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尖锐湿疣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尖锐湿疣 尖锐湿疣亦称肛门生殖器疣或性病疣。在性病中发病数仅次于淋病与非淋病性尿道炎,好发于生殖器肛门部位,且与宫颈癌、阴颈癌有密切关系,因而受到重视。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引起的。尖锐湿疣主要是性接触传染,但也有少数是通过衣物、洗澡等传染,常见于卫生习惯较差、局部潮湿不洁、白带过多,包皮过长者,本病有亚临床及无症状带病毒者,这类人在传播尖锐湿疣的重要性方面,应予以重视,潜伏期为1—8个月,平均3个月。临床症状:本病好发于性交接触易受外伤的部位,男性好发于龟头、冠状沟、系带和包皮内侧,其次为阴茎,尿道口和尿道,同性恋者易发生于肛门及直肠部位,女性好发于阴道口,小阴唇和阴蒂、大阴唇、会阴、肛门和尿道口,一般外阴部见到尖锐湿疣同时伴发阴道或宫颈损害的发生率分别为20%和6%。女性阴部损害一般较男性严重,可能与白带增多加重了潮湿环境刺激疣体生长有关,妊娠期间疣体增长迅速、分娩后疣体变小甚至消失,疣体的消长可能受雌激素的影响。肛门也是好发部位,有可累及直肠。病损开始为小而柔软的小红疙瘩,以后逐渐增大增多,表面凹凸不平,以后发展成乳头状、蕈状、桑椹状或菜花状肿物,根部有蒂,表面湿润,呈白色、污灰色或红色,有时呈糜烂、出血、自觉有压迫感或痒感。大量的流行病学资料表明,尖锐湿疣与恶性肿瘤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巨大的尖锐湿疣又称Buschke-Lowenstein疣状癌,可以发生坏死和感染,具有肿瘤的特点,少数发展为癌肿并发局部淋巴结转移;宫颈癌和宫颈的不典型增生常同时发现乳头瘤病毒感染,因此有充分理由怀疑这类病毒感染和发生肿瘤的病机有密切关系。尖锐湿疣需要和梅毒扁平湿疣,外阴癌和传染性软疣鉴别。治疗尖锐湿疣可以采取外用足叶草酯、酞丁安及冷冻或激光,为了预防尖锐湿疣,除了洁身自好,还应注意衣服用具消毒,治疗白带过多,包括滴虫病、念珠菌病及阴道细菌感染性炎症(包括慢性淋病),包皮过长者可切除,以维持局部干燥。 ☚ 非淋菌性尿道炎 生殖器疱疹 ☛ 尖锐湿疣pointed condyloma系一种性病。由乳头瘤病毒引起,此病毒有40多种类型,其中7个以上与尖锐湿疣发生有关,可由直接性接触或间接污染物引起传染。本病呈世界性,发病率明显上升,我国发病率仅低于淋病,居第二位。病变位于男性阴茎尿道口、冠状沟、肛门周围,女性大小阴唇内侧、阴道、肛门处,单个或成簇、鲜红或暗红色突出疣状赘生物,顶端尖锐、疣体湿润,典型者为菜花状损坏。本病需与珍珠样阴茎丘疹、假性湿疣、皮脂腺增生、扁平湿疣、处女膜赘生物等鉴别。诊断:用5%冰醋酸液涂病变处,3分钟后疣体发白,或涂碘液3分钟后发黄可诊断为本病;组织学检查可确诊。防治:防止不洁性交是唯一可靠方法;发病后用0.5%足叶草脂毒素液外涂,1日2次,连涂3天,不愈者可延长3日;亦可用冷冻或激光;或用马齿苋、板兰根、白芷、木贼、细辛、桃仁、蝉房等煎液薰洗,每日1次,2周为1疗程;为避免复发愈后涂搽酞丁胺霜。我国生产的疣敌对本病有特效。 尖锐湿疣 尖锐湿疣生于外阴及肛门,外形尖锐的疣,称为尖锐湿疣。俗名臊瘊。每由于湿热下注,气血失和,腠理不密,复感外邪,凝集肌肤而成。初起为淡红、暗红或污灰色乳头状小丘疹,逐渐增大加多,倾向融合,基底常有蒂,表面凹凸不平,呈乳头样突起,易于糜烂、渗液,带有恶臭。男性以阴茎头、包皮及冠状沟为多见,女性则多发于大小阴唇内面及阴道或尿道口等处,初起微痒,后觉疼痛。外治,用千金散或去疣膏外敷。亦可用鸦胆子油(鸦胆子仁1份,花生油2份浸泡半月)点患处。对于巨大者或多发性者,宜手术治疗。 ☚ 丝状疣 黄水疮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