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寳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 ![]() ![]() ![]() ![]() ![]() ![]() ![]() ![]() ![]() ![]() 古代名物 > 朝制類 > 印綬符節部 > 璽 > 寳 寳 bǎo 古代帝王專用之璽印。秦始皇始稱帝印爲“璽”,唐武則天惡其音近“死”,命改稱爲“寳”。中宗即位復稱“璽”,玄宗開元六年(公元718年)又稱“寳”,後遂歷代沿襲。行文中亦常“璽”、“寳”並用,且名目代有所增。唐有“六寳”、“八寳”之稱,宋有“九寳”之名,明寳璽二十有四,清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考定寳譜,藏於交泰殿與盛京者共三十有五。《新唐書·車服志》:“至武后,改諸璽符皆爲寳。中宗即位,復爲璽。”《明會要·輿服下》引《職官志》:“寳璽共二十有四。舊寳十七……爲唐宋傳璽。”《清史稿·輿服志三》:“清初設御寳於交泰殿,立尚寳司。” 古代名物 > 貨幣類 > 概稱部 > 統稱異名 > 寳 寳 bǎo 舊時泛指貨幣。《宋史·樂志十三》:“刻簡以珉,鑄寳以金。”太平天國《天王詔旨·禁私藏私帶金寳詔》:“通軍大小兵將,自今不得再私藏私帶金寳,盡繳歸天朝聖庫。”清·鄭觀應《盛世危言·鑄銀》:“夫中國錢幣,古分金、銀、銅三品,其行於世也,謂之國寳。自應一國有一國之寳,豈應攙用他國之寳,名不正,言不順。” 古代名物 > 珍寳類 > 寳物部 > 諸寳 > 寳 寳 bǎo 亦作“珤”。指玉。《公羊傳·莊公六年》:“冬,齊人來歸衛寳。”何休注:“寳者,玉物之凡名也。”《國語·魯語上》:“以其寳來奔。”韋昭注:“寳,玉也。”《史記·李斯列傳》:“有隨和之寳,垂明月之珠。”亦泛指珍貴之物。《穆天子傳》卷一:“乃披圖視典,用觀天子之珤器,曰:天子之珤,玉果、璿珠、燭銀、黄金之膏。” 寳bao8C97 寳bǎoB031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