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套曲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套曲

套曲

也称“套数”。在剧曲或散曲中,将若干曲牌联接一起,称作一个套曲,或简称为 一套。联接时,所选用的曲牌大都属于同一宫调,借用其他宫调的称为借宫或犯调。写作套曲时,一般不能将南北曲曲牌联在同一套内,但“南北合套”自有定式为例外。联套时,曲牌的选用和排列次序大致有一定的规律。“南曲重引子,北曲重尾声”,南曲套为引子—过曲—尾,北曲套虽无引子,但各宫调有习惯性的首曲和煞尾。套曲节奏为慢曲在前,中曲居中,急曲在后,皆由板式决定。如北曲黄钟常用套:〔醉花阴〕—〔喜迁莺〕—〔出队子〕—〔刮地风〕—〔四门子〕—〔水仙花〕—〔尾〕。散套各曲一韵到底,剧曲套数则可有变化。短套仅 二三曲,长套可联至数十曲。

☚ 自度曲   套数 ☛
套曲

套曲

即“套数”。见该条。

☚ 散套   小令 ☛
套曲

套曲

同“套数”条。

☚ 散套   联套 ☛
各种文体

各种文体

记叙文:记(记录;~要;游记;杂~;笔记;记载文) 传(传记;传略;记传) 谱(年~;家~) 纪(纪行;本~) 志(~书;方~;墓~)
议论文:论(~文;论议;~辩;史~;策~;社~;专~;评~) 评(史~;时~) 颂(~歌) 说(师~;~理文)
说明文:故(鲁~;韩~) 解(~嘲) 训(~诂) 注(~疏;~解;传~;小~) 序(~言;大~) 跋(~记;题 ~) 叙 绪
议论说明类文章的总称:论说(论说文)
应用文:书(诏~;制~;玺~;文~) 折(奏~) 典 训 谟 诰 诏 谕 奏 章(奏~) 表(陈情~)笺 启 批 剌 照 禀 移 劄命 誓 令 敕 制 教 牒(家~) 关(~文) 檄(羽~) 帖(军~;府~) 诔(~文) 函 书 信 箴
文体名,墓表的一种:灵表
散文:小品 杂文 杂感 杂记 笔记 笔谈 笔录 漫笔 速写 特写 拾零 剪影 掠影 一瞥 通讯 平文
一种灵活随便的文体或笔记:随笔
有节奏韵律的文体:韵文
韵文的几种形式:辞(楚~) 诗 骚(~体;离~;楚~) 曲(~牌;词~;元~;散~;套~)
韵文和散文的综合体:赋(辞~;汉~;魏~)
用于教化讽谕的赋:风赋

另见:文采 文风

☚ 文体   体裁 ☛

套曲

在维吾尔族音乐史上,驰名中外的维吾尔族传统大型套曲《十二木卡木》占有重要地位,它是一部维吾尔民族音乐舞蹈完善结合的艺术瑰宝。它包括了古典叙诵歌曲、民间叙事诗歌、舞蹈乐曲和即兴乐曲等三百四十多首,流传于南北疆各地。

套曲

套曲

在山西民歌中,还有一些叙事性很强、形式较大的民间声乐套曲。这些套曲的曲调,大部分也是在明清俗曲或当地小调的基础上,根据内容的需要,经过加工后发展变化组合而成的,其结构比较严密,组合方式也有一定规律。其内容多系歌唱历史人物或历史传说故事,比较突出的有以下几种:
左权“大腔”,流行于左权一带。其曲调优美,结构严谨,形式完整。有序曲(“蒜疙瘩”)、正曲(“劈破玉”)、尾声(“打岔”)。
兴县“昆曲”,是当地俗称,并非戏曲形式的“昆曲”,是流传在兴县一带的一种民歌坐唱形式,内容都是唱梁山泊英雄故事的。
离石“弹唱”,流传在离石、中阳、柳林、方山一带的大型民间演唱,所唱曲调大都是明情小曲或当地小调。《审录》是其代表性曲目,由近20首曲调组成,内容是歌唱苏三和王金龙的爱情故事。

☚ 秧歌   山西民间锣鼓 ☛

套曲

由若干乐章或乐曲组成的成套器乐曲或声乐曲。一般交响曲、组曲、奏鸣曲等均以套曲形式出现。

套曲

divertiment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7:1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