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台海使槎录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台海使槎录地理杂志。清黄叔璥撰。八卷。叔璥号玉圃,直隶大兴(今北京)人。康熙进士。官至常镇杨通道。是编乃康熙元年(1662)叔璥为御史时巡视台湾所作。故以使槎为名。约八万余字。卷一至四为赤嵌笔谈,分原始、形势、洋、潮、风信、气候、水程、海船、城堡、武备、商贩、进贡等二十二目。卷五至七为“番俗”六考。对当地北路诸罗、南路凤山等少数民族居处、饮食、衣饰、婚嫁、丧葬、器用较详考证和记载。卷八分生番、熟番、社商、社饷、捕鹿、番役、土官馈献等八目。该书为叔璥裒辑旧籍,并参以见闻写成。于风土、民俗、物产最详。而对山川险隘,控制机宜及海道、风信,亦皆悉究。于形势尤为赅备。是我国早期较详记载台湾的地理书籍,对研究台湾历史地理民族风俗有较重要的参考价值。有《四库全书》本。 台海使槎录书名。清黄叔璥(顺天[今北京]大兴人,字玉圃,康熙四十八年进士)撰。作者于康熙六十一年(1722)受任巡视台湾御史时作。全书共八卷,前四卷为《赤嵌笔谈》,后四卷为《番俗六考》和杂记。《番俗六考》记录作者考察北路诸罗、南路凤山傀儡、琅等社高山族的居处、饮食、衣饰、婚嫁、丧葬、器用等生活习俗,还搜集高山族民歌34首,是研究台湾高山族社会历史和生活习俗的重要文献。 台海使槎录 台海使槎录清代台湾史地风俗杂记。八卷。清黄叔璥编撰。黄叔璥(生卒年不详),字玉圃,晚号笃斋。大兴(今北京)人。康熙四十八年(1709)进士。由太常博士迁户部主事、吏部员外郎,擢湖广道御史。康熙末,出任台湾巡使,其间颇重视考察当地民情,作《海疆十要》,阐说有关治理台湾主张。雍正二年(1724)还京。旋因事罢职。乾隆初,复起为河南开归道,调督粮道,在任赈抚灾民,修治水利。后为江南常镇道。卒年七十七。学宗宋明理学。著有《中州金石考》、《南台旧闻》、《南征纪程》、《既倦录》等。 ☚ 八旗通志 帝京岁时纪胜 ☛ 台海使槎录地方志名。清人黄叔璥撰。作者大兴人,康熙朝进士。六十一年(1722),以御史巡视台湾,根据亲身闻见并参阅有关台湾记述诸书,博览综辑而成。全书共8卷,前四卷称《赤嵌笔谈》,五至七卷为《番俗六考》,第八卷是《番俗杂记》。前四卷主要记述台湾的山川、气候、风信、潮汐、城堡、祠庙、赋饷、武备、物产及闽、粤移居台湾居民的节庆、婚姻习俗,等等;后四卷专门记述高山族的生产与生活,包括社会组织、耕作方式、采集狩猎、居屋器物、饮食、衣饰、婚姻、葬俗,等等。内容丰富,记述简明,具有浓厚的地方和民族特色,是研究台湾和高山族历史的重要参考文献之一。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