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山水诗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山水诗

山水诗

抒情诗之一种。主要描绘山水景物,表现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常与记行、送别等题材结合,又分为“山水记行诗”、“山水送别诗”等。南朝宋谢灵运是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创作山水诗的作家,开启山水诗派。至唐,山水诗进一步与田园诗结合,又称“山水田园诗”。

☚ 田园诗   边塞诗 ☛
山水诗

山水诗

写山水之景、游涉之情的诗歌。刘勰《文心雕龙·明诗》:“宋初文咏,体有因革。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此言山水诗最早见于南朝宋初。钟嵘《诗品》序,则以“谢客(谢灵运小名‘客儿’)山泉”为“五言之警策”,此言谢灵运在山水诗创作方面之造诣。真正把山水诗推到新的艺术高峰的是王维和孟浩然。所谓“诗中有画”,便是苏轼对王维山水诗的恰当评价;所谓“遇景入咏,不钩奇抉异”,便是皮日休对孟浩然山水诗的极大推崇。清朱庭珍《筱园诗话》卷一云:“作山水诗,何独不然。相山水雄险,则诗亦出以雄险;山水奇丽,则诗亦还以奇丽;山水幽峭,则诗亦与为幽峭;山水清远,则诗亦肖其清远。凡诗家莫不能之,犹是外面工夫,非内心也。……盖有内心,则不惟写山水之形胜,并传山水之性情,兼得山水之精神。探天根而入月窟,冥契真诠,立跻圣域矣。”此言山水诗之写作方法。可参。

☚ 无题诗   游览诗 ☛

山水诗

 以描写自然山水见长的诗派。东晋盛行玄言诗,诗人以诗的形式来演绎老庄的哲理,但玄学家大多喜欢山水,以为山水之中自然蕴含着一种玄趣,于是在他们笔下,常常出现对自然山水的描绘。如王羲之等人所作《兰亭诗》,就有相当生动的山水景物描写。到东晋后期,人们渐渐厌倦了 “淡乎寡味” 的玄言诗,兴趣逐渐转移到山水,模山范水的作品增多,诗风开始发生变化。据南朝齐梁之间的诗人沈约的看法,谢混和殷仲文是开风气的人,但真正以山水诗名家者却是晋宋之间的谢灵运。谢灵运出身于贵族之家,是东晋名将谢玄 (淝水之战的指挥者) 之孙,袭爵康乐公。刘宋取代东晋后,谢灵运政治上失势,他于是寄情山水,时时出入于深山幽谷之间,探奇揽胜,形诸歌咏。谢灵运与陶渊明同时,但陶渊明自然质朴的田园诗在当时没有什么影响,谢灵运的山水诗却轰传一时,他的作品给当时的诗坛带来了清新之风。《文心雕龙·明诗》: “宋初文咏,体有因革,老庄告退,而山水方滋。” 而从玄言诗到山水诗的演变,正是在谢灵运手中完成的。谢诗具有清新明丽的特点,当时读者曾以 “出水芙蓉” 来形容。但事实上,谢诗虽然多佳句,如“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密林含余清,远峰隐半规”等,清奇、幽深、明丽,但全篇却多显得板滞生涩,雕琢的痕迹很重,精巧有余,而浑成不足。这与当时的风气有关,更与谢灵运刻意追求新奇的个性有关。尽管如此,谢灵运的山水诗却开创了一个前景广阔的流派,齐梁之间继起的谢脁、何逊等诗人,便将山水诗推向相当圆熟的阶段。如谢脁的诗:“远树暧阡阡,生烟纷漠漠”、“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日华川上动,风光草际浮”; 又如何逊的诗: “江暗雨欲来,浪白风初起”、“野岸平沙合,连山远雾浮”等,就已经有唐诗的气象。而到唐代,名家辈出,争奇斗艳,山水诗便蔚为奇观。如孟浩然、王维、李白、杜甫等人的山水诗,虽然风格迥异,但其色彩、音乐、情感、画面等都达到了一种水乳交融的境界,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

山水诗

以自然山水为题材的诗歌。魏晋六朝时代,随着地主庄园经济的兴起,山水诗的创作盛极一时,代表作家有谢灵运、谢眺、颜延之等人,至唐代蔚为大观,代表作家有张九龄、王维、孟浩然、常建、储光羲、李白、杜甫、韦应物、柳宗元等人,遂有山水诗派之称。山水诗的发展经历了由客观地模山范水、刻画山容水态到融主观感情于自然山水的变化过程。这一过程反映了人们审美意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进化,表现了诗人在不同的审美角度和心理状态下对自然山水的主观感受。在艺术上多采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在感情的抒发上则有思与境谐、情景相生或情景相悖的不同。山水诗是诗人抒发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自然山水既是作品的描写对象又是诗人感情的载体,故应以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外部景物为描绘对象,做到疏简的线条与淡雅的情趣互相映衬,切忌直观的刻镂和纯客观的自然主义描摹。

山水诗

山水诗

以自然山水为歌咏对象的诗歌。魏晋六朝时代,随着地主庄园经济的兴起,山水诗的创作盛极一时,代表作家有宋谢灵运、谢朓、颜延之等人,至唐代蔚为大观,有王维、孟浩然、常建、储光羲、李白、杜甫、张九龄、韦应物、柳宗元等,遂有山水诗派之称。
山水诗的发展经历了由客观地模山范水、刻划山容水态到融主观感情于自然山水的变化过程。这一过程反映了人们审美意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进化。它表现了诗人在不同的审美角度和心理状态下对自然山水的主观感受。在艺术上多采用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从而收到思与境谐、情景相生或情景相悖的艺术效果。
山水诗是诗人抒发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自然山水既是作品的描写对象,又是诗人感情的寄托载体,故应以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外部表象为描绘对象,采用疏简的线条与淡雅的情趣互相映衬,切忌直观的刻镂和纯客观的自然主义描摹。

☚ 政治抒情诗   田园诗 ☛
山水诗

355 山水诗

以描写山水自然景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诗体,兴起于晋宋之际。魏晋以后,玄言诗风靡诗坛;至宋初,诗风始变,山水诗从玄言诗中解脱出来,并很快得到发展。刘勰在《文心雕龙·明诗》中说:“宋初文咏,体有因革。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此近世之所竞也。”说明了这一变化。当时的政治黑暗,士人动辄罹罪,于是远离政治,寄情自然,歌咏模山范水,则是山水诗产生的社会原因。谢灵运是第一个大量写作山水诗的大师,他与稍后于他的山水诗名家谢朓合称“二谢”。他们的作品,颇多名篇佳句。至唐代,山水诗发展到高峰,王维、孟浩然、李白等大诗人,写下了大量的优秀诗篇,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 玄言诗   田园诗 ☛
山水诗

山水诗

是抒情诗的一种,通过诗人对山水名胜与田园自然景色的描写与歌咏,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情感、寄托与追求。抒情诗主要是以通过直接抒发诗人情感,来达到反映时代风貌、表现社会生活目的的诗歌表现形式,是通过诗人的艺术想像与丰富情感,以及鲜明的节奏与韵律,高度地集中概括,并且形象地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诗人思想感情的。山水诗是诗人通过描写山川地貌、江湖风光等来寄托自己的思想感情,表现自己对于社会生活的种种感触与看法。我国古代这类山水诗中,多表现出寂然幽静的情趣,以及消极遁世的生活态度。在我国古代诗人中,以山水诗见长的很多。南北朝时期的诗人谢灵运,是开中国文学史上山水诗风的诗人,其代表作品主要有《石壁精舍还湖中作》、《石门岩上宿》、《入彭蠡湖口》等,而后唐代的王维、孟浩然等人,也是著名的山水诗人,其主要作品分别收于《王右丞集》与《孟浩然集》中。

☚ 抒情诗   叙事诗 ☛

山水诗

南朝宋初兴起的一种诗体、诗风。主要描写山水景物,并寄以作者的思想感情,常常创造出情景交融的意境。南朝宋谢灵运为开创者。唐王维、孟浩然是山水诗的代表作家,故又称“王孟诗派”。

山水诗shan shui shi

landscape poetry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0:3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