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台湾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台湾 台湾综合性文化月刊。1922年4月10日创刊于日本东京。台湾杂志社发行,林呈禄、王钟麟主编。发行人林呈禄。该刊原为《台湾青年》。1923年在台湾设立分社。主要撰稿人有张聘三、许文逵、叶荣钟、吴春霖、郭秋生、黄春成、黄呈聪、黄朝琴、林南阳、追风等。1923年曾发表黄呈聪的《论普及白话文的新使命》、黄朝琴的《汉文改革论》,对推动台湾新文化运动曾产生巨大的影响,被誉为“台湾新文学运动的一响先声”。创作方面,曾刊出了台湾第一批新文学作品,有追风的《她要往何处去》、无知的《神秘的自制岛》、谢星楼的《犬羊祸》,以及追风的新诗。另有译介杰克·伦敦的小说和关于近代欧美文学思潮的文章。1923年4月该刊还在台南设立了“白话文研究会”。《台湾》因发表一批在台湾新文学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的作品而为台湾新文学运动做出了重大贡献。1924年5月10日停刊,共出19期。 ☚ 台湾青年 台湾民报 ☛ 台湾 台湾五幕话剧。徐嘉瑞著。1943年2月贵阳文通书店初版。 ☚ 归去来兮 老教师 ☛ 台湾【同义】总目录 台湾鲲洋
☚ 台湾省 一、台湾北部旅游区 ☛ 台湾省名。简称“台”。在中国东南部,包括台湾岛及其周围的钓鱼岛等岛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面积3.6万平方千米,人口近2015.58万,其中高山族约33万多人。是中国第一大海岛省份。 台湾 台湾简称台。在福建省东南100多公里的海上,东临太平洋,包括台湾岛、澎湖列岛、龟山岛和火烧岛等岛屿,面积3.6万平方公里,人口1964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面积较小、人口密度较大的一省。省会台北。台湾有“宝岛”之称,稻米、甘蔗为主要农产品,矿产丰富,采矿业发达,主要工业部门有化纤,制糖、电子、塑胶、电力、水泥、拆船、食品及半成品加工等。台湾风景秀丽,阿里山、日月潭、天然海岸公园驰名中外,并有温泉遍布全省。台湾交通海运比较发达,高雄、基隆、花莲皆为大港,主要城市有台北、基隆、高雄。 ☚ 尼斯湖怪兽 圣乔治 ☛ 台湾Taiwan 台湾中国人对台湾的称谓。纪元前,中国人称台湾岛为“岱员”,战国时称“岛夷”,秦时称“瀛洲”,三国时称“夷洲”,隋朝时称“琉球”、“流虬”、“瑠求”、“留仇”,唐代和宋代,又有“琉球”、“毗舍邪”等说,元代称为“琉球”、“瑠求”,明代称“琉球”、“小琉球”、“大员”、“台员”、“埋怨”等。16世纪,葡萄牙一艘船途经台湾近海,望见如画的山岳,青葱的林木,称台湾为“福摩萨”,意即“美丽之岛”。从此,西方人称台湾为“福摩萨”。1620年(明万历年间)前后,中国官书中正式使用“台湾”一词。起初指台南的“一鲲身”岛(即安平一带),后统称全岛。明灭亡后,又有“东都”、“东宁”、“婆娑洋”、“台阳”等说。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清政府在台湾设台湾府。1727年(雍正五年),清政府定“台湾”为官方的统一名称。但开始亦指台南或台中,以后才作为岛名和省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