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台海使槎录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台海使槎录

地理杂志。清黄叔璥撰。八卷。叔璥号玉圃,直隶大兴(今北京)人。康熙进士。官至常镇杨通道。是编乃康熙元年(1662)叔璥为御史时巡视台湾所作。故以使槎为名。约八万余字。卷一至四为赤嵌笔谈,分原始、形势、洋、潮、风信、气候、水程、海船、城堡、武备、商贩、进贡等二十二目。卷五至七为“番俗”六考。对当地北路诸罗、南路凤山等少数民族居处、饮食、衣饰、婚嫁、丧葬、器用较详考证和记载。卷八分生番、熟番、社商、社饷、捕鹿、番役、土官馈献等八目。该书为叔璥裒辑旧籍,并参以见闻写成。于风土、民俗、物产最详。而对山川险隘,控制机宜及海道、风信,亦皆悉究。于形势尤为赅备。是我国早期较详记载台湾的地理书籍,对研究台湾历史地理民族风俗有较重要的参考价值。有《四库全书》本。

台海使槎录

书名。清黄叔璥(顺天[今北京]大兴人,字玉圃,康熙四十八年进士)撰。作者于康熙六十一年(1722)受任巡视台湾御史时作。全书共八卷,前四卷为《赤嵌笔谈》,后四卷为《番俗六考》和杂记。《番俗六考》记录作者考察北路诸罗、南路凤山傀儡、琅等社高山族的居处、饮食、衣饰、婚嫁、丧葬、器用等生活习俗,还搜集高山族民歌34首,是研究台湾高山族社会历史和生活习俗的重要文献。

台海使槎录

台海使槎录

清代台湾史地风俗杂记。八卷。清黄叔璥编撰。黄叔璥(生卒年不详),字玉圃,晚号笃斋。大兴(今北京)人。康熙四十八年(1709)进士。由太常博士迁户部主事、吏部员外郎,擢湖广道御史。康熙末,出任台湾巡使,其间颇重视考察当地民情,作《海疆十要》,阐说有关治理台湾主张。雍正二年(1724)还京。旋因事罢职。乾隆初,复起为河南开归道,调督粮道,在任赈抚灾民,修治水利。后为江南常镇道。卒年七十七。学宗宋明理学。著有《中州金石考》、《南台旧闻》、《南征纪程》、《既倦录》等。
《台海使槎录》系作者在台湾期间搜采有关旧籍记载,参以亲身见闻撰成。凡采自他书者,皆注明出处,并顶格写。自撰者低一格书。卷一至卷四为《赤嵌笔谈》,杂记台湾地形、气候、潮汐、水程、城堡、一般风土、地震灾异及郑成功抗清和朱一贵起义等事,资料多取自《台湾纪略》、《读史方舆纪要》、《蓉洲文稿》、《香祖笔记》、《稗海纪游》、《诸罗杂记》、《东宁政事》、《伪郑逸事》、《平台纪略》等书。卷五至卷七为《番俗六考》,卷八为《番俗杂记》,多记台湾民情风俗、物产,尤详记土著少数民族习俗。
卷二除述当地武备军事外,所记婚丧、岁时节令、服饰、贸易等习俗,均可见其与大陆文化习俗的深厚血缘关系。因当地居民多来自福建、江浙、两广,故其端午之食肉粽、斗龙舟,七月半之盂兰会,中秋制月饼,重阳放纸鸢,皆与内地相近。其有关当时台湾与漳州、泉州、建宁、厦门、上海、宁波、山东等地的海船贸易情况及贩运的各类商品名目,对研究清代沿海贸易也颇有参考价值。对于某些台湾风俗的来源,作者还作了一些提示性的考证。如当地有吹号角卖肉的习俗,书中引《广东志》说:“顺德之容奇桂州黄连村,吹角卖鱼。其北水古粉龙渚马齐村则吹角卖肉。相传黄巢屯兵其地,军中为市,以角声号召。”从而指出了两地风俗的关联。同时,作者也批评了当地的一些陋习,如抽鸦片,说:“鸦片烟,用麻、葛,同鸦土切丝,于铜铛内煮成。鸦片拌烟,另用竹筒,实以棕丝,群聚吸之,索值数倍于常烟。专治此者名开鸦片馆,吸一二次后,便刻不能离,暖气直注丹田,可竟夜不眠。土人服此为导淫具,肢体萎缩,脏腑溃出,不杀身不止。”可见台湾在清代前期已颇受其害。卷三则主要记载了台湾的物产,包括农作物、特色土产、热带水果、奇花异木、草药、海产、鸟兽鱼虫等。其中当地农业耕作收获情况和甘蔗种植及制糖法,还可帮助我们了解当时台湾的经济生产水平。
此书最为详尽和有价值的是卷五至卷八有关台湾土著少数民族风俗的记载,特别是《番俗六考》。所谓“六考”,指对其居处、饮食、衣饰、婚嫁、丧葬、器用六方面的考察。据作者说:“余撮其大要,凡六,檄行南北两令,于各社风俗歌谣,分类详注。”叙述涉及北、南两路十三个地区的一百五、六十个村社,材料丰富,从居室的建筑结构,到主食的品类和烧煮方法、酿酒、衣服的式样颜色、婚嫁的习俗、器物的制作使用等,无不罗列,且多生动而具体。如卷七记“南路凤山番”人每酒酣兴起,“而歌而舞,舞无锦绣被体,或著短衣,或袒胸背,跳跃盘旋,如儿戏状。歌无常曲,就见在景作曼声,一人歌,群拍手而和”。又如卷五谈土著人的织布方法也很具体。此外,《番俗六考》中附录的三十几首“番歌”,也极有特色。这些歌词,都据土著人语音,用汉字音译法写下,下注汉文意译,语言质朴,富有韵味,内容涉及生产、打猎、爱情、游戏、送公文、颂丰年、劝诫、饮酒、纳粮、娶妻、思念亲人、歌颂祖先等,实为研究台湾少数民族风俗和民间歌谣的第一等素材。
最早有乾隆间刻本。另有《畿辅丛书》本及1936年上海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初编》本。

☚ 八旗通志   帝京岁时纪胜 ☛

台海使槎录

地方志名。清人黄叔璥撰。作者大兴人,康熙朝进士。六十一年(1722),以御史巡视台湾,根据亲身闻见并参阅有关台湾记述诸书,博览综辑而成。全书共8卷,前四卷称《赤嵌笔谈》,五至七卷为《番俗六考》,第八卷是《番俗杂记》。前四卷主要记述台湾的山川、气候、风信、潮汐、城堡、祠庙、赋饷、武备、物产及闽、粤移居台湾居民的节庆、婚姻习俗,等等;后四卷专门记述高山族的生产与生活,包括社会组织、耕作方式、采集狩猎、居屋器物、饮食、衣饰、婚姻、葬俗,等等。内容丰富,记述简明,具有浓厚的地方和民族特色,是研究台湾和高山族历史的重要参考文献之一。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1:1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