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产业体系构成
循环经济产业体系由七个部分构成。
❶循环经济产业园区体系。循环经济产业园区是依据循环经济理论和生态学原理,将众多能够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上、中、下游产业集聚一起,从而形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地域” 综合体,在各企业成员之间通过物流联系、工艺联系和其他共生组合关系,以达到副产品和废物的交换、能量和废水的逐级利用、基础设施的共享等,最终实现园区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
❷循环经济的政策体系。出台鼓励发展循环经济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根据实际需要制定有利于推进循环经济的政策和配套措施。除了现行的有关环境保护的政策、推广清洁生产和节能节水等政策之外,还要根据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制定或完善一些新的政策。
❸组织与规划管理体系。落实循环经济建设领导机构,建立循环经济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对循环经济建设工作的统一领导与协调。把循环经济建设的主要内容与项目纳入城区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中,将循环经济建设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
❹技术支撑体系。建立循环经济技术创新体系,推广循环经济先进适用技术。循环经济技术包括生产链接技术、节能技术、清洁技术、可再生能源开发技术、绿色农业与有机农业技术、废物利用技术等。要大力培养和引进循环经济建设所需的各类技术人才,尽快设立专门的循环经济科研开发咨询服务机构。
❺规划支撑体系。制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与专项规划,统筹指导循环经济发展。从战略的高度,组织力量,系统地研究和制定城区循环经济发展的整体目标、基本原则、具体计划、实施步骤、方针政策和对策措施,分目标、分层次、分阶段、有计划地稳步推进城区循环经济发展,动员经济、科技、环保、教育、宣传等相关部门,共同策划和落实加快循环经济的发展工作。
❻舆记支撑体系。政府部门贯彻循环经济的科学理念,将循环经济纳入学习工作计划,开展群众性大讨论活动,使广大干部群众更深刻地认识循环经济对整个社会的巨大作用。教育、宣传、科协等职能部门要加强循环经济知识的普及力度,编写适用相关领域和行业的循环经济科普教材。在企业层面上,由环保部门或经济、科技部门对企业的负责人分批进行循环经济培训。新闻媒体要广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循环经济宣传造势工作,加大循环经济理念的传播力度。
❼财政保障体系。政府设立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的专项资金,采取贴息、有偿使用等形式,支持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和开展循环经济; 同时,政府引导各类金融机构,重点支持循环经济型项目。政府各有关部门需要紧密配合,在政策和各类专项基金安排上对发展循环经济的项目给予重点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