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发雷霆dà fā léi tíng怒不可遏 老羞成怒 nu bu ke e lao xiu cheng nu 【大发雷霆】 形容大发脾气,怒气冲天,高声斥责。源出《三国志·吴志·陆逊传》:“今不忍小忿而发雷霆之怒。” 【怒不可遇】 无法抑制心中的愤怒。遏:止。 【老羞成怒】 非常羞愧,下不了台而发起怒来。 ﹝例﹞ 人们以为他就要大发雷霆了,想不到却突然出奇地笑了笑,并且用手指轻轻推了推架在鼻梁上的眼镜,然后慢条斯理地说:“你的义愤很宝贵,我理解;因为房大珠的阿爸确实做了不少坏事,仇恨象是用刀子刻在人们心里一样,忘不了,所以刚才一讲到房大珠,罗古烈同志就强拉硬拉地牵连到人家阿爸头上。”(梵扬:《瑶家寨》) “江雪琴在哪里?”老太婆怒不可遏地大声追问。(罗广斌、杨益言:《红岩》)冯兰池一听,脸上腾的红起来,老羞成怒,猛的一伸手,捋住朱老巩的领口子。(梁斌:《红旗谱》) 息事宁人 xi shi ning ren 【息事宁人】 原指不生事扰人。后指平息纠纷,与人和睦相处。源出《后汉书·章帝纪》:“其令有司,罪非殊死,且勿案验;及更人条书相告,不得听受,冀以息事宁人,敬奉天气。” 说明:“息事宁人”在引申义上与“大发雷霆”组成反义关系。 ﹝例﹞ 可是要是我真象他那样发达了,我一定留一点后路,象胡杏这样的事情,只求个息事宁人,也就罢了。(欧阳山:《苦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