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张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张澍1776—1847

清代学者。字伯渝,号介侯,甘肃武威人。十八岁中进士,选庶吉士,历任玉屏(今属贵州)、泸溪(今江西资溪)、永新等县知县。好游历,远游晋、鲁、江、浙等十余省,游迹半天下,所作诗文甚多。博览经史,尤留心汇辑关陇文献,辑乡邦遗藉和阙佚书数十种,为《二酉堂丛书》、著有《姓氏五书》、《养素堂文集》、《说文引经考证》、《诗小序翼》等。

张澍

张 澍 宋景祁 中国图书馆名人录第80页


张澍

张澍同志逝世 辽宁日报1977年10月14日
张澍同志生平简介王精玉 薛景元抚顺文史资料选辑第1辑第80页

张澍

张澍——第一个研究大足石刻的学者 李正心 四川日报1984年6月23日

张澍/青州石大圆砚铭/怒箴/曾子三省箴

☚ 凤台厅壁二箴   张澍 ☛

张澍

张澍

张澍,字介侯,又字时霖,号介白,武威(今属甘肃)人。清嘉庆四年(1799)进士。馆选庶吉士,后在贵州、四川、江西等地历知府县。治事简易,而持法甚严,政绩卓著。生平博览经史,尤嗜汉学。诗文沉雄雅健。又好游,足迹半天下。晚年锐心文献。有《五凉旧闻》、《二酉堂丛书》、《养素堂文集》。

☚ 张澍   青州石大圆砚铭 ☛
张澍

张澍1782—1847

清代辞赋家,学者。《清史稿》有传。字介侯。甘肃武威人。年18以文词博丽举进士。官至知县署通判。澍性亢直,所至辄有声。曾上书论蒋攸铦督四川时循情市恩,黜陟不当,以此影响仕途。澍博览经史,游迹半天下,尤其留心关、陇文献,搜集刊刻。有《五凉旧闻》、《三古人苑》、《续黔书》、《秦音》、《蜀典》、《姓氏五书》等。有《续恨赋》、《天山赋》等赋33首。曾自序其文集,以“摘屈宋之秾芳,采扬马之悱恻”为追求,此亦张氏制赋之风格。著有《养素堂文集》。

☚ 张溥   张九钺 ☛

张澍1781~1847

清代学者。字时霖,一字伯瀹,号介侯、介白,清甘肃武威人。清嘉庆四年(1799年) 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贵州玉屏知县。后历任四川屏山、兴文、大足、铜梁、南溪等地知县。博览经史,喜游历,工诗、古文,纂著尤丰。在蜀做官期间极为留心四川地方史料的征集和整理。自著 《蜀典》 12卷,主持纂修《大足县志》8卷,编撰的《诸葛忠武侯文集》是一部较早而又完整的诸葛亮著作集。

张澍

张澍(1888—1924年)

字雨僧,今武山县城北韦家庄人。出身书香门第。祖籍福建漳州,清嘉庆年间迁来武山。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就学甘肃陆军小学堂。宣统元年(1909年)保送上武昌陆军第三中学,宣统三年毕业。同年,加入同盟会,参加辛亥武昌起义,抱病战斗21天。在武昌新军中,组织“秦陇晋豫协会”,义捐军饷,支援革命。民国元年(1912年)9月,继入保定军官学校步兵科深造。民国四年(1915年),在甘肃督军张广建新军中作见习军官。民国六年(1917年),在师仲吾领导下,以保定同学为核心,响应护法革命,组织临洮起义。事泄,投奔陕西郭坚,在西北边防军中任营长、团长,参加陕西靖国军的创立。民国七年(1918年),在反击北洋军阀围攻靖国军的战斗中,受到靖国军总司令于右任的赏识。民国十一年(1922年),张澍任靖国军第三路军参谋长(杨虎城为司令),探得甘肃督军陆洪涛从北京接运北洋军阀拨发的新式步枪千支、子弹60万发,从河南观音堂用32辆马车起运的情报,即与杨虎城谋划,在陕西铁佛寺截获。民国十二年(1923年),杨虎城部因陕甘军阀围攻转移,张澍受命去北京潜伏活动,印册揭露甘肃军阀恶迹。在北京西河沿旅店被捕解送兰州。狱中一年,留有《狱中杂咏二十首》,慷慨悲壮。民国十三年(1924年)春,以“邀约外军,劫夺军火,危害地方”的罪名被杀害。

☚ 魏鸿发   范沁 ☛
张澍

张澍1776~1847

字百瀹,又字寿谷、时霖,号介侯,又号鸠名、介白。武威人。清代著名学者。童年丧母, 自幼聪明过人。嘉庆四年 (1799年)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嘉庆六年散馆,派任贵州玉屏知县,后任广顺州知州,代理遵义知县。卸任后因生活困难, 受汉南书院讲席之聘。嘉庆十年(1805年) 由武威到北京,历陕西、河南、湖北、安徽、江苏、江西等地。在安徽治水有功,补任四川屏山县知县。接着代理兴文、大足、铜梁、南溪知县,任江西永新知县,代理临江通判、授泸溪知县。道光十年引疾辞职,结束仕宦生涯。此后,游历江西、安徽、江苏、湖北等地,会见名流宋翔凤、郑廷桢、陶澍、钱泳、俞正燮等。最后在西安和乐巷整理刊印自己的著作。患眼疾,双目失明。卒于西安寓所。澍重视地方志编纂,主持重修《屏山县志》、《泸溪县志》,亲自编纂《五凉旧闻》、《凉州府志备考》等。曾在武威清应寺发现西夏碑《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一生著述甚丰, 清张之洞称其 “才气无双, 一时惊为异人”。生前已刊行的著作有 《姓氏寻源》、《姓氏辨误》、《西夏姓氏录》、《续黔书》、《蜀典》、《大足县志》、《养素堂文集》、《养素堂诗集》、《二酉堂丛书》、《诸葛忠武侯文集》、《诸葛故事》。未刊著作多种,其中大部分遗稿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被法国人伯希和以低价收买, 带到法国, 收藏于巴黎国家图书馆。少部分于1963年由陕西省博物馆收藏。

☚ 马葆真   朱贵 ☛

张澍1781~1847Zhang Shu

poet and literator of the Qing Dynasty.Works: A Collection of Yangsu Hall,etc.

张澍1776—1847

清代考据学家。字百瀹,一字寿谷、时霖,号介侯,又号介白、鸠民。甘肃武威人。乾隆五十一年(1794)举人,嘉庆四年(1799)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后历任贵州、四川、江西等地知县事。道光十一年(1831),定居西安。性亢直,举劾属吏,风采严峻,卓有政声。一生博览经史,游迹天下,多有著述,尤留心关陇文献,搜辑刊刻之,有《五凉旧闻》、《三古人苑》、《续黔书》、《秦音》、《蜀典》等。所著《姓氏五书》尤为绝学。亦倾心于西夏学术研究,嘉庆十五年(1810),于武威城内北隅清应寺封闭的碑亭中拆出※《重修凉州护国寺感应塔碑》,且判定碑阴文字为西夏国书。所著西夏史籍有《夏书》,稿被毁不传。《姓氏五书》之一※《西夏姓氏录》及《凉州府志备考》所附《西夏纪年》1种,遗稿未刊,据传法国巴黎图书馆与西安有藏本。其遗稿一部分为法人伯希和购去,今藏巴黎图书馆。其家存遗稿113册,今藏陕西省博物馆。

张澍1781—?

清学者。字时霖,一字伯瀹,号介侯、介白。甘肃武威人。嘉庆进士。官贵州玉屏、江西永新知县。能文,时人多赞其博。著有《姓氏五书》、《续黔书》、《养素堂集》。

张澍1781—1847

字泊瀹,字介侯。清甘肃武威人。嘉庆进士。历任贵州玉屏、遵义、四川屏山、兴文,江西永新等县知县。为乾嘉时学者,曾主讲兰州兰山书院。长于舆地、姓氏及谱录之学。著有《续黔书》、 《五凉旧闻》、《蜀典》、《姓氏五书》、《养素堂文集》等。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4:2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