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林产工业企业调整
林产工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山区国有企业改革,主要表现为:
❶发展林产工业企业,有利于增进就业,减弱改革的阻力,降低改革成本,也有利于盘活国有企业资产,因而有利于促进国有工业老企业改革的顺利完成。
❷发展林产工业企业,扶持山区各县建设一批支柱工业,有利于筹集山区有限的资本,促进山区经济,特别是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逐步增强山区经济实力,从而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搞活山区商品流通及边界贸易,推动山海协作,促进横向经济联合,增强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对内地的辐射作用。
❸发展林产工业企业,有利于山区现代产业技术创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总量的增长和产业结构的转换互为因果。山区林业产业的发展程度取决于林业产业结构,特别是林产工业结构的有效调整和转换,实现有限的林业资源的动员和优化配置。这是因为林产工业的技术相对密集,主要依赖于科学技术进步,对技术的吸纳性很强,它的发展应面向市场经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对市场的风云变幻反应最为敏感,其技术创新的动力也最强。产业政策要重视对林产工业企业布局及存量进行合理的调整。改革开放以来,林产工业的兴起和发展是山区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之一,对山区林产工业企业的调整,必须根据山区的自然地域上的差别,如林种、树种差别,生态环境的状况,也要考虑各区域的社会经济技术条件,如经济发展水平,技术设备,人才和交通等因素。
对山区林产工业企业可采取以下调整对策:
❶充分重视解决林区和非林区的分工与协作。把林产工业企业的调整重点放在存量调整上。从全局看,林产工业企业布局点多面广,极其不合理,而市场容量增长缓慢,有些甚至下降,且企业面临着原材料价格上涨,成本大幅度提高和产品销售困难,因此不宜采取增量调整。存量调整,是通过政府对林产加工业实施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对一些产品质量低劣,经营管理差,原料浪费严重的企业进行清理整顿,采取 “关停并转” 等措施。推进城镇化和发展林产工业企业相辅相成。林产工业企业的聚集,有利于推动山区城镇化进程,促进山区经济增长中心的形成,推动山区经济的发展。城镇化使中小企业可以就近利用某些中介服务组织,如会计、法律、技术等机构,提供服务,节约交易成本,开拓市场,改进经营,因而有利于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
❷支持高学历、高能力人才进入中、小林产工业企业。我国林产工业企业管理和技术人才稀缺,严重制约了其发展。应制定鼓励在职管理和科技人员以及应届大学毕业生、研究生进入林产工业企业工作的优惠政策,使他们学有所用,为促进林产工业企业发展贡献力量。
❸改革和完善林产工业企业的融资政策。我国缺少为林产工业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的稳定的融资渠道,可借鉴国外经验,筹备建立林产业投资基金,用于支持林产工业企业产业调整和技术创新。其来源可包括出售国有中小企业的收入、对企业经营收入一定比例的提取和适当的财政支持。该准备金由政府或政府委托的有权威的民间服务机构掌握,有偿使用,滚动发展。还可为林产工业企业贷款提供担保支持,以及在银行中设立专门为林产工业企业提供贷款的机构。
❹加快用高科技改造林产工业,开发新产品。从世界林产工业的科技发展趋势分析,主要是采用适用技术,对现有的工艺技术进行改造,并致力使企业生产过程中各项消耗降低,产品成本降低,公害降低,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