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药储备为保障部队训练与作战需要而预先有计划进行的弹药储存。是物资储备的重要组成部分。适地适量地进行弹药储备,是保障作战胜利的重要条件之一。弹药储备的基本要求是:数量适当,布局合理,质量可靠,确保安全。弹药储备通常分为战略储备、战役储备和战术储备三级。战略储备, 由总部负责储备和掌管,用于保障战略性动员扩编和战略预备队的需要,以及对主要战役方向的重点支援等;战役储备,由各军区(方面军)和海、空军负责储备和掌管,用于保障战役需要;战术储备,由集团军以下部队储备和掌管。战术储备又分为移动储备和加大储备,用于保障战斗需要。 弹药储备 弹药储备danyao chubeiammunition reserves国家为保障武装力量平时训练与战时作战之需要,事先有计划进行的弹药储存。它是军队物资储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弹药是战时消耗量最大的一种物资。适时适量地进行弹药储备,是保障作战胜利的重要条件之一。 弹药储备也分为战略储备、战役储备和战术储备三个层次。依据战略意图、战役规模和战术要求等不同层次的需求,分别储备。战略储备,由总部负责储备和掌管,用于保障战略性动员扩编和战略预备队的需要,以及对战役方向的重点支援等;战役储备,由军区(方面军)和海、空军负责储备和掌管,用于保障战役需要;战术储备,又分为移动储备和加大储备,用于保障战斗需要。 储存范围:用以直接毁伤目标(杀伤有生力量、毁坏军事装备和建筑物等)或完成特种任务(照明、发烟和抛送宣传品等)的爆炸性物体。包括各种枪弹、炮弹、炸弹、地雷、水雷、导弹战斗部和鱼雷战斗部等。 储备数量、布局:弹药的战略储备和战役储备的数量与布局,主要根据战略方针,战略、战役方向的作战任务、作战意图、参战兵力、兵器数量、战斗持续时间、国家经济实力和军工生产能力、储备条件等因素确定。战术储备的数量,主要根据部(分)队携带运行能力、武器技术性能和战术运用、以及一定时间的战斗需要等因素确定。 储备原则与方式: ❶安全第一的原则。弹药一般储存在军械库、基地,其中绝大部分储存在军械库。根据安全要求,基地配置在远离住宅、办公建筑、工业建筑和工事的地方,并有防火设备和警卫。要使所储存的弹药安全,就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定:根据弹药中炸药的数量,限制每个库房(每一场地)中弹药数量;各库房(场地)之间应保持规定的距离;根据混合储存的规则(依据各种弹药的具体特性规定的规则)存放各种弹药;弹药储存地点应安装避雷装置和配备消防器材;直接在库房(场地)或在其附近整理弹药的工作应减少到最低限度; ❷保持完好状态的原则。战斗训练用弹药应与应急储备的弹药分开放置,平时应急储备的弹药可不组装起来储存,以保障弹药对外界影响最敏感的组成部分保持完好状态(这些组成部分储存在密封器中)。为保障弹药在储存过程中保持完好状态,必须做好弹药及其储存地点的有关准备工作,即在储存地点保持有减少周围介质对弹药产生影响的条件;在各储存点将弹药正确地放置和分布;及时进行弹药的技术保养。 储备形式:弹药储备通常分两种形式:一是储备成品弹药,用于应付平时训练、突发战争以及战争的初始阶段。如美国储备成品弹药估计约为400万t;二是储备生产能力,作为未来战争的后备力量。如在美国29家陆军弹药厂中,有13家不开工也不生产民品,而由政府出资维护设备。由于一个封存的弹药厂重新开工投产约需4~6个月的时间。因此,另外16家开工生产弹药或部件,以维护生产能力。在这两种储备形式中,一般以后者为主。 ☚ 军队物资储备 财政动员 ☛ 000013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