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廝sī❶役使。司馬相如《大人賦》:“廝征伯僑而役羨門兮,詔岐伯使尚方。” ❷通“撕”,分裂。《漢書》揚雄《長楊賦》:“蹂屍輿廝,係累老弱。”顏師古注:“廝,破析也。” 厮廝{}五6788①名男孩。⑴中原官话。山西汾西〖 〗。⑵吴语。浙江苍南金乡〖 〗。小~小孩儿。②名巫师。官话。张慎仪《方言别录》卷上之一:「《辽史》:西夏语以巫为~也。」   廝si8F50 “厮”的异体。 廝sī* S187 “厮”的异体。 〖廝〗 粵 si1〔絲〕普 sī ❶ 古代的男性雜役。司馬遷《史記.蘇秦列傳》:「〜徒十萬,車六百乘,騎五千匹。」 ❷ 對男子的蔑稱。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回》:「我等親赴血戰,救了這〜,他卻如此無禮!」(他:指董卓。) ❸ 副詞,相互,有詞語「〜殺」。施耐庵《水滸傳.第十六回》:「只見這十五個人頭重腳輕,一個個面面〜覷,都軟倒了。」(覷【粵ceoi3〔翠〕普 qù】:偷看。)
廝sī“厮”的异体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