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快乐的节日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快乐的节日 《快乐的节日》kuaile de jieri是丁善德专为中国儿童写的钢琴组曲,作于1953年。全曲由五首独立而又有内在联系的标题小曲组成。它以简洁洗练的笔法和中国五声音阶的色彩描绘出新中国儿童活泼可爱的形象及丰富多采的幸福生活,音乐生动而富有情趣。此曲在国内外演奏时颇受欢迎。第一首《郊外去》,描写儿童们走出课堂到郊外去游玩时大自然给予儿童们美好的感受。乐曲结构为三段体。第一、三段在高音区弹奏流动的琶音表现出大自然清新的景色和儿童们舒畅、轻松愉快的心情。第二段运用双手交替弹奏和弦的节奏衬托着旋律,呈现出儿童们嬉戏的欢快场面。第三段是第一段的再现。第二首《扑蝴蝶》。全曲分为两段,紧凑而轻快,表现出儿童们在扑捉蝴蝶时惊喜、欢快的神态。第一段以双手交替的弹奏方法,通过几个不协和的和弦,在节奏和力度上加以变化,表现了儿童们扑蝴蝶的生动形象。第二段音乐在进行中多次出现半拍或一拍的休止,好似儿童突然停下来观察蝴蝶的飞舞,然后继续出现快速的音调继续追逐蝴蝶。最后音乐渐轻至全曲结束,表示蝴蝶已被捉住。第三首《跳绳》。这是一首带有谐谑情趣的小曲,反映出儿童们在跳绳时做各种游戏的活泼情景。全曲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开始时以4/8 5/8 2/4的不同节奏的变化模拟跳绳时绳子擦地发出的嗒嗒响声。接着出现2/4的固定节奏强弱分明的曲调,好似儿童们已掌握了跳绳的规律,悠然自得地一边跳一边唱着儿歌。第二部分继续和发展了第一部分的音型和节奏,表现儿童更加兴奋的心情。第三部分与第一部分略同。第四首《捉迷藏》,描写儿童们在郊外草地上捉迷藏、嬉戏的情景。乐曲速度较自由,诙谐欢快,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主旋律在不同音区上反复出现五次,速度时快时慢,力度时强时弱,表现儿童们追捉躲藏的有趣情景;第二部分出现一个简短优美的旋律,通过两次调性的转换增强了儿童在玩乐中的美的感受;最后部分基本与第一部分相同。第五首《节日舞》。这是一首由单一主题发展而成的舞曲。乐曲结构为三段体。第一段在两小节引子之后,出现了一个明快、活泼的主题,并在不同音区上反复四次,表现儿童在节日里载歌载舞的欢快心情。第二段舞蹈的节奏更为明显,强弱层次分明,音区高低的变化,使人感到儿童跳舞时活泼天真、无拘无束的特点。第三段再现第一段的主题,在尾声中节奏音型从低音区到高音区,力度增强,将节日的欢乐气氛推向高潮至全曲终结。 ☚ 丁善德 聂耳 ☛ 快乐的节日 《快乐的节日》Kuaile de jieri管桦词,李群曲,写于50年代,初刊于1954年第四期《歌曲》杂志上,几十年来一直在少年儿童中传唱。歌曲表现了少年儿童节日时的欢愉心情。全曲三个段落,是没有再现的三段体结构。由于三个部分音调内在的统一,使三个段落浑然一体。主歌部分为两个乐段,第一乐段以明快的节奏,跳进的旋律,表现一群天真烂漫的儿童,边走边唱的情景。第二乐段,以内涵的三拍子节奏与一乐段形成对比,表现了儿童们的舞蹈场面。第三乐段为副歌部分,以跳荡的节奏,短小的音节,描写了孩子们热烈欢快的场面。这一乐段,根据情绪的需要,虽没有重复第一乐段音乐,但与一乐段有着内在的联系。另外全曲采用宫大调式,也是统一全曲的基础。 ☚ 绿色的祖国 乌苏里船歌 ☛ 快乐的节日 《快乐的节日》管桦词,李群曲。1=F 2/4拍 ☚ 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让我们荡起双桨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