪恶和烦恼中解脱出来,就得否定意志,压抑自私的欲望,以便坦然平静,享受幸福。否定自私的意志可以通过“意志转向”,即把自己的自私欲望和意志束之高阁,在内心对一切事物保持冷漠态度来实现,具体的有艺术或哲学的、道德的和宗教的三种办法。艺术和哲学的天才醉心于艺术的沉思和哲学的思维,以致忘却了自己,把自己从痛苦中解放出来。但这种途径只能让人得到暂时的解脱。个人也可以通过沉思世界的邪恶、一切欲望的无益及个人生存的虚幻,从自私的意志中解脱出来。因为这些可以使他记住一切人在本质上是一体的,都是同一的原始意志的显现,会对一切创造物表示同情和具有恻隐之心。他会由他人推及自己,感受别人的烦恼犹如自己的烦恼。这是道德的途径,但仍只是暂时解脱的途径。最好的途径是宗教的,即像基督徒和佛教徒那样,在禁欲的生活中完全弃绝意志。最后是循世绝欲,意志消亡。“意志转向”思想对尼采有很大的影响,并且也是现代西方存在主义伦理思想的重要渊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