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精神外科手术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精神外科手术

精神外科手术

自Egas Moniz (1935)创用双侧额前叶切断术治疗精神病以来,在手术的方法、入路及切割部位方面有了许多改进。使精神外科的内容不断扩大。概括起来,精神外科手术可以分为三类: 即
❶皮质下白质切断术,
❷局部脑回切除术及
❸立体导向性手术,破坏脑部的某些传导束。
❶、
❷两类又称为开放性精神外科手术,而
❸则称为闭合性精神外科手术。现将这三类中较常用的手术类型简介于下:
(1) 皮质下白质切断术:
❶Moniz-Lima手术(1935),是最古老的精神外科手术。在两侧额部冠状缝处钻孔,在冠状缝之前用白质刀将额前部,两侧脑室前角的前方白质作皮质下切断。使额前叶的脑皮质失去与脑的其他部位之间的联系,达到相当于作额前叶切除术相同的生理效果。这种手术损害广泛,术后智能障碍显著,目前都已弃用。
❷Lyerly-Poppen手术 (1939),原则与Moniz-Lima手术相同,但改用两侧额顶部矢状窦旁环锯术,在直视下用吸引器管将额前叶皮质下白质切断,切割平面同Moniz-Lima手术。由于在直视下手术,止血比较完善,术后脑内出血的并发症减少但疗效并无改善。后来Poppen将切割部位限于额叶内侧皮质下,疗效有所改进。
❸Freeman-Watt手术(1936),改从两侧颞部入路,在额骨角突之后、上方各3.5cm处作颅骨钻孔,将骨孔扩大成椭圆形,星状剪开硬脑膜,电灼该处脑皮质上的血管后,插入白质刀,在侧脑室前角之前作扇形切割,切断皮质下白质。切割时两侧各分成上象限与下象限二部分,分别进行。完成后再改用白质刀插入法将残余的未断白质补充切断。本手术仍较盲目,疗效亦无明显改善。
❹Fiamberti手术(1937),在两侧上眼睑下,眼结膜上穹窿处插入穿刺针,经眶顶薄弱处穿入脑内。在相当于侧脑室前角尖端的水平面内,作横向扫割。一般亦分两步进行。针插入6cm时扫割一次,然后退出3cm处再扫割一次。本手术的切割部位偏重于额眶区,但手术疗效及术后反应未见明显的改善。
❺Scoville手术(1948),在两侧前额部各作一钻孔。在直视下将额眶区皮质下白质作横向切断。以后Kruget及Tredgold (1955) 作了技术上的改进。额眶回皮质下切割术是第一个表明与额叶白质切断术有本质上区别的手术。Scoville (1975) 报道此手术的效果属优良者达76%。对忧郁症的疗效为88%,强迫性精神病的疗效为83%。但它仍有术后并发症包括术后癫痫13%,脑内出血及精神改变如淡漠、嗜睡等可达1~3月之久。几乎与此同时英国的Geoffrey Knight也采用这种切割法,并指出如切割的经路包括眶回的尾核下区的最后2cm范围可获得最佳的效果。
(2)局部脑回切除术:
❶Peyton手术 (1948),作双侧额前部额叶切除术。
❷Mettler手术 (1948),作双侧额叶矢窦旁脑回切除术。
❸Penfield手术(1948),暴露两侧额叶皮质,选择性地切除额上回、额中回或额下回。
❹Cairn手术(1952),在直视下作双侧额叶内侧面的扣带回前部约4cm范围的切除。在26例患顽固性情感性精神病人中作此手术后21例,术后效果良好并保持疗效达1~11年。但这种广泛的手术后来被立体导向法所替代。
(3)立体导向性手术:
❶Foltz手术(1962),是上述Cairn手术的改良。不用开颅方法而改用立体导向法将扣带回皮质下白质电灼破坏,又称扣带束切断术。此后,Brown及Lighthill (1968)又作了改良。电极是从眉间上9cm离中线1.5cm处作两侧额部钻孔插入。在正位片中电极尖端与侧脑室前角的外上角相平,离中线1.0cm,在侧位片中电极尖端在侧脑室前角的后方1~2.5cm范围内。在这范围内每侧可作多点破坏,一般是作两个病变,一个在侧室顶上2cm,另一在其下1cm。此手术的疗效明显改善,术后并发症及后遗症均大大减少。
❷Andy手术(1970),用立体导向法将丘脑前核的联系纤维切断。
❸尾核下神经束切断术,这是Knight (1964)对他所做的额眶回皮质下切割术的改良。在额眶回皮质下切割术后约有16%的病例发生癫痫,5%有不必要的人格及性格改变及1.5%的死亡率,立体导向性尾核下神经束切断术的目的是要在额眶叶皮质下插入一90Y针,使产生该区域无颗粒层的纤维联系及投射至无名区的纤维损毁。90Y针插入的坐标为第三脑室前壁前5mm,眶板上11mm,离中线15mm。
❹Balasubramamam手术 (1970),用立体导向法破坏杏仁核区的联系纤维。
❺Cox-Brown手术(1975),对边缘系统作多处破坏,破坏的目标为双侧扣带回、双侧杏仁核及双侧无名区。
除上述手术入路及方法上的不同外,在制造破坏病损的手段上亦有多种不同。
❶Gratham (1952)用电凝固法,
❷deBeau (1954)用冷冻法,
❸Hernes (1961)用加热法,
❹Lindstrom (1954)用聚焦超声法,
❺Crow(1963)用高频电,在破坏前先作电刺激,以预测手术的效果,
❻Knight (1964)用90Y针。90Y的半衰期短,能放射大量β粒子,因此放射范围不大,不致伤及邻近组织。在上述的手术中,目前采用较多的为开放式手术是双侧额前叶内侧白质切断术及额眶回皮质下切割术。闭合式手术为扣带束切断术、尾核下神经束切断术及多靶性手术。
一般都主张手术应从严掌握。有下列情况可以考虑作精神外科手术。
❶各种情感性精神病如迁延性忧郁状态、衰老性忧郁症,尤其有严重失眠、厌食、过度烦恼、自杀企图等症状者。
❷类偏执狂状态,有固定的错觉伴有听、触等幻觉者。
❸慢性焦虑性神经症,病人为持续的焦虑所困扰而失去工作能力者,有幽闭恐怖症伴有各种植物神经症状者。
❹强迫性神经症。
❺人格解体综合征。
❻不典型精神分裂症,包括急性精神分裂发作、复发性紧张性发作、复发性精神错乱状态; 情感分裂型精神病如类偏妄想、思维失常、情感不调和或与其他情感性精神症相混合; 慢性神经症样精神分裂症或隐性精神分裂症。
❼癫痫中的行为失常。
❽Alzheimer病有明显躁动不安者可使变得安静,但痴呆程度不变。
❾其他:如普通感觉病变及恶性疼痛,前者为一种特殊的感觉异常状态,无法描述的疼痛样感觉但不伴有其他精神障碍。病人受这症状的困扰而无法用药物缓解者,神经性厌食手术疗效较好。
有以上情况的病人可作手术的对象,但还需附带下列条件:
❶手术是最后的治疗步骤。
❷病程需满3年以上,曾经长期精心地心理治疗,曾住院给予充分的药物治疗及积极的电休克治疗均未能取得疗效者。
❸病人智力很差,但仍有强烈愿望要求恢复或改善者。
手术禁忌,严禁将手术用于有精神病体质者、儿童、罪犯分子、性欲反常者。经改良后的精神外科其手术疗效已完全改观,在手术后短时期内病人可稍现迟钝、嗜睡、少数可有轻度不安或躁动称为术后惰性期。约两周后此症状即逐渐消失,同时术前的精神症状亦随之减退。在术后2年中,病人可有持续进步,甚至恢复至与常人一样。

☚ 精神外科学   头皮解剖 ☛
精神外科手术

精神外科手术psychosurgery

治疗精神障碍的脑手术方法。20世纪30年代葡萄牙外科医生莫尼兹在切除黑猩猩的额叶后发现,原来凶暴的黑猩猩变得温顺。对躁狂症精神病患者试行同样的手术,也取得了较好效果。患有严重精神病的患者和药物治疗无效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术后,精神症状,特别是躁狂症状显著改善。经常采用的手术有: 前额叶切断、扣带回切断和横眶切断等。40—50年代一度盛行于美国。但由于常常引起某些脑组织损伤,而且不能消除更多的精神症状,只是减少患者对某些症状的情感反应,50年代后逐渐被精神药物代替,已很少提倡。

☚ 色盲测验   额叶切除术 ☛
0000385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8:4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