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姚从吾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姚从吾1894—1970河南襄 城人 姚从吾
姚从吾1894~1970历史学家。原名士鳌,字占卿,号从吾。河南襄城县人。1922年由北京大学选派赴德国柏林大学留学,专攻历史方法论、匈奴史、蒙古史及中西交通史。1934年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西南联大教授、河南大学校长。1949年为台湾大学历史系教授、1958年当选为台湾 “中央研究院” 人文组院士。是中国现代辽宋金元史学的奠基人之一。他重视史料的整理,完成了 “蒙古秘史” 的第一部全译本。提出着眼于民族融合的 “国史扩大绵延观” ,认为在各民族文化不断融合的基础上,中华民族的历史才得以广大绵延,形成一个屹立于世界东方的文明古国; 而辽金元时期则是重要的融合时期,在国史中具有重要地位。此外,他还倡导宋史与北亚、中亚史的研究,撰写《余玠评传》 等论文; 其所辑 《蒙古与南宋争夺巴蜀始末》专题资料,开宋蒙关系研究之先。他的重要贡献是吸收西方史学思想和方法,学贯中西,促进了传统史学向现代史学的转变。其遗著由门人辑为 《姚从吾先生全集》 (共10册)由台北正中书局出版。 姚从吾1894—1970原名土鳌,字占卿,别号从吾、存吾,晚年自署善因。河南襄城人。早年考入北京中华大学预科。1917年至1920年先后入北京大学史学系及国学研究所学习。1923年赴德国留学。1934年回国后任北京大学史学系教授,后兼任系主任。1937年任西南联大史学系教授兼系主任。1946年冬任河南大学校长。1947年当选为国大代表。1948年任故宫博物院文献馆馆长。1949年去台湾,任台湾大学教授。1952年任台湾国民党当局“教育部”学术审议委员会委员。1958年被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并历任该院评议会评议员。1960年任“国家长期发展科学委员会”讲座教授。1969年为“国家科学委员会”研究教授。1970年4月15日在台北病逝。著有《东北史论丛》、《汉字蒙音蒙古秘史新译及注释》、《耶律楚材西游录校注》、《张德辉岭北纪行校注》、《邱处机年谱》、《余玠评传》等。 姚从吾 姚从吾原名士鳌,字占卿,别号从吾,河南襄城人,1894年生。北京大学历史系、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系毕业,留学德国柏林大学。1929年任波恩大学东方文学研究所汉文讲师。1931年任柏林大学汉学研究所讲师。1934年回国后,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后兼历史系主任。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离北平南下,后经香港、海防到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任教。1939年奉命在西南联合大学设立三民主义青年团支团部,随即又建立国民党西德联合大学党部。1946年冬,出任河南大学校长。1947年当选第一届国民大会代表。1948年10月被聘为故宫博物院文献馆馆长。1949年1月将第三批文物运到台湾后,任台湾大学历史系教授,台湾当局“教育部”学术审议委员会委员、中央研究院院士、“国史馆”史料审议委员、“国家长期发展科学委员会”“国家讲座教授”、研究教授等职,并续任台湾当局“国民大会”代表。1969年3月被聘为国民党中央党务顾问。1970年4月15日在台北病逝。著有《蒙古秘史新译及注释》《耶律楚材西游录校注》《国史扩大绵延的一个看法》《匈奴史研究》《余玠评传》等及其他论文数十篇。 ☚ 姚大海 姚以价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