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寺
在九华山天台峰顶。相传为唐代新罗国高僧金地藏修行处,故又称地藏禅林。明代仅有茅屋数间,清康熙年间(1662—1772)僧尘尘子重建,名“活埋庵”。现庙宇为清光绪年间(1875—1908)重修。寺依山势高低构成楼阁,上下三层,前后三进,上接峰巅,下临深渊,与峰石浑然一体,奇险壮观。寺门拱形桥上有“中天世界”四个大字,入内分别为地藏殿、大雄宝殿、万佛楼,以及禅房、客室等,内供释迦牟尼、金地藏、弥勒佛等佛像,万佛楼梁间悬有木雕小佛多尊。宋、明、清各代均有高僧来此朝拜或禅修。宋高僧宗杲曾写《天台寺》诗:“踏遍天台不作声,清钟一响万山鸣。”明诗僧智仁在此著《雪华集》。天台寺附近有“地藏足印”、“捧日亭”、“云峡”、“一线天”等景观。寺左有龙头峰,右有龙珠峰,前为十王峰,“天台观日”是九华10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