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痉病证名。小儿痉病之一。感受湿热病邪而致的痉证。湿热病邪。侵袭经络,以致身热不扬,抽搐,或四肢痉挛,角弓反张。治宜清热化湿为主,如甘露消毒丹。清·吴鞠通《解儿难》:“湿为浊邪,最善弥漫三焦,上蔽清窍,内蒙膻中。”故湿痉多伴有神志模糊、谵语等。见于急性中毒性脑病等。治宜清热化湿,用菖蒲郁金汤,偏热者煎送至宝丹; 如秽浊甚者,用苏合香丸。 湿痉病名。多见于小儿感受湿邪所致的痉证。主要表现为神昏痉厥、身热不扬、闷乱、舌苔白厚等。 湿痉shījìng病名。感受湿邪而致的痉证,多见于小儿。清·吴鞠通《解儿难》: “湿为浊邪, 最善弥漫三焦, 上蔽清窍, 内蒙膻中。” 症见神昏, 痉厥, 身热不扬, 闷乱,舌苔白厚。治宜芳香化浊。用甘露消毒丹加减。 湿痉shī jìngdamp convulsion; tetanydue to dampn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