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易之兄弟被诛案
唐长安四年(公元704年)冬,武则天患重病,麟台监张易之、礼部侍郎张昌宗兄弟服侍在身旁。二人恐失靠山,暗谋武则天身后之事。宰相张柬之、崔玄暐与尚书右丞敬晖、大理少卿桓彦范、相王府司马袁恕已共谋诛张易之兄弟。时皇太子(中宗)在洛阳宫北门起居,桓彦范、敬晖谒见太子,密陈所谋,太子赞同其谋。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正月二十一日,张柬之、崔玄暐、桓彦范与左威卫将军薛思行等,率左、右羽林兵五百余人至玄武门,派遣右羽林卫大将军李多祚、羽林将军李湛及附马都尉王同皎去东宫迎太子。太子不得已而出宫。王同皎等扶太子上马而行,至玄武门,禁军斩关而入。时张易之兄弟与武则天同在迎仙宫中,张柬之等至其宫,斩张易之、张昌宗兄弟,然后进入武则天所居之长生殿,环绕而立。武则天惊起,问道:“乱者为谁?”众人答道:“张易之兄弟谋反,臣等奉太子之令诛之,恐有漏泄,故不敢奏闻,称兵宫禁,罪当万死。”桓彦范进奏道:“太子不必再还东宫!昔天皇以爱子托陛下,今年齿已长,久居东宫,天意人心,久思李氏。群臣不忘太宗、天皇之德,故奉太子诛贼臣。愿陛下传位太子,以顺人望!”武则天默然。后诸人收捕张昌期、张同休、张昌仪等,皆诛之,与其弟张易之、张昌宗并枭首洛阳天津桥南。张易之党羽韦承庆、房融、崔神庆等也被收捕。次日(二十二日),武则天下制令皇太子监国。二十三日,下制传位于皇太子。二十四日,中宗即位,赦天下,唯张易之之党不赦。二十五日,武则天徙居上阳宫,中宗留下李湛为其宿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