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天水水土保持实验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天水水土保持实验区 天水水土保持实验区机构名。前身为陇南水土保持实验区,是黄河水利委员会于民国三十年(1941年)1月在天水建立的中国第一个水土保持机构。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国民政府农林部在天水成立天水水土保持实验区,主要从事植物与土壤的调查,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规律研究以及水土保持方法的实验示范。实验区区址设在天水县城南中山公园东侧,城郊梁家坪、吕二沟为水土保持实验区域。在天水县城郊建立的南山试验场,是全国最早的水土保持示范区。有员工28人。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陇南水土保持实验区机构撤销,人员并入天水水土保持实验区。1949年8月,更名为陇南人民农林实验区,隶属兰州行署(临时省政府)农林处领导。20世纪四五十年代,实验区技术人员在藉河两岸建起河北苗圃(面积15亩)和河南苗圃(面积30亩),在试验区域内先后开展了梯田沟洫工程、坡面径流小区试验、大柳树沟综合治理、牧草引种与培育、刺槐沟壑造林、沙棘人工栽培、柳篱挂淤、山地果园栽培等一批开创性的试验研究项目。其中大柳沟综合治理试验是我国最早的小流域综合治理,通过坡地保土耕作、梯田沟洫、刺槐护坡、土柳谷坊、柳篱挂淤等措施,探索出了农林牧与工程措施相结合,标本兼治的小流域综合治理成功经验,实现了“泥不下山,水不出沟”的治理效果,开创了我国以小流域为单元综合治理的典范。农林部专门委员,曾任实验区主任的叶培忠选育出的杂交杨树和杂交牧草新品种被命名为“叶氏白杨”和“叶氏狼尾草”,“叶氏杨”20世纪80年代还存活两株。 ☚ 水利 天水市水务局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