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技术经济学研究工业生产和建设中技术发展的经济规律的科学,是工业技术科学与工业经济科学交叉的一门新兴学科。 工业技术,是指根据工业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发展起来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和技能,如电工技术、焊接技术、木工技术、激光技术等等。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完成某项工业生产任务,可能有多种技术方案可供选择,而各种不同的技术方案的实施,可能取得不同的经济效果。工业技术经济是工业技术因素与经济因素的结合。 工业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工业生产中技术因素和经济因素之间内在关系的矛盾统一规律及其运用的方式和方法。它的任务是遵循工业技术科学和工业经济学、工业经济管理学所揭示的客观规律,对工业领域各项不同的技术政策、技术方案、技术措施进行计算、分析、比较和评价,以便从中选出一种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最优方案,以达到在促进工业技术不断进步的前提下,工业生产和建设获得最大的经济效果的目的。 目前,我国工业技术经济学的内容主要有: (1)工业技术政策的经济效果论证。主要有动力利用的技术政策、能源开发利用政策、工业技术引进政策、机械化、自动化政策等的经济效果论证;(2)工作技术组织方案的经济效果论证 主要有工业结构、工业生产专业化协作、企业规模及其结构、工业基本建设及厂址选择等方面的经济效果论证;(3)工业技术措施的经济效果论证。主要有产品设计、工艺方案、材料选择、设备更新以及企业内部的一些具体技术改造项目的经济效果论证等;此外,工业技术经济学还包括工业领域科学研究的综合评价等内容。工业技术经济学论证的方法因研究对象不同而有别。归纳起来,可分为两大类,即定性分析评价法和定量计算比较法,但以后者为主。 工业技术经济学以工业技术科学和工业经济科学为理论基础,它与工业技术学,工业经济管理学,工业企业管理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由于技术进步和工业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工业部门愈益分解,行业日渐增多,而且工业内部各部门、各行业的技术问题又千差万别,因而工业技术经济学又产生许多分支,如机械工业技术经济学、煤炭工业技术经济学、冶金工业技术经济学、电子工业技术经济学等等。工业技术经济学既是各行业技术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又是各行业技术经济学发展的概括和总结。 工业技术经济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加之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工业生产的内部和外部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实际经济工作中出现的技术经济问题也往往会更复杂,需要考虑的社会的、技术的因素很多,因而工业技术经济学在理论上和方法上都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发展。 阅读书目: 《机械工业技术经济学》沈景明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1981年版; 《实用技术经济》冶金工业部北京钢铁设计研究总院技术经济科编,冶金工业出版社1983年版。 〔参〕 技术经济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