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日本道德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日本道德论日本明治时期伦理思想家西村茂树的主要代表作。1887年出版。该书是以绝对主义政权对外对内的强化为最高原则,依据“取长补短”的逻辑,配合西洋哲学“所长”而制订出来的混合儒教主义。认为,当时的日本“政府没有一定的国教,民间也没有足以收揽全国人心的道德”,因而“民心没有一定方向,尊重国民道德之心也就薄弱,甚至以学者自居的人,也有对于道德加以诽谤或愚弄的”。这正是人心的病患。自由民权运动的发展,就是因民心“轻躁浮薄”而引起的所谓精神病理学现象。人心腐败涣散,人民主张个人私见,不顾国家大计,足以能使国家灭亡。要“拯救国家这种大病,使其恢复健康强壮,最有效的药剂是什么,除了道德之教以外,“别无他法”。书中认为,日本道德,应以世教为基础。世教包括儒教和西洋哲学。儒教早已作为日本的道德在国内普及,且合乎本国国情,因而当然应以其为本。但日本道德仅以儒教为基础是不适当的,还必须吸取西洋哲学的长处。因为儒教与西洋哲学相比有如下弱点:第一,在理论上不够严密;第二,儒教使人倾向顽固,不能适应今天进步的形势;第三,儒教有尊上卑下的毛病;第四,儒教重男轻女,不能适应时势;第五,儒教重视太古而轻视现代;第六;儒教不是“以理为师”,而是“以人为师”等等。所以,制定日本的道德体系,应坚持如下原则:取两教之精华,弃其糟粕;取两教之精神,舍其形迹;取两教相一致的内容,舍其不相一致的东西。并提出“天地之真理”,即儒教所谓的“诚”或“天理”、“天道”是判断这种取舍的标准。认为要使这种道德得以弘扬,仅靠单个人的力量是不行的,必须建立“道德会”,以从事教化国民的工作。书中还提出了“道德会”的教化纲领:第一, “破除谬论”,包括“无知文盲的谬论”、“迷信宗教的谬论”、“自信过甚的谬论”、“偏信自己所学的谬论”、“过信文明的谬论”等等。第二,“矫正陋俗”,包括“依靠儿女养活的风气”、“早婚的风气”、“婚丧之礼的弊风”、“奢侈的风气”、 “宴饮的风气”、 “兴建妓馆的风气”、“乡村的陋习”等等。第三,“制定防护法”,包括“在街村内组织议事小组”、“制定贮蓄办法”、“备荒”、“预防水火盗贼”等等。第四, “劝善”。第五, “培养国民道德”,包括“勤勉”、“节俭”、“忍耐”、“信义”、“勇于进取”、“富于爱国心”、“忠于皇室”等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