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布鲁纳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布鲁纳 布鲁纳1915—美国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1937年在美国杜克大学获得文学士学位,一年后转入哈佛大学学习动物知觉和社会心理学。1941年获博士学位。1945年任哈佛大学讲师,1952年晋升为教授。1951年在哈佛大学组织认知研究小组,1960年任哈佛大学认知研究所主任。1962—1964年间任白宫教育委员会委员,曾撰写《教育过程》、《教学论》、《认识心理学》等著作。1964年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从40年代开始关心教育。注重对学习障碍问题儿童的研究,探索其指导和治疗方法。以后逐步将儿童认识发展过程作为主要问题。力图阐明阻碍儿童正确认知的心理因素,50年代后,致力于中学课程改革运动,提出“结构课程”理论,认为学科的基本结构是教育过程的核心,应围绕多门学科的基本结构重新组织教材,考虑教学方法。主张发现学习是使学生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良好方法。教学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材料,让学生亲自去发现应得的结构或规律。以布鲁纳为代表的课程改革运动在美国产生主要影响,但由于教材难度较大,没有收到应有的效果。主要著作有:《教育过程》、《关于学习的学习》、《教育理论》、《教育过程再控》 ☚ 斯金纳 布卢姆 ☛ 布鲁纳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当代认知心理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结构主义教育理论的主要代表。1915年10月1日出生于纽约。1937年获杜克大学学士学位。1938年在哈佛大学主修心理学。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45年从军队复员后重返哈佛大学,1952年任心理学教授。1960年协助建立哈佛大学认知心理中心并任主任。1972年任英国牛津大学瓦茨实验心理学教授。1965年被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20世纪60年代初期,积极参加美国教育改革的领导和指导工作,倡导发现法。1960年发表其教育理论代表作《教育过程》。 布鲁纳 布鲁纳1915—Bruner,J.S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1941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1952年任该校教授。1960年创设哈佛“认识研究所”。1962年至1964年任“白宫教育委员会”委员。1972年后任英国牛津大学心理学教授。1978年退休。他主要研究知觉、思维及儿童发展,并对教育问题,特别是课程编制特别感兴趣。1959年他主持了全美科学院在伍兹霍尔召开的中小学数理课程改革会议,提出了他对于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1)强调学科的基本结构的学习。他认为人的认识活动是按阶段发展,以结构形式进行的,掌握了学科结构,就能广泛运用,成为应付复杂环境的一种基本手段;(2)强调基础学科的早期学习。他认为任何学科的基础知识都可以用某种形式教给学生;(3)提倡广泛使用发现法进行学习。他主张让学生独立思考,通过自己的主动学习来发现知识;(4)强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认为学习的最好动机乃是对学习材料本身发生兴趣,不宜过分重视奖励、竞争之类的外在刺激。在他的理论指导下,美国于60年代进行了一场课程改革运动,集中了各个领域的科学家、教育家、心理学家编写新的数理教材。这些教材具有以下特点:第一,着重学习一个学科的基本原理或基本概念;第二,打通小学和大学的界限,把某些高等数学的概念、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等下放,用直观的方式教给小学低年级学生;第三,广泛使用“发现法”,要求学生利用教师或教材所提供的材料,去发现、发明和解决问题。布鲁纳的理论强调认知活动中的主动性,重视人的学习特点,这些都有可取之处,但学生的学习并非时时都须经历发现的过程,因此不能把发现法当作基本的、主要的方法。另外新编的数理教材过于抽象和理论化,也给教学带来诸多困难。布鲁纳的主要著作有:《教育过程》(1960)、《论认知》(1964)、《教学论初探》(1966)、《关于认知成长的研究》(1966,与人合著)等。 ☚ 皮亚杰 布鲁姆 ☛ 布鲁纳1915~Jerome Seymour Bruner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当代认知心理学取向的主要代表之一。生于纽约。1941年获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学位。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应征在艾森豪威尔总司令部从事心理学方面的工作。1945年返哈佛大学,1952年升任教授。1960年协助正式建立哈佛大学认知研究所,并任主任。1972年任英国牛津大学瓦茨实验心理学教授。1979年返哈佛大学任客座教授。1981年又任职于纽约市新社会研究学院。1963年获美国心理学会杰出科学贡献奖。1965年当选美国心理学会主席,还为总统和政府担任过教育工作。主要理论观点与成就: (1)提出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深受皮亚杰的影响,从结构论观点出发,以表征作为测量认知发展的指标,把儿童认知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即动作表征阶段(婴幼儿期)、形象表征阶段(5~7岁之间儿童)、符号表征阶段(大约出现在青春期)。这三个阶段虽同年龄有关,但很大程度上因文化和教育的不同而加快或停滞。(2)提出发展智力的一些理念。认为智力乃是获得和保持知识并把知识转化成他本人的工具的力量。主张学校教育是文明社会赖以发展智慧能力的重要途径,其主要目标应是最佳地促使学生的智力发展,获得各种优异才能。(3)提出“过程-结构主义”的教学观。强调课程设置要有统整性与结构性,注重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注重儿童早期教育,教学须重直觉和顿悟,教会学生运用发现法进行学习,发扬学生学习的信心和主动精神。主要著作有《一项思维研究》 (1956)、《教育过程》(1961)、《论认知》(1962)、《教学论初探》 (1966)、《认知成长研究》(1966)、《认知成长过程:婴儿期》(1968)、《超越给定信息:认知心理学研究》 (1973)、《有关教育问题》(1973)等。 布鲁纳 布鲁纳1915—2016Jerome Seymour Bruner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教育家,认知心理学派和结构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生于纽约。1937年获杜克大学心理学学士学位。1939年和1941年分别获得哈佛大学心理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到盟军最高司令部艾森豪威尔总司令部担任心理学工作。1945年返哈佛大学,1952年任心理学教授。20世纪60年代初期,参加美国教育改革运动。1960年与G. A. 米勒共同建立哈佛大学认知研究中心,并任主任。1962年获美国心理学会杰出科学贡献奖。1965年当选美国心理学会会长。1972—1980年任英国牛津大学实验心理学教授。1980年回美国任纽约大学人文学科新学院院长。其主要学术贡献是: (1) 从事感觉、知觉、思维、语言和学习等问题的研究,特别是1956年从事人工概念的研究,并因此成为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开拓者之一。(2) 首创认知发现说学习理论,主张发现教学法。主要著作有《思维研究》(1956年),《教育过程》(1960年),《认知成长研究》(1966年),《对教学理论的探讨》(1966年),《教育的适合性》(1971年),《超越给定信息: 认知心理学研究》(1973年),《现实的心智,可能的世界》(1986年),《思维的学校》(1993年)。 ☚ 布根塔尔 威特金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