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北灯戏
流行于四川北部山乡的民间表演艺术。俗称“坝坝戏”。据考,清乾隆年间即流行于川北山乡。清末署名嘉陵公子曾题竹枝词《观灯戏》:“一堂歌舞一堂星,灯有戏文戏有灯。庭前庭后灯弦腔,满座捧腹观戏人。”川北灯戏剧情内容多反映民间风俗生活。音乐源于川北民间小调、嫁歌、佛偈腔以及端公靖坛鼓曲。旋律幽默活泼,情趣朴实自然。表演无固定程式,灵活采用地方民间歌舞、杂耍、木偶、皮影、猴戏以及傩舞等艺术的表现技巧,通俗活泼,富有生活气息。近年,南充地区文化局组织专家发掘、变新,已创作出《闹隍会》、《郑板桥卖缸》等优秀剧目,曾两次晋京献艺,并应邀到中南海表演。1992年赴沪参加首届中国喜剧艺术节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