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星天牛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星天牛 【学名】 Anoplophora chinensis Forster。 【别名】 钻心虫。 【分布与为害】 四川、云南、河北、山西、山东、广西、广东、贵州、陕西、辽宁、浙江、福建、江苏、安徽、湖北、湖南、海南等地均有分布。寄主有悬铃木、杨、柳、榆、桃、桑、柑橘、西府海棠、梨、樱花、木芙蓉、月季、玫瑰、山茶、蔷薇等。幼虫蛀食植株主干和根,环食皮层时,造成全株死亡。蛀食严重时,遇风折断。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20~39毫米,宽8~15毫米。体和鞘翅漆黑色,有光泽。鞘翅上有许多小白斑,基部密布大小不等的小颗粒。前胸两侧有刺突,背板有明显的瘤。头部和腹面被银灰色细毛。触角细长,雄虫触角长为体长的2倍。卵为椭圆形,乳白色,长约3毫米。孵化前呈黄褐色(图9-45)。老熟幼虫体长54毫米,圆筒形,乳白色,前胸背板前缘左右面各有2个黄褐色飞鸟形纹,其后有1黄褐色凸字形硬板。蛹纺锤形,黄白色,翅芽超过腹部第三节后缘。离蛹。 图9-45 星天牛 1成虫 2卵 3幼虫 4.蛹 【生活习性】 1年1代。以幼虫在树干内越冬。翌年5月上旬开始化蛹。蛹期19~33天。5月末成虫羽化率达24%左右。成虫羽化后,取食叶片补充营养。中午前后日光下飞翔活跃。6月20日前后产卵高峰。产卵前,雌虫在树干上咬皮层呈“八”字或“⊥”字刻槽,然后产卵1粒于其中,大部分产于茎干基部。7月底或8月上旬为孵化高峰。幼虫先在皮层下盘旋蛀食,至9月中旬幼虫开始蛀入木质部,渐向根部蛀食,11月进入越冬。 【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幼虫未蛀入木质部之前,树皮外可见酱油汁状汁液流出,用小刀挑杀内中幼虫。 (2)幼虫盛孵末期喷25%园科3号200倍液1次。幼虫钻入木质部后,4月份,越冬幼虫开始活动、未化蛹前,从蛀孔插入磷化铝毒棒,毒杀幼虫。 (3)放肿腿蜂。在幼虫孵化期,7月下旬至8月上旬,每株放蜂60头(约二管),将盛有肿腿蜂的玻璃管缚在树干下部,雨天无效,天气干燥效果好。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