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徐之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徐之才492~572

南北朝时期北齐医家。字士茂。丹阳 (今江苏镇江) 人。出身于世医家庭,父雄,以医术名闻于时,之才医术高明,多活动于上层封建统治阶级之中。对于天文学、医药学都有一定研究,尤擅长药剂学。修订《雷公药对》与《药对》,总结古代药剂学的精华,对多种药物的炮炙处理,都有较详细的叙述。还著有《家传秘方》、《徐王八世家传效验方》、《小儿方》等书,均佚。

徐之才(约493~572)

南北朝时期的北齐医学家。出生在一个世代名医的家庭里。从他的五世祖徐熙以下至他们弟兄,六代中就有十一个名医。徐氏是很聪明的,自幼被视为神童,对天文、医药都有研究。他在前人《雷公药对》一书的基础上,增修撰成《药对》(已佚),对药物分类方面,有一定贡献。他原为丹阳(今江苏镇江附近)人,以医名闻于长江下游; 后被魏军俘去,因有医术,加之能够曲意奉承于北齐诸帝中,官做的很大,累迁尚书左仆射、兖州刺史,拜尚书令,封西阳郡王。聪辩强识,诙谐敏捷,但不懂行政,一直活到八十多岁。徐立所以在医学史上有点名气,在很大程度上出于一场历史性的误会。原因是,明代以后,一致认为徐氏是发明“十剂”之说的人(见《本草纲目》)。“十剂”实际上是唐代陈藏器的创见。是某些人读书时忽略了顺序性造成的。(凌一揆: 《方剂学概说》,中医杂志1956年第10号)

徐之才

徐之才Xuzhicai

南北朝时期北齐人, 中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曾写《胎产书》,在《逐月看胎法》中,揭示了胎儿在母腹中各月发育生长的情况, 还从脉象的角度提出各月养胎的理论, 并且还根据胎儿逐月发育生长的情况, 阐述了孕妇每个月所需要的食物营养。这些理论都是从医学和生理学、营养学的角度来研究胎教, 尽管受当时科学水准的限制, 其说法不尽准确,但却表明我国古代胎教学说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即逐渐脱离政治家思想家的论述范畴,而找到了某些科学根据。

☚ 戴德   巢元方 ☛
徐之才

徐之才?—572

南北朝时期医学家。丹阳 (治所在今安徽省当涂县东五十里之丹阳镇)人。祖父徐文伯,父徐雄,事南齐,位兰陵太守出生于医学世家。医术高明,懂天文、方术之学。初仕梁,为丹阳尹袁昂的主簿,又为豫章王国左常侍,镇北主簿。后豫章王萧综叛降北魏,徐之才被北魏孝明帝所收。孝武帝时居住在洛阳南馆,礼遇甚优,徐謇之子徐践请求徐之才去住,于是前往。北魏孝武帝时,封他为昌安县侯,散骑常侍,后转为秘书监。又为金紫光禄大夫。利用方术之学,建议高洋禅代。北齐代替东魏后,任命他为侍中,封池阳县伯。又为赵州刺史、西衮州刺史,都未到任。天统四年 (568) 升迁为尚书左仆射,多侍奉皇帝左右。为武明皇太后、武成帝多次治病,历事诸帝,以戏狎得宠。武成帝生齻牙,问其他御医,御医以实回答,武成帝大怒并鞭打他。询问徐之才,拜贺说,这是智牙,生智牙者聪明长寿。武成帝高兴地赏赐他。涉略经史,发言滑稽有趣。最后官至尚书令,封西阳郡王。享年八十。赠司徒公、录尚书事,谥文明。徐之才分药为宣、通、泻、濇、滑、燥、湿、轻、重、补十剂,此为调剂分类的开始。其弟徐之范,亦以医术闻名,为皇帝尚药局典御,掌管皇帝的药物事。后位至太常卿。入北周后,授仪同大将军。 开皇年间 (581—600) 卒。

☚ 皇甫玉   吴遵世 ☛

徐之才505-572xú zhī cái

《本草纲目》序例第1卷历代诸家本草(216)。人名。南北朝北齐医学家,字士茂,南北朝丹阳(江苏镇江)人。世业医,博识多闻,兼精医术。初仕南齐,后被俘入魏,官授大将军、金紫光禄大夫,封西阳郡王,故又称徐王。著有《药对》、《徐王八代效验方》、《徐氏家秘方》等,均佚。

徐之才

徐之才约492—572

北齐医学家。字士茂。东莞(今沂水东南)人,为徐熙之五代孙。在医药学上成就卓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药学首创宣、通、补、泻、轻、重、滑、涩、燥、湿10剂。著有《徐氏家传秘方》2卷,《徐氏家传效验方》10卷和《药对》等,对后世医学影响颇大,历任丹阳君主簿、兖州刺史、尚书令;封西阳郡王。

☚ 徐審   徐大元 ☛

徐之才(约493—572)xúzhīcái

南北朝时期北齐医家。字士茂。丹阳(今江苏镇江附近) 人。据《北齐书》记载, 他出身世医家庭, 对天文、医药都有研究。他在前人《雷公药对》一书的基础上, 增修撰成《药对》一书(已佚), 在药物分类等方面有一定贡献。

徐之才

徐之才

徐之才(505~572年),南北朝北齐医家。字士茂,祖籍东莞(今山东莒县),寄籍丹阳(今属江苏)。其先祖徐熙,字仲融,为濮阳太守,好黄老之学,精医术。熙子徐秋夫传其学。秋夫生徐道度、徐叔响,并精于医学。道度为兰陵太守,叔响官至太山大守及大将军参军,撰方书十数种。道度生徐之伯,即徐之才祖父,精于妇科本草诸学,撰述又富于叔响,仕至东莞、太山、兰陵三郡太守,其从兄弟徐成伯、徐嗣伯等,均有医名于当时。成伯子徐践亦传家学。之才父徐雄,为南齐散骑常侍,善清言,医术为江左所称。之才幼而隽发,五岁诵《诗经》,八岁略通义旨,年十三召为太学生。初仕南齐豫章王萧综,后萧综降魏,徐之才退至吕梁桥被俘,因以医术见宠于北魏诸帝,后得封西阳王。徐之才医名冠绝北地,当时惟马嗣明、崔叔正二人才技略与其相等。撰有《药对》、《小儿方》、《徐王八代家传效验方》诸书,均佚。弟徐之范尝任尚药典御。徐氏一门六代,以医业传家,学贯南北,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极有名望的医学世家。

☚ 陶弘景   全元起 ☛

徐之才

丹阳(治今河南沈丘)人。少学经史,通《礼》、《易》。初为梁豫章王综主簿。后随之入北魏。封昌安县侯。东魏时受高欢礼遇,后除侍中,封池阳县伯。善医术,戏谑滑稽。北齐立国后,任尚书左仆射、尚书令、太子太师,封西阳郡王。武成帝时卒,年八十岁。

徐之才约493—572

北朝北齐医学家。字士茂。丹阳(今江苏镇江市郊)人。《北齐书》记载他出身世医家庭,对天文、医药均有研究。著有《药对》一书,在药物分类上有贡献。原书已佚。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2:4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