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徐志摩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徐志摩1896—1931

浙江海宁人
曾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大学等校教授,《新月》月刊总编等职。著有《翡冷翠的一夜》、《志摩的诗》、《猛虎集》及《徐志摩全集》等。
原名:章垿
笔名:大兵、云中鹤、心手、记者、仙鹤、光涛、谷、诗哲、南湖、海谷、黄狗、谔谔、鹤、摩
小字:又申
字:志摩、槱砯森
别名:眉轩

徐志摩1897—1931

现代诗人。原名章垿,字梄(you犹)森,小字又申,笔名诗哲、南湖。浙江海宁人。早年在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北京大学读书,后赴美国、英国留学, 习政治学。爱好文学,深受英国近代唯美主义诗人的影响,1921年开始创作新诗。1922年回国,开始在《努力周刊》发表新诗,所作诗文,对旧社会和军阀混战表露不满,对欧美资本主义制度表示赞慕,艺术风格轻柔明丽。1923年参与组织早期的“新月社”,1924年任北京大学教授,和胡适等创办《文学评论》周刊,与进步文化相对立,被称为“现代评论派”。1925年10月起,任《晨报副刊》主编,次年创办该刊《诗镌》。在工农革命运动兴起的形势下,其幻想破灭,乃以诗文歌颂空虚与死亡,艺术风格上则刻意雕琢、浓艳、晦涩。1927年任上海光华大学、东吴大学教授,并与胡适等人筹办新月书店。1928年出版《新月》月刊,形成“新月派”,反对无产阶级革命与革命文学,攻击俄国十月革命,攻击鲁迅,受到革命文艺阵营的批判。1929年在光华大学、南京中央大学任教,兼任中华书局编辑。1930年被选为英国诗社社员。是年冬,到北京大学任教。1931年11月19日,从南京乘机回北平,途中飞机失事身亡。主要作品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秋》、《曼殊斐尔短篇小说集》等。

徐志摩

徐志摩先生评传
志摩日记
谈徐志摩
爱眉小札
王森然
陆小曼编
梁实秋
徐志摩
手稿本1册(藏北京图书馆)
上海晨光出版公司1949年版236页
(台湾)运东图书公司1958年版56页
(台湾)广文书局1962年版,(香港)港明书
店1978年6月修订本,(香港)新教育出
版社126页
徐志摩与陆小曼刘心皇(台湾)畅流半月刊1965年版192页,大汉
出版社1978年版216页,(香港)港明书
店1978年6月修订本216页
诗人徐志摩
徐志摩日记
谈徐志摩
小曼与我
回忆徐志摩
徐志摩新传
胡 適等
徐志摩
梁实秋
徐志摩
郁达夫等
梁锡华
(台湾)光明出版社1970年版166页
(台湾)正文书局1972年6月版152页
(台湾)远东图书公司1976年2月版56页
(台湾)德华出版社1976年版218页
(香港)文学研究社1977年版183页
(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9年版192
页、1982年10月修订再版192页
徐志摩年谱陈从周上海书店1981年11月版102页,(台湾)
文海出版社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九
十六辑(总954)影印本102页
诗人徐志摩 重庆出版社1982年9月版203页

徐志摩传略
哀悼徐志摩专号
徐志摩与德国之表现派
顾 炯
余上沅 西 谛
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10月版131页
北平晨报·学园1931年3月6—14日
大公报1932年1月25日
论志摩
论诗人徐志摩
胡適与徐志摩
梁启超与徐志摩
徐志摩的生平和作品
徐志摩传
徐志摩
吴世昌
张露薇
李 敖
李 敖
叶俊成
章君榖
李立明
北平晨报·学园1932年1月28、29日
大公报1932年2月22日
*中央日报1957年4月5日
*中央日报1958年7月19日
*国语日报1965年4月24日
*联合报1969年6月11日—12月2日
*星岛晚报1970年3月2日,*中国现代六
百作家小传第288页
一个充满矛盾的诗人——徐志摩
徐志摩为什么被遗忘
徐志摩不该被遗忘
追怀徐志摩
应国靖
草 絮
王国全
蒋复璁
文学报1982年5月27日
北京晚报1982年7月15日
北京晚报1982年7月29日
*联合报1983年10月17日,*传记文学
1983年43卷5期,*浙江月刊1984年
16卷9期
梁启超与徐志摩
徐志摩的十七封半信
阶升法与徐志摩
纪念徐志摩先生
徐志摩论
纪念志摩专号
徐志摩印象记
徐志摩论
徐志摩论
于必昌等
谷 苇
郑德坤
余冠英
茅 盾
郁达夫等
冗 重
叶 青
穆木天
人民政协报1985年6月21日
解放日报1985年7月21日
燕大月刊1929年5卷1、2期
清华文学月刊1932年2卷1期
现代1932年2卷4期
新月1932年4卷1期
读书顾问1934年1卷1期
世界文学1934年1卷1期
文学(上海)1934年3卷1期,作家论第22
徐志摩
关于徐志摩
徐志摩其人其诗
徐志摩小传
徐志摩与陆小曼
张疑今译
云 彬
张自英
蒋复璁
刘心皇
人间世1934年6期,二十今人志第23页
野草1947年新5号
*畅流1956年13卷6期
*传记文学1962年1卷1期
*畅流1962年25卷7期—1963年27卷5
徐志摩的元配夫人
徐志摩(上、中、下)
徐志摩与知堂老人
胡適之关于徐志摩遇难后的日记真迹
徐志摩(1897—1931)
刘心皇
陈敬之
成仲恩
胡 適
*畅流1963年27卷8期
*畅流1966年34卷3—5期
*传记文学1968年13卷3期
*传记文学1969年14卷2期
*传记文学1974年24卷2期,*民国人物
小传第1册第131页
梁任公与徐志摩
我所认识的徐志摩
刘太希
苏雪林
*畅流1975年52卷1期
*中国文选1975年98期,*中国近代作家
和作品第553页
徐志摩与哈代
徐志摩与陆小曼
试论徐志摩
重话诗人徐志摩
徐志摩和他的诗
雷与虹——徐志摩的爱情生活
记徐志摩
诗人徐志摩轶事
回忆徐志摩和《志摩全集》——纪念诗人逝世五
十周年
林 录
维 思
胡凌芝
陈从周
徐重庆
顾永棣
陈从周
沈松泉
赵家璧
*浙江月刊1977年9卷7期
*浙江月刊1979年11卷9期
上海师范学院学报1980年1期
西湖1980年5期
书林1981年3期
西湖1981年3期
新文学史料1981年4期,书带集第133页
新文学史料1981年4期
新文学史料1981年4期
诗人徐志摩顾永棣人物1981年5期

诗魂缕缕依故土——徐志摩与硖石
徐志摩与泰戈尔
徐志摩二三事
徐志摩和他的诗
谈徐志摩的笔名
论徐志摩的创作道路
徐志摩墓碑寻获
顾永棣
赵家璧
梁兆斌
吴宏聪
罗慰宣
顾 炯
西湖1981年8期
文汇月刊1981年11期
文学报1981年34期
中山大学学报1982年2期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1982年3期
南京师范学院学报1982年4期
文教资料简报(江苏)1982年5期
志摩与小曼
从徐志摩与陈毅的关系说起
论徐志摩的诗歌创作道路
近年来徐志摩研究述略
徐志摩与陆小曼
徐志摩在剑桥
徐志摩译过《死城》
顾永棣
王维泉
张大雷
董克非
高健行
顾 炯
徐重庆
随笔1982年23期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2年2辑
兰州大学学报1983年2期
资料与研究1983年3期
西湖1983年8期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4年2辑
重庆师范学院学报1984年4期
对《徐志摩译过〈死城〉》一文的补正
徐志摩与陆小曼
徐志摩——一个资产阶级的自由主义诗人
徐志摩与陆小曼
近年来徐志摩研究综述
谈三篇《徐志摩论》
郁达夫与徐志摩
徐志摩和他的《再别康桥》
一个杰出的资产阶级诗人——谈谈徐志摩的评
价问题
朱勇强
褚问鹃
胡炳光
尹在勤
施荣华
徐重庆
许凤才
刘子良
史本成
重庆师院学报1984年4期
*中外杂志1984年36卷6期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1期
青年作家1985年2期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3期
艺谭1985年4期
百花洲1985年4期
益阳师专学报1985年4期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6期
郁达夫与徐志摩左舜生*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五辑(总49-50
辑)·万竹楼随笔影第354页
徐志摩——一个孩子温源宁著 张自疑
二十今人志第23页,文人画像第71页
新月派与徐志摩
徐志摩
徐志摩
胡凌芝
康培初
(美)包华德主编
沈自敏译
文艺论丛(11)第465页
*文学作家时代第54页
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译稿·民国名人传记
辞典第5分册第117页
徐志摩(1896—1931)
徐志摩
徐志摩
贾逸君中华民国名人传(下册)文学第19页
*中国近代学人象传(初辑)第139页
中国现代作家与作品(上海)第78页
徐志摩阿 英中国新文学大系史料索引第218页,阿英
文集第142页
徐志摩 *中国新诗之回顾第57页
新闻界名人介绍:徐志摩(1896—1931) 中国新闻年鉴(1984)第675页
悼志摩
徐志摩
徐志摩
徐志摩
忆徐志摩
志摩在回忆里
王统照
舒 兰
孙玉石
谭慧生
刘海粟
郁达夫
王统照文集(5)第269页
*北伐前后的新诗作家和作品第1页
民国人物传第3卷第353页
*民国伟人传记第210页
齐鲁谈艺录第166页
名家传记第212页、128页,郁达夫散文选
集第231页,新文学家传记第237页
徐志摩
徐志摩
徐志摩
徐志摩
徐志摩
徐志摩
许 逖
谢冰莹
茅盾等
方 青
钱杏邨
姚乃麟
*近代学人印象记第79页
*作家印象记第92页
作家论第1页、第33页
*现代文坛百象第41页
*现代中国文学作家第2卷第66页
*现代中国文学家传记第166页,*现代作
家论第255页

徐志摩
徐志摩
怀四十岁的志摩
徐志摩(1897—1931)
志摩纪念
徐志摩小传
徐志摩略传
赵 聪
余 惠
郁达夫
编纂组
周作人
*现代中国作家列传第203页
*现代中国作家选论第2页
郁达夫文集第4卷第77页
*环华百科全书第13册第282页
看云集第121页
*徐志摩全集第1页
*徐志摩全集第1页
关于徐志摩
追悼志摩
哭摩
志摩师哀辞
徐志摩文学系年
徐志摩
鲁迅和徐志摩
徐志摩和《志摩全集》
徐志摩(1896—1931.11.19)
梁实秋
胡 適
小 曼
赵景深
邵华强
魏 桥等
彭定安 马蹄疾
赵家璧
*徐志摩全集第2页
*徐志摩全集第3页
*徐志摩全集第150页
*徐志摩全集第172页
*徐志摩选集第307页
浙江人物简志(下)第218页
鲁迅和他的同时代人(上卷)第280页
编辑忆旧第320页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8卷第707页
徐志摩贺炳铃新文学家传记第235页

徐志摩

徐志摩评传 陆耀东 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7月版226页
徐志摩:人和诗 凡 尼 晓 春 漓江出版社1992年版390页
徐志摩评传 刘炎生 暨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307页
新月师魂:名人笔下的徐志摩 徐志摩笔下的名人 赵遐秋编 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版333页
徐志摩 宋益乔 中国华侨出版社1998年版171页
徐志摩 冯亦同 江苏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178页
徐志摩传 杨新敏 团结出版社1999年版327页
徐志摩传 赵遐秋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366页
我知道的徐志摩与陆小曼——凌叔华的往事回忆之三 凌叔华 团结报1987年10月17日
一个值得研究的诗人——读编年体《徐志摩全编》 严麟书 人民日报(海外版)1990年6月12日
徐志摩平议 黎 风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1期
一个追求的灵魂——“新月”诗人徐志摩 钱荫愉 贵州大学学报1985年4期
陈毅与徐志摩的一次论争 张映波 扬州师院学报1986年1期
徐志摩和陆小曼 刘海粟 文化娱乐1986年1期
挣扎,希冀“复活”——徐志摩晚年思想的变化 陆耀东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6年4期
郁达夫与徐志摩 徐重庆 西湖1986年9期
《徐志摩年谱》谈往 陈从周 出版史料1987年3期
徐志摩论 王 强 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7年3期
徐志摩最后的日子 孙琴安 名人传记1987年3期
徐志摩的初恋 展家骐等 奔流1988年3期
吻火——浪漫诗人徐志摩爱情史(上、下) 顾永棣 西湖1988年6、7期
试评徐志摩 韩宇波 山西师大学报1989年1期
徐志摩思想新论 赵稀方 安徽师大学报1989年1期
我所认识的徐志摩和陆小曼 刘海粟 人物1989年5期
试论徐志摩的政治倾向 刘炎生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1期
试论徐志摩的婚变及其悲剧 刘炎生 江西大学学报1990年2期
试论徐志摩与新诗运动 刘炎生 中国文学研究1990年2期
论茅盾的《徐志摩论》 徐越化 湖州师专学报1990年3期
徐志摩浪漫气质的形成与文化氛围 郭晓春 广西师院学报1990年3期
论诗人徐志摩的心路历程 李昭醇 学术研究1992年5期
“新月社”与徐志摩的感情生活 唐绍华 *传记文学1997年71卷4期
徐志摩:为爱走天涯 文 同主编 人类档案——中外名人之死第569页
徐志摩著名作家其百年诞辰纪念会在浙江海宁举行 李维民主编 中国人物年鉴(1998)第306页
20世纪中国著名诗人、散文家徐志摩(1896—1931) 李维民主编 中国人物年鉴(2000)第33页
徐志摩小传 蒋复璁 民国人物碑传集第752页
逍遥“云游”的浪漫诗人徐志摩 郑泽青 民国文坛名流归宿第150页
新月派的代表徐志摩 高维良 民国著名人物传第4卷第396页
记徐志摩 陈从周 陈从周散文第1页
《徐志摩年谱》谈往 陈从周 陈从周散文第12页
谈徐志摩遗文——凌叔华致陈从周的信 陈从周 陈从周散文第16页
徐志摩日记的发现 陈从周 陈从周散文第22页
徐志摩碑与石刻画像 陈从周 陈从周散文第26页
法源今古多诗人 陈从周 陈从周散文第29页
梓室随笔:新发现的诗人徐志摩遗札 陈从周 陈从周散文第78页

徐志摩1896——1931

原名章垿, 後更名徐志摩, 字森、又申,筆名詩哲、雲中鶴、南湖,浙江海寧人,1896年 (清光绪二十二年) 生。4歲入家塾。1907年進海寧硤石鎮開智學堂讀小學。1909年冬畢業。翌年春,入杭州府中學。1915年夏,杭中畢業後,考入北京大學預科,未幾,輟學,改入上海滬江大學; 12月轉入天津北洋大學預科。1916年秋,重入北京大學法科政治學門。1918年8月,赴美國留學,入克拉克大學社會系習銀行學。1919年6月畢業; 同年9月,轉入哥倫比亞大學習政治。1920年9月,獲碩士學位,旋離美赴英,入倫敦劍橋大學爲研究生。1922年10月回國不久,在北京與胡適等人组織新月社。1924年夏,任北京大學教授; 同年12月,與胡適等創辦《現代評論》 刊。1925年10月,任北京《晨報》文學副刊编輯。1926年4月,任《晨報》另一副刊《詩鎸》主编。1927年初南下,先後在上海光華大學、大厦大學和南京中央大學任教授,並與胡適等籌辦新月書店,出版《新月》月刊,其後還兼任中華書局编輯。1930年任中英文化基金委員會委員,被選爲英國詩社社員; 同年秋,辭去中大教職; 12月辭光華大學教職,應胡適邀請,回北京大學任教。1931年初,創辦《詩刊》,任主编; 同年11月19日,由南京乘飛機去北平途中,因飛機失事、遇難。年35歲。著有《志摩的詩》、《落葉》、《猛虎集》、《雲游》等。

徐志摩

徐志摩1896—1931

诗人、散文家。原名章垿。浙江海宁人。1918年肄业于北京大学后去美国学习银行学。1921年入伦敦剑桥大学当特别生,开始新诗创作。1922年回国后发表大量诗文,组织新月社,并参加文学研究会。1924年,与胡适、陈西滢等创办《现代评论》,并任北京大学教授。1925年游历苏、德、意、法诸国后出版《志摩的诗》,主编《晨报》副刊《诗镌》,与闻一多、朱湘等人提倡新诗格律化运动。1927年春到上海与胡适、邵洵美等筹办新月书店,次年创办《新月》月刊,并任光华大学等校教授。1928年再度历游英、美、日、印度诸国。1931年任笔会中国分会理事,与陈梦家等创办《诗刊》。早期诗歌表现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具有反帝爱国和反封建的积极意义,后期诗作倾向于消极、感伤、颓废。他注重诗的意境、结构、音韵的和谐完美,诗句轻柔明丽,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是新月诗派的代表诗人。主要著作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散文集《落叶》《自剖》《巴黎的鳞爪》《秋》,小说集《轮盘》,戏剧《卞昆冈》等。有《徐志摩全集》《徐志摩诗全编》。

☚ 萧三   康白情 ☛
徐志摩

徐志摩1897.1.15—1931.11.19

原名徐章垿,字槱森。1918年赴美留学时更名志摩。笔名有诗哲、云中鹤、仙鹤、南湖等。河南开封人,生于浙江海宁一个封建富商家庭。1910年考入杭州府中学堂,和郁达夫同班。爱好文学,在校刊《友声》发表处女作《论小说与社会之关系》。1915年考入上海沪江大学。同年10月由家庭包办与张幼仪结婚。1916年去天津北洋大学预科攻读法科。翌年随学校并入北京大学求学。在京两年,刻苦攻读日文、法文、政治学,涉猎中外文学。广交名流,拜师梁启超并一生受其影响。1918年8月去美国克拉克大学历史系攻读。毕业后转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经济系深造。1920年去英国,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学习,结识了林长民及其女儿林徽音。并由林长民介绍认识了英国作家高斯华绥·狄更生,在狄更生的推荐下破格进了康桥大学皇家学院。这期间接触了大量欧美各国(特别是英国)的文学艺术,并沉醉于康桥的自然风光和林徽音的爱情之中,这些诱发了他的创作欲望,使他开始致力于诗歌创作。他的早期诗作或表现人生的理想,或歌咏美妙的爱情,格调清新,形式多样,受到英国唯美主义、印象主义等诗风的影响。后大多收于第一本诗歌《志摩的诗》(中华书局1925年版)。1922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平民大学教授。同时创作了诗歌、小说、散文等作品,散见于《时事新报·学灯》、《小说月报》、《努力周报》、《晨报副刊》等报刊。1923年在北平发起并成立了文学团体新月社。1924年印度诗人泰戈尔来华访问,陪同并担任翻译, 5月初又随访日本。其间与陆小曼相识并热恋。1925年去欧洲漫游,到过英国、意大利和法国,拜谒了英国作家哈代。在意大利的翡冷翠小住期间,写了不少诗篇,其中有对异国他乡生活的感受,有对西伯利亚美好风光的赞美,更多的是陷入爱河的热烈情感和无法摆脱的痛苦。这些诗作均收于诗集《翡冷翠的一夜》(上海新月书店1927年版)中。1926年回国后,接编《晨报副刊》。4月创办并主编《晨报诗镌》,和同仁致力于中国新格律诗的创作和关于诗艺的探讨。该刊的创办,标志着以“使诗的内容及形式双方表现出美的力量,成为一种完美的艺术”(于赓虞《志摩的诗》)的诗歌流派——新月诗派的形成。这个诗派在理论上的探索和创作上的实践,在中国现代文坛产生较大的影响。同年10月与陆小曼结婚。不久去上海,任教于光华大学、东吴大学、大厦大学等校。1927年春与胡适、闻一多、梁实秋等人筹办新月书店。1928年创办《新月》月刊,任总编辑,并在其上发表诗创作、译诗和文学论文。其中《新月的态度》(该刊发刊词)一文,含沙射影地攻击革命文学运动。1931年又与陈梦家、邵洵美等人创办《诗刊》。同年11月19日因飞机失事遇难。主要作品还有:诗集《猛虎集》(新月书店1931年版)、 《云游》(新月书店1932年版),小说集《轮盘》(1930年),剧本《卞昆冈》(1928年,与陆小曼合作),书信日记集《爱眉小札》(1935年)、 《志摩日记》(1947年),翻译小说《涡堤孩》(1923年,德国福沟作)、《曼殊斐儿小说集》(1927年)、《赣第德》(1927年,法国伏尔泰作)、《玛丽玛丽》(1927年,爱尔兰詹姆士·司蒂芬作)以及许多散文作品。徐志摩是中国现代诗坛上一位有影响的诗人,他在新诗创作上所进行的种种试验和探索,他的诗歌的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都给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 徐守中   殷夫 ☛

徐志摩

徐志摩

(生平经历、诗歌创作及其它文学活动见诗歌卷)结集的散文有《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秋》、《爱眉小札》、《志摩日记》等。此外在《轮盘》和《散文与小说》这两部集子中也收有部分散文。他的散文内容比较驳杂,其中既有诅咒社会黑暗,揭露军阀罪恶的篇章,也有鼓吹性灵自由发展、厌恶现代文明、崇拜自然、以逃向自然来对抗丑恶现实的内容;既有对反动派血腥镇压爱国青年的愤激的抗议,也有对人民群众反帝行为的不满;既有对十月革命的热情赞颂,又有对“红色的信仰”的恶毒攻击。这些都体现了作者当时的思想状况及其变化轨迹。他的散文处处溶入自己的感情,语调亲切、真挚;想象丰富多彩,对事物的描绘往往重在传达个人的感觉和印象,以此造成瑰丽幻虚的艺术境界;语言华丽,铺张,有过于浓艳、雕琢之弊。

☚ 徐一士   徐诗荃 ☛
徐志摩

201 徐志摩1896—1931

现代诗人。笔名诗哲等。浙江海宁人。1915年毕业于杭州第一中学,后入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学习。1918年去美国留学,先后在克拉克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学习银行学和政治学。1920年去英国剑桥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学,获硕士学位。次年开始了新诗创作。1922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新月社翌年在北京成立,他为其主要成员。1924年,印度泰戈尔访华,他担任翻译并随之漫游欧洲,同年出版诗集《志摩的诗》,此后又出版诗集《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及散文集《落叶》、《自剖》等。1926年他任北京《晨报》副刊“诗镌”主编。1927年与胡适等南下上海、南京高校执教,1928年创办《新月》月刊任总编辑,宣传资产阶级“人性论”。1931年11月,在飞往北京的途中因飞机失事而丧生。

☚ 林语堂   郁达夫 ☛
徐志摩

徐志摩1897—1931Xu Zhimo

现代诗人、散文家。笔名云中鹤、南湖等。浙江省海宁县人。
1910年入杭州府中学堂,受到“新学”教育。1915年中学毕业,先后在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学习。1916年入北京大学法科。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1921年春入英国伦敦剑桥大学改学政治经济。此间深受英美式资产阶级政治体制的影响,同时广泛涉猎英国19世纪浪漫主义诗歌和其他西方文学作品,特别喜爱近代英国唯美派诗人的诗作。1921年起开始创作新诗。1922年回国,历任北大、清华、平民大学教授,并继续发表诗作。1923年发起组织新月社。1925年3月至7月他曾随泰戈尔漫游欧洲。回国后于1926年春与闻一多等人在《晨报》副刊上创办《诗镌》,正式开始探讨新诗格律化问题,积极倡导重整新诗的格律艺术。1927年南下上海,先后在上海光华大学、大夏大学和南京中央大学任教。1928年与胡适等人开办新月书店并创办大型综合月刊《新月》,任总编辑。1931年初又与陈梦家创办《诗刊》。1931年11月19日由南京赴北平途中因飞机失事遇难身亡。
徐志摩从1921年起先后创作出版了《翡冷翠的一夜》(1927)、《志摩的诗》(1928)、《猛虎集》(1931)、《云游》(1932)等4部诗集。他的诗思想驳杂而充满矛盾,既有不满黑暗现实、同情底层人民苦难的诗如《先生!先生!》、《叫化活该》;又有悲观厌世、贪图享乐的诗如《西窗》、《秋虫》、《残诗》等。但他影响较大的诗作则是那些社会倾向不甚明显,以抒发个人生活理想和感受的抒情诗如《再别康桥》、《沙扬拉娜》、《海韵》、《偶然》等。这些诗作已成为人们久经传诵的名篇。徐志摩的诗善于用一种温柔的缠绵之美、轻飘而奔放的感情魅力和回环往复的音韵结构来感染并打动读者,给读者留下无尽的余味和遐想。作为新月诗派的代表诗人,徐志摩的诗以其独特的风姿在现代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徐志摩还先后创作出版了《落叶》(1926)、《巴黎的鳞爪》(1927)、《自剖》(1928)、《轮盘》(1930)等散文集,《爱眉小札》(1936)等书信、日记作品集。他的散文,或色彩浓厚,或清新明丽,以抒写自我感受为主,兼有想象新奇、组织繁复等特色,同样在现代文学史上独居一席之地。

☚ 闻一多   周立波 ☛
徐志摩

徐志摩1896—1931Xuzhimo

现代诗人、散文家。笔名有云中鹤、南湖、黄狗等。浙江海宁峡石镇人。徐志摩早年就读于北京大学,1918年留学美国,学习银行学、社会学,1920年去英国,进入伦敦剑桥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在英国19世纪浪漫主义诗歌及其他西洋文学的熏陶下,自1921年起开始写新诗。1922年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平民大学以及上海几所大学的教授,其诗作常发表于京、沪各报。1923年“新月社”在北京成立,他是主要成员之一,被认为是“新月社”在文学创作方面最主要的代表,其作品蜚声文坛,同时,他还加入了文学研究会。1924年泰戈尔访华,由他担任翻译,后随泰戈尔漫游欧洲,回国后编辑《晨报》副刊,提倡新诗与戏剧。1927年,参与创办新月书店和《新月》月刊。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在从南京飞往北京的途中,坠机遇难,年仅35岁。作为诗人,徐志摩善于用细腻的笔触表现丰富复杂的情感,他的诗音节和谐,比喻贴切,意境优美,技巧圆熟,独具清莹流利的情致,为我国新诗的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他的散文成就可与诗歌比美,由于较少形式上的束缚,他那奔放不羁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至,为后人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徐志摩的著作主要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一夜》、《猛虎集》、《云游》,散文集《落叶》、《自剖》、《巴黎的鳞爪》等。此外,还有小说集、日记、戏剧、译著等多种。

☚ 老舍   林语堂 ☛
徐志摩

徐志摩

现代著名作家、诗人。生于1896年,卒于1931年。原名徐章垿,字槱森,曾用笔名南湖、诗哲、海谷、大兵、云中鹤、仙鹤、删我、心手等等。浙江海宁人。1910年,徐志摩考入杭州府中学堂读书,并在校刊《友声》上发表了论文《论小说与社会之关系》,这是他发表的第一篇文章。1915年,徐志摩考入上海浸信会学院暨神学院读书。1916年来到天津、北京继续求学,并拜梁启超为师。1918年赴美国留学,获得文学硕士学位。1920年又赴英国留学,进康桥大学继续深造。这期间深受英国近代唯美主义诗人的影响,并使其在思想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922年徐志摩回国后,曾在北京、上海等地的大学任教,并从此时起开始了文学创作生涯。1923年,徐志摩与闻一多、胡适、梁实秋等人共同发起成立“新月社”。1925年担任《晨报》副刊的编辑,1926年,创办了晨报《诗镌》,并担任主编。1928年,他又与闻一多等人创办了《新月》月刊,为推动我国新诗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因飞机失事而不幸遇难。徐志摩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尤其是新诗的创作,更是成就非凡。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主要作品是: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等,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秋》等,小说集《轮盘》,剧本《卞昆冈》,翻译作品《曼殊斐儿小说集》、《玛丽·玛丽》等,日记、书信集《爱眉小札》、《志摩家书》等等。徐志摩是我国现代著名的诗人,是新月派的代表人物。他在艺术上刻意雕琢,诗风浓艳而朦胧,在当时影响极大。

右为徐志摩

☚ 徐迟   钱钟书 ☛

徐志摩1896—1931

诗人。浙江海宁人。早年留学英美。1921年开始新诗创作。1923年发起组织新月社,同时加入了文学研究会。曾参与创办《现代评论》周刊,主编过《诗镌》、《新月》等文艺刊物。20世纪20年代中期,历游苏、德、意、法诸国,1928年重访英国、美国、印度和日本,1930年被选为英国诗社社员,并任教于北京大学与北京女子大学。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猛虎集》、《云游集》、《翡冷翠的一夜》。语言清新,音节和谐,意境优美,风格轻柔明丽,在中国现代诗坛上有很大影响。

徐志摩

徐志摩1897—1931

现代诗人、散文家。名章垿,字志摩,小字又申。浙江海宁人。1915年毕业于杭州府中学堂。1916年入北京大学法科。1918年赴美学习。1921年春,入伦敦剑桥大学。1922年10月回国,12月在《民国日报》副刊《学灯》、《小说月报》、《晨报副刊》上大量发表诗文,与胡适等人组织“新月社”。并同时加入文学研究会。1924年,又与胡适、陈西滢等创办《现代评论》周刊。他此时的思想处于对英美式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向往。1925年,历游苏、德、意、法等欧洲国家。该年创作了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和散文集《巴黎的鳞爪》、《自剖》和文集《落叶》。1926年在上海与胡适、邵洵美等人创办新月书店。同年秋任上海光华大学、东美大学教授。后又任上海大厦大学、南京中央大学教授,并兼任中华书局编辑。1928年3月参与创办《新月》月刊,执笔代发刊词《新月的态度》。他发表了无产阶级文学运动造成了文艺的“荒歉”和“混乱”等言论,受到革命文艺阵营的批判。1928年9月至11月,再度游历英国、美国、日本和印度。1930年任中英文化基金会委员,并被选为英国诗社社员。1931年1月,与陈梦家等创办《诗刊》季刊。出版了第三本诗集《猛虎集》。这期间,他的思想有了转变,发表了同情左联烈士的小说《珰女士》,并在左联刊物《北斗》上发表诗作。1931年11月19日因飞机失事遇难,死后陈梦家编辑出版了他的第四部诗集《云游集》。徐志摩的诗大都是用细腻的笔触,表现丰富复杂情感的抒情诗。其中《残诗》、《偶然》、《再别康桥》等作品,语言自然纯熟,于艺术加工中见口语化,堪称现代诗歌的名篇。其散文《自剖》、《巴黎的鳞爪》、《翡冷翠山居闲话》等也是久经传诵的佳作。

☚ 郁达夫   朱自清 ☛
徐志摩

徐志摩

徐志摩 (1896—1931),诗人、散文家。原名章垿,初字槱森,后改字志摩,又字又申,笔名南湖、诗哲、云中鹤。浙江海宁人。1915年后曾在沪江大学、北洋大学、北京大学就读。1918年赴美国留学,先后在克拉克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历史、政治。1920年获硕士学位,转赴英国剑桥大学学习政治经济。1921年开始诗歌创作,模仿英国唯美诗派。1927年回国后曾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大学等多所大学任教授。1923年发起成立文学团体新月社。1924年曾随印度诗人泰戈尔漫游欧洲。1927年参加创办新月书店、《新月》 月刊,并任 《新月》总编辑。1931年因飞机失事遇难。诗作多为抒情诗,善用细腻笔触表现丰富复杂的情感,章法整饬,讲究意境和形象,语言自然、优美,具有清莹流丽的情致,为新月派代表诗人。所作散文想像丰富、文笔亲切,风格绮丽。主要作品有诗集 《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散文集 《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秋》、《爱眉小札》,小说集 《轮盘》,并有译著多种。

☚ 邹韬奋   茅盾 ☛
徐志摩

徐志摩1897~1931

现代诗人。又名徐章垿。生于浙江海宁县一富商家庭。1918年在清华大学毕业后赴美留学,1920年转入英国剑桥大学。1921年开始写诗,深受英国浪漫派诗人的影响。1922年回国后,参与组建新月社,创办《现代评论》周刊,并任教于北京大学等校。诗作大多形式新颖灵活,内容积极健康。《太平景象》、《先生! 先生》、《为要寻一颗明星》等同情劳动人民的疾苦,诅咒封建军阀的残暴,表现了追求个性解放、憧憬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思想,1925年辑为诗集《志摩的诗》。同年10月接编《晨报副刊》,次年与闻一多创办《晨报·诗镌》,他们提倡的新诗格律化运动产生了积极影响。1927年与胡适等筹办新月书店,并在上海、南京等地几所大学执教。同年出版的第二部诗集《翡冷翠的一夜》,艺术表现有所提高,但多流露出资产阶级理想破灭后的颓唐情绪。1928年至1931年,先后与人创办《新月》、《诗刊》等刊物。其间写有《猛虎集》(1931)和《云游》(1932)等诗集,技巧虽较圆熟,但形式趋向唯美,情调感伤颓废,仅个别诗作如《再别康桥》等,格调清新,意境优美。1931年11月19日由南京去北平途中死于空难。他以其诗歌的艺术成就为新诗发展作出了贡献。

☚ 郁达夫   王统照 ☛

徐志摩1896~1931Xu Zhimo

famous contemporary poet and proser,his original name was Xu Zhangxu. Works:Poets of Zhimo,Falling Leaves,etc.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5:0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