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收支guó jì shōu zhīплатёжный бал нс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对其他国家所发生的全部对外支出与收入的对比,收入总额超过支出总额是国际收支顺差(或称盈余),反之则是国际收支逆差(或称赤字)。通常包括以下各项: ❶经常项目。可分为两类: ❶贸易收支;有形的商品进出口。 ❷劳务收支;运输、保险、旅游等无形的贸易。 ❷单方面转移项目。包括汇款、赠予、援助等。 ❸资本项目。包括长期和短期资本流动。 ❹黄金流动及货币进出口。 ❺错误与遗漏。用来调整由于资料或人为原因所造成的统计误差。国际收支状况往往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以及对外经济活动的发展趋势。 ☚ 国际贸易惯例 过境贸易 ☛ 国际收支Balance of Payments一国在一定时期内 (一般为一年)对外国的贸易,非贸易和资本往来收支总额的对比。一般可分为两个部分核算,一部分是贸易和非贸易收支,通称“经常项目”;另一部分是投资和资本移动,通称“资本项目”。当一个国家从国外收进的款项多于支付的款项时称作国际收支顺差,或国际收支盈余; 相反,称作国际收支逆差,或国际收支赤字; 收支相等就是国际收支平衡。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际收支是反映一国的经济实力以及对外经济活动状况的重要指标。 国际收支International Balance of Payments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国与外国之间的全部收入和支出。收入大于支出时称为顺差,反之为逆差(或赤字)。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加拿大国际收支的经常项目仅在初期有过顺差。50年代~60年代仅一年有顺差。70年代急剧恶化,直接原因是劳务项目的逆差。50年代初,劳务逆差只有3亿加元,1977年增加到74亿加元。另外,因为加拿大人每年冬季要到美国南部度假,而且时间较长,因而旅游逆差也在增长。抵消经常项目逆差的主要项目是引进外资。70年代后期以来,美国政府多次采取限制本国资本外流的措施,这对严重依赖美国资本市场支持的加拿大国际收支的状况带来严重困难。外资的流入可弥补经常项目收支的赤字,但同时也加重债务负担。70年代以来,政府限制外国的直接投资。到国外市场推销债券成为加拿大引进外国资本的主要渠道。1976年,各级政府和私人企业向国外借入的资金达80亿加元,全国净债务额达485亿加元。 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guoji shouzhi“国际收支差额”的简称。又称“国际收支平衡”。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年)对外贸易和非贸易的收入总额与支出总额的对比。当收入大于支出而有盈余时,称“国际收支顺差”,或称“国际收支盈余”;反之,收入小于支出而有亏空时,称“国际收支逆差”,或称“国际收支赤字”。逆差表明对外负债,一般要用外汇或黄金偿付。国际收支的项目主要有两部分: ❶经常项目,包括对外贸易收支,即商品进出口的收支,以及非贸易收支,如运输费、保险费、旅游费、劳务、利息等的收支。 ❷资本项目,包括国际间投资、贷款等收支。 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情况不仅反映这个国家的债权和债务情况,也是影响其货币在国际市场上地位强弱的主要因素。同时,研究分析一国国际收支差额表,有助于深入了解该国对外经济关系及其政策措施的变化。 ☚ 国际货币体系 国际收支顺差 ☛ 国际收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对外经济交易收入和支出的对比。收入总额大于支出总额为国际收支顺差或盈余。反之,为国际收支逆差。 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有广狭两义。广义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对外全部经济交往的货币收支系统记录。狭义仅指一个国家对外经济活动所发生的外汇收支,国际收支产生于国际间的经济交往。最初的国际经济交往主要是贸易往来,并由各种经济交往而发生国际间货币收支。若外汇从国外流至国内,构成一国的外汇收入;反之,则构成一国的外汇支出。随着国际经济交往的日益发展,外汇收支的范围不断扩大,一些无实际外汇收支活动的以货易货、补偿贸易、政府援助、捐赠、侨汇等无外汇偿付行为的资金单方面转移逐渐增多。世界各国为了综合地反映本国对外经济交往的全部情况,并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有关规定,普遍采用广义的国际收支概念。1978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国际收支手册》中,对国际收支作了如下解释:“国际收支是一定时期内反映如下内容的统计报表: (1)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商品、劳务以及收入上所作的交易; (2) 该国所持有的货币黄金、特别提款权以及对其他国家债权债务的变化和其他变化; (3) 不需要偿还的单方转移的项目和相对应的科目,从会计意义上说,是平衡前面未能相互抵销的任何交易和变动所必须的项目。”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状况,集中反映在该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上。 ☚ 国际价值 国际收支顺差 ☛ 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国际收支是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之间商品、劳务收入的交易,无偿转移支付,该国货币黄金、特别提款权以及对其他国家债权债务变化的综合反映。它是决定或影响有关国家货币汇率和国际储备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一国内部经济社会与外部经济社会的纽带。 17世纪初,基于当时的国际经济情况,国际收支就是贸易收支,是一国一定时期进出口的对比,而且仅限于立即结清的现金收支。随着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国际经济交往的内容不断扩大,国际收支的内容也随之有了变化。金本位制度崩溃后,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的外汇收支,包括贸易和非贸易支付。第二次大战以后,国际收支的内容又有所扩大,它除了包括贸易收支、非贸易收支外,还包括资本输出和输入等的收支情况,而且把不涉及外汇收支的各种经济交易,如清算支付协定项下的记账易货贸易也包括在内。 目前,各国普遍采用的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编制的 《国际收支手册》中给国际收支下的定义: “国际收支是一定时期的反映下列各项内容的统计报表: ❶一个经济实体与世界其他经济实体之间商品、劳务和收入的交易; ❷该经济实体的货币黄金,特别提款权以及对其他经济实体的债权、债务所有权的变化和其他变化; ❸无需偿还的转移支付,以及在会计上需要对上述没有相互抵消的交易和变化加以平衡的对应科目”。这个定义实际包括了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全部内容,它对国际收支的基本内涵作了一个较为具体而又详细的解释,概括了现代国际收支的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和平衡项目的广泛内容,基本上符合当前世界各国国际收支的实际情况。简言之,国际收支是在一定时期内,本国居民和外国居民进行经济交往所引起的货币收支和债务债权的变化。按照国际贸易基金组织的定义,所谓居民,包括一般政府、个人、企业、非营利机构。本国旅游者、驻外人员和军事人员、临时移民工人、国内公司及其在国外的分公司,都视为派出国的居民,而不是他们所到国的居民。 一国的国际收支经常是不平衡的。如果收入大于支出,就称为国际收支盈余或国际收支顺差; 如果支出大于收入,就称为国际收支逆差。 ☚ 国际长期资本的流动方式 国际收支平衡表 ☛ 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1.国际收支的概念 从狭义上讲,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必须与其他国家结清的各种到期支付的差额。它只包括各种收支中必须清算和支付的那一部分款项,对于国际贸易和国际借贷中尚未到期并不需要以现金结算的外汇收支部分,则不列入。广义的国际收支概念则不仅包括商品、劳务和资本项目的收支,还包括海外军事开支、经济援助、军事援助以及科学、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国际收支情况。所以说,广义的国际收支是一国的居民与外国居民之间在一定时期内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是该国对外政治、经济等关系的缩影。 2.国际收支的主要内容 国际收支所包含的内容很多,为了简明扼要地反映一国国际收支的基本状况,各国一般都按国际收支发生的原因和性质归纳为不同项目,制定出自己的国际收支平衡表。该表按照复式记账方式进行编制。贷方交易是指从外国收入的款项,用正号表示;借方是指对外国支付的款项,用负号表示。根据复式记账的原理,国际收支平衡表最终总是平衡的。从表面上看,它并不能反映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因此必须对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具体项目进行深入的研究。一般来说,一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分为三大类项目,即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和平衡或结算项目。 (1)经常项目。经常项目是指本国与外国进行商品和劳务交易以及单方面转移而经常发生的项目,它是国际收支中最重要的项目。经常项目中,最大最重要的项目是有形贸易或称为有形商品的进出口。其次是无形贸易或称为劳务项目,包括商品运费、保险费等。再次是私人和政府的各种转移支付。 对于经常项目,如果出口商品和劳务的总额加上外国政府和私人向本国的转移支付,大于进口物品和劳务总额加上本国政府和私人向外国的转移支付,那么在经常项目上将出现顺差。反之,出现逆差。由经常项目的收支产生的差额叫做经常项目差额。如果在经常项目中略去国际间的转移支付,则经常项目的差额就可以近似看做进出口差额。 经常项目可用来说明一国对其他国家是净借款人还是净贷款人。经常项目顺差表示该国是净贷款人,因为它的出口收入大于进口支出。反之,经常项目逆差则表示该国为净借款人,因为进口支出大于出口收入。 (2)资本项目。资本项目记录着一国资本的输入输出情况,如政府、国际金融机构、商业银行和跨国公司的投资等。资本的国际流动,既可以调剂一国经常项目的余缺,又可以影响该国经济的平衡和发展。一般又把这种输出输入分为长期资本和短期资本两个项目。长期资本是指偿还期限在一年以上的资本借贷,主要用于商品与劳务信贷、直接投资、证券投资等。短期资本则指一年内的资本借贷,主要用于经济交易差额的暂时融通,包括短期的借贷、存款和贸易信用。如果资本的流进多于流出,那么在资本项目上将出现顺差,反之则出现逆差。 影响资本流动的因素很多,但其中利率被看做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假定其他国家的利率水平既定,国内利率越高,流出的资本越少,流入的资本越多;反之,国内利率越低,流出的资本越多,流入的资本越少。 (3)平衡或结算项目。平衡或结算项目包括“错误与遗漏”、分配的特别提款权和官方储备等项目。错误与遗漏项目基本上可以看做是一个对因统计而造成收支数字不平衡的人为平衡项目。分配的特别提款权和官方储备项目反映的则是一国货币(包括黄金)流入和流出该国的净值,国际收支差额最终是通过官方储备的增减变化来实现平衡的。由于贸易赤字、资本赤字、统计误差以及商品走私、资金私逃等原因,使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收支出现不平衡,需要经过调整才得以平衡。 ☚ 对外贸易乘数 外汇 ☛ 国际收支International Payment其任务是:清偿贸易债务;资本投资的单方面的资金转移;为某一目的而进行的国与国之间的收支。清偿国际债务的方式有:从外汇积累余额中扣除,债务人向债权人贷款,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款或利用黄金移交。 国际收支Balance of Payments(BOP)一定时期一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全部经济往来的系统记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国际收支内容所做的解释是:“国际收支是一定时期的统计表,表明: ❶某一经济体同世界其余地方之间在商品、劳务以及收入方面的交易。 ❷该经济体的货币黄金、特别提款权以及对世界其余地方的债权、债务的所有权的变化和其他变化。 ❸从会计意义上来讲,为平衡不能相互抵消的上述交易和变化的任何账目所需要的无偿性转让和对应项目。”国际收支具有以下特点: ❶只有一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各种交易才能被包括在国际收支范围内。 ❷经济交易是指经济价值从一个国家向另一个国家的转移。凡是一国或地区对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一切经济往来,不管是有偿的,还是无偿的;不管是使用本国货币的,还是使用外国货币的;不管是实物形态,还是货币形态,均应列入国际收支范畴。 ❸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概念,是一定时期(如3个月、半年、1年)一国全部对外经济交易的综合。 国际收支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与其他国家在经济贸易等各种往来以及对外债权债务的结算中所引起的货币收支。国际收支是随着各国国际交往的发展而产生的。从历史上看,早在中世纪就已存在国家之间的资金往来关系,不过形式比较简单,因为当时的国际交往主要是商品贸易,而其中一部分又是易货贸易,一部分以黄金或白银为媒介来进行。西欧各国在封建社会末期开始使用票据办理国际支付,但易货贸易和用金银当场支付仍占主要地位。这时,金银货币在国际交往中主要充当流通手段,而不是支付手段。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世界市场的形成,国际贸易不断扩大,各国间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交往日益频繁。易货贸易和用金银当场支付已远远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金银货币及以后出现的信用货币充当支付手段的作用开始发展起来,从而形成国际间错综复杂的债权债务关系,国际收支迅速增加,国际收支结算的手段则发展到运用国际支付工具、信用工具、商品及技术设备,甚至动用国际储备等。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根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国际收支的具体情况,对“国际收支”作了如下的定义: 国际收支是一种一定时期内的统计表述。它反映一个经济体和世界其他经济体之间的商品、劳务和收益方面的交易,一个经济体的货币黄金和特别提款权的所有权的变化和其他变化以及对世界其他经济体的债权债务,单方转移和需要予以平衡的对应账目(即会计上所指任何有关上述交易的变化而未能相互抵消的账目)。经济体就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一个经济体由若干经济实体组成,这些经济实体一般称为该经济体的“居民”,包括各级政府、企业、个人及为个人服务的私营非营业性团体等。国际收支属于国际经济交易,只有居民和非居民之间的交易才算做国际收支,居民之间的交易属于国内经济范畴,不列入国际收支。国际收支的主要项目是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 国际收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 (一般为一年) 内对外贸易和非贸易的收入总额与支出总额的对比。是国际收支差额的简称。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规定的国际收支平衡表标准项目,基本上包括以下几部分: (1) 经常项目,包括: 对外贸易收支,即商品出口收入和商品进口支出,也称有形贸易收支; 非贸易收支,指运输费、保险费、旅游费等劳务进出口的收支和利息、股息、红利、年金、其他各项汇款的收支,这类收支又称无形贸易收支。(2) 资本项目,是政府及私人进行国际间投资、贷款形成的资本流入和流出,按期间长短分为: 长期资本收支,系由私人直接投资、证券买卖、以及政府间的借贷形成的收支; 短期资本收支,系由短期票据的买卖、短期的进出口贸易信贷及银行存款转移形成的收支。(3) 平衡项目,包括“错误和遗漏”及分配的特别提款权和官方储备金额。国际收支项目收入大于支出叫顺差,支出大于收入叫逆差。通常把经常项目中的对外贸易收支的顺差和逆差,作为衡量一国国际收支情况良好或恶化的主要依据。 经常项目收支差额同资本项目收支差额合计起来即一国国际收支总差额,总差额是顺差,则该国官方储备会增大; 总差额是逆差,则该国官方储备会减少。按复式簿记原理,官方储备额的增加或减少的数字,应同总差额的顺差或逆差数相等,但由于项目复杂,统计的错误很多,上面两类金额差额很大,所以在国际收支平衡上专列了 “错误和遗漏”一个项目,以使两者达到数额一致。 国际收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 (通常为一年) 内,同其他国家之间的全部收入和支出。包括贸易上的收支和非贸易的收支。前者即商品进出口的收支; 后者是保险、运输、旅游、佣金、外交人员费用等收支。另外还有国外投资的股息、红利的收支; 赔款、赠予等的收支; 其他非商业性汇款的收支,如侨汇、慈善性的汇款等。国际收支是衡量一个国家在对外经济关系中的地位的一个综合性指标。 国际收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 (通常为一年、一季或一个月),从事对外活动所发生的国际间货币收入和支出的总和。随着世界各国经济国际化的发展,国际间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交往日益频繁,由此而产生了国际间的资金往来,其中最重要的是国际贸易的货币收付与债权债务的清算关系。这种国际间各种形式的外汇收入与支出构成了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国际收支与国际借贷不同。国际收支表示在某一特定时期内的外汇收支情况,它是一种 “流量”,国际借贷则表示一国在某一特定时点上对外债权债务的余额,它是一种“存量”。此外,它们包括的范围也不同,像赠予、侨民汇款与战争赔款等,不包括在国际借款范围之内,而包括在国际收支范围之内。国际收支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国际收支只指外汇的收支,它仅包括现在或将来具有外汇收支的交易,是分析一国外汇和外汇市场情况变化的重要根据。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这种狭义的国际收支逐渐不能满足实际分析的需要。因为: ❶它没有外汇收支的无偿输出,而此类输出,特别是援助,在国际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大大增长; ❷各国都强调对外经济关系对国内经济的发展和稳定的影响,这种影响远非外汇收支一项所能概括,因而它须掌握全部对外经济关系。广义的国际收支则把一定时期内的全部国际经济交易都包括在内,而不问其是否具有外汇收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国际收支概念所作的解释就是广义的。它认为,国际收支即在某一特定时期内,一国与其他国家的居民之间所进行的各种经济交易的全部记录。具体地说: “国际收支是特定时期的一种统计报表,它反映: ❶一国与它国之间的商品、劳务和收益等的交易行为; ❷该国所持有的货币黄金、特别提款权的变化; ❸凡不需偿还的单方面转移的项目和相对应的科目,由于会计上必须用来平衡的尚未抵消的交易,以及不易互相抵消的交易”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国际收支手册》)。这种广义的国际收支也可称为 “国际交易收支” 或称为 “国际经济交易账”。现在一般所称的国际收支,均指这种广义的概念。 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balance of payments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与非居民之间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国际收支内容所做的具体解释是:“国际收支是某一时期的统计表,它表明: ❶某一经济体同世界其余地方之间在商品、劳务以及收入方面的交易; ❷该经济体的货币黄金、特别提款权以及对世界其余地方的债权、债务的所有权的变化和其他变化; ❸从会计意义上讲,为平衡不能相互抵消的上述交易和变化的任何账目所需的无偿性转让和对应项目。” 国际收支这一概念具有以下特点: ❶只有一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各种交易才能被包括在国际收支范围之内。 ❷经济交易是指经济价值从一个国家向另一个国家的转移。凡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一切经济往来,不管是有偿的,还是无偿的;不管是使用本国货币,还是使用外国货币;不管是实物形态,还是货币形态,均应列入国际收支范畴。 ❸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概念,它是一定时期(如3个月、半年、1年)一国全部对外经济交易的综合。这与作为存量概念的国际借贷有明显区别。国际借贷是表示一个国家在某一时点国际经济交往而产生的债权债务状况。此外,国际收支的范围比国际借贷的范围要大得多。 ☚ 国际收支与国际储备 国际收支平衡表 ☛ 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季或一个月)从事对外活动所发生的国际间货币收入和支出的总和。随着世界各国经济国际化的发展,国际间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交往日益频繁, 由此而产生了国际间的资金往来,其中最重要的是国际贸易的货币收付与债权债务的清算关系。这种国际间各种形式的外汇收入与支出构成了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与国际借贷不同。国际收支表示在某一特定时期内的外汇收支情况,它是一种“流量”;国际借贷则表示一国在某一特定时点上对外债权债务的余额,它是一种“存量”。此外,它们包括的范围也不同,象赠予、侨民汇款与战争赔款等,不包括在国际借款范围之内,而包括在国际收支范围之内。 国际收支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国际收支只指外汇的收支,它仅包括现在或将来具有外汇收支的交易,是分析一国外汇和外汇市场情况变化的重要根据。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这种狭义的国际收支逐渐不能满足实际分析的需要。因为, ❶它没有外汇收支的无偿输出,而此类输出,特别是援助,在国际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大大增长。 ❷各国都强调对外经济关系对国内经济的发展和稳定的影响,这种影响远非外汇收支一项所能概括,因而必需掌握全部对外经济关系。 广义的国际收支则把一定时期内的全部国际经济交易都包括在内,而不问其是否具有外汇收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国际收支概念所作的解释就是广义的。它认为,国际收支即在某一特定时期内,一国与其他国家的居民(指非居民)之间所进行的各种经济交易的全部记录。具体地说:“国际收支是特定时期的一种统计报表,它反映: ❶一国与它国之间的商品、劳务和收益等的交易行为; ❷该国所持有的货币黄金、特别提款权的变化; ❸凡不需偿还的单方面转移的项目和相对应的科目,由于会计上必须用来平衡的尚未抵消的交易,以及不易互相抵消的交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收支手册》)这种广义的国际收支也可称为“国际交易收支”或称为“国际经济交易帐”。现在一般所称的国际收支,均指这种广义的概念。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内,国际收支未能引起各国的充分重视。这是因为,在金本位制度下,黄金的流入和流出,对国际收支起着自动调节作用,一国的国际收支很难由该国政府控制。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收支问题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这是因为: ❶大规模的短期资金移动与巨额的战争赔款,破坏了各国国际收支的平衡。 ❷30年代初期的世界经济危机,迫使各国相继放弃金本位制度,各国为了维护本国利益,相继实行贸易管制、差别汇率、竞争性货币贬值等措施,暂时维持了国际收支的平衡,但严重地阻碍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延迟了各国经济的恢复。这就是说,各国为了国际收支的平衡,牺牲了国内经济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各国更加重视国际收支问题。这是因为: ❶战后国际经济关系迅速发展,各国有必要掌握国内外经济联系的一切情况。 ❷战后初期,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除美国外,各国国际收支均发生持续性逆差,形成严重的“美元荒”。 ❸50年代以来,有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迅速增长,导致国际收支经常发生巨额逆差,迫使这些国家不得不实行紧缩性措施,以改善国际收支。但是,紧缩措施反过来又阻碍了国内经济的发展,其结果,国际收支的恶化成了阻碍工业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因素。此外,发展中国家在实行工业化和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扩大制成品和工业原料的进口,但它们出口的初级产品价格却远远低于进口制成品的价格,这就形成了贸易条件的恶化,最后导致国际收支持续性的逆差,从而阻碍了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60年代以来,美元与英镑连续发生危机,国际间投机性的短期资金流动频繁,再加上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的影响,西方各国不断出现国际支付危机。80年代,美国的巨额贸易经常收支逆差,以及日本、联邦德国的巨额顺差,严重地影响了外汇市场的稳定,阻碍各国经济政策的实施。上述种种原因,使国际收支问题成为当代国际金融领域内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 离岸金融 国际收支平衡表 ☛ 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guoji shouzhibalance of international payments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季或一个月)从事对外活动所发生的国际间货币收入和支出的总和。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间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交往日益频繁,由此产生了国际间的货币收付和债权债务关系。这些国际间各种形式的外汇收入和支出构成了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不同于国际借贷,国际收支是一种“流量”,它表示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外汇收支的情况;而国际借贷是一种“存量”,表示一国某一特定时点上对外债权债务的余额。此外,它们包括的范围也不相同,如赠予、侨民汇款和战争赔款等包括于国际收支而不包括于国际借贷。 国际收支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国际收支只指外汇的收支,即包括现在或将来具有外汇收支的交易。广义的国际收支则是把一定时期内一国居民与其他国家居民(即非居民)之间所有经济活动的总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国际收支概念所作的解释就属此类,即“国际收支是特定时期的一种统计报表,它反映: ❶一国与他国之间的商品、劳务和收益等的交易行为; ❷该国所持有的货币黄金,特别提款权的变化; ❸凡不需偿还的单方面转移的项目和相对应的科目,由于会计上必须用来平衡的尚未抵消的交易,以及不易相互抵消的交易”。现在一般的国际收支均指广义的概念。 系统地记录一国国际收支状况的是国际收支平衡表。它根据复式薄记原理编制,使一切国际经济往来均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上得到反映,一般国际收支平衡表包括经常帐户、资本和金融帐户、储备资产、净误差和遗漏四大部分内容。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有助于了解国际收支的状况,分析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的趋势,更好地确定一国的经济和金融政策。 一国的国际收支经常会因为经济周期、经济结构、物价水平及国际市场供求状况的变动而出现不平衡。如果国际收支出现过大顺差或逆差都会对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因此,一旦出现国际收支失衡,就需要采取措施进行调节。 在金本位制度下,通过黄金流入和流出使国内金融产生宽松和紧缩的效果,国际收支的不平衡可以自动得到调节。随着国际货币制度的演变,特别是70年代以后的浮动汇率制下,国际收支的不平衡主要通过政府主动采取金融、财政等手段进行调节。进行国际收支调节的主要措施有: ❶调整汇率和利率。调整汇率主要通过调节国内商品与国际市场上商品的比价,改变贸易条件,调节经常性项目的收支。调整利率则一方面通过对国内经济产生紧缩或宽松的影响,调节经常性项目的收支,另一方面又通过影响国际资本流动调节资本项目的收支; ❷实行贸易管制和外汇管制。通过政府直接管制国际贸易及外汇买卖的方法调节国际收支; ❸利用财政金融政策。财政金融政策的实施,通过改变国内经济的结构及景气情况,从根本上改变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状况,改善国际收支; ❹加强国际间的经济和金融合作。一国发生国际收支逆差而采取的一些措施,往往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他国的利益,若遭到他国的报复,则不但抵销了原措施的效果,也破坏了国际经济的正常秩序。因此,加强国际经济合作,如建立自由贸易区、共同市场等,以使国际收支失衡得以解决。 ☚ 结汇 国际结算 ☛ 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InternationalBalance of Payment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对外经济交易的全部记录。国际收支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前述国际收支概念是广义的国标收支概念。国际收支的最初概念是狭义的概念,即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从事对外经济活动所发生的外汇收入和支出。国际收支产生于国际间的经济往来。最初的国际经济往来主要是贸易往来,并由各种经济往来而发生国际间的货币收支。当外汇从国外流至国内,构成一国的外汇收入;当外汇流至国外则构成一国的外汇支出。随着国际经济关系的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交往日益频繁,外汇收支的范围不断扩大,一些无实际外汇收支活动的以货易货、补偿贸易,以及无偿经济、军事援助、战争赔款、捐赠、侨汇等无外汇偿付行为的资金单方面转移日渐增多。世界各国为了全面系统地反映本国在一定时期内对外经济交易的全部情况,以及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规定全面反映本国国际收支状况,遂采用广义的国际收支概念。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了统一各国对国际收支内容的统计,曾对国际收支作了如下解释:“国际收支是一定时期内反映如下内容的一种统计表:(1)一个经济实体与世界上其他经济实体之间的商品、劳务和收益交易;(2)这个经济实体的货币黄金、特别提款权的所有权变动与其他变动,以及与世界上其他经济实体之间的债权债务;(3)无偿转移及其对应登记,从会计意义上说,是平衡前面未能相互抵销的任何交易和变动所必须的项目。” ☚ 六、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平衡 ☛ 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是对一个国家特定时期内 (一年或一个季度) 同其他国家进行贸易和非贸易往来、资金借贷、单方面转移等经济交往所发生的外汇收支状况总的反映。它从宏观经济方面反映一国对外经济总体情况。国际收支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国际收支是以支付为基础的,它仅以有外汇收支的国际交易为对象。广义的国际收支是以交易为基础的,它把一定时期内全部国际经济交易都包括在内,而不管其有否外汇收支。广义的国际收支概念是狭义概念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1978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国际收支含义作了新的注释:“国际收支是一种在一定时期内所记录的统计报表。它反映的是:(1) 一个经济实体同世界上其他的经济实体在商品、劳务以及收入上所作的交易; (2)该经济实体中所拥有的特别提款权、货币性黄金以及该经济实体同世界上其它经济实体的债权债务方面的所有权的变化及其他变化; (3) 不需要偿还的单方面转移以及由此而设立的相对应的帐目”。国际收支综合地反映着一个国家的对外政治、经济关系,它的状况取决于该国对外经济联系和该国在整个国际关系中所处的地位。 ☚ 单方转移 国际收支顺差 ☛ 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Balance of Payments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由对外经济往来和对外债务结算而引起的货币收支。它反映:(1)一个国家或地区和世界其它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劳务的交易。(2)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货币、黄金、特别提款权的所有权变更,以及与世界其它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债权债务的变更。(3)不偿还的转移和各种对应分录。国际收支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对外往来所产生的全部国际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和统计报告。 ☚ 国际金融 国际收支平衡表 ☛ 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从国外收进的全部货币资金和向国外支付的全部货币资金之间的对比关系。收支相等称为国际收支平衡,否则为不平衡。收入总额大于支出总额是国际收支的顺差,或称国际收支盈余;支出总额大于收入总额是国际收支的逆差,或称国际收支赤字。逆差表示对外付债,一般要用外汇或黄金偿付。 ☚ 中心汇率 国际贸易惯例 ☛ 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Balance of Payments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国际收支即国际间的外汇收付,是一国在一定时期(一年、一季或一个月)内,由于经济、政治、文化等各种对外交往而发生的、必须立即结清的,来自其它国家的货币收入总额与付给其它国家的货币支出总额的对比。狭义的国际收支又称现金基础上的国际收支。广义的国际收支的概念于二次大战后广为流行,它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制定,具体表述如下:国际收支是某一时期的统计,表明:(1)某一经济体同世界其余国家或地区之间在商品、劳务以及收益方面的交易;(2)该经济体所持有的货币性黄金、特别提款权以及对世界其余国家或地区的债权、债务的所有权变化和其它变化;(3)为平衡目的,而对不能相互抵消的单方面的无偿转让而设的对应项目。此概念可概括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1年、1季或1个月)内,各种对外往来所产生的全部国际交易的统计。因此,广义的国际收支又称交易基础上的国际收支。(狭义的国际收支和广义的国际收支详见词条现金基础上的国际收支和交易基础上的国际收支。) ☚ 第十六篇 国际金融 现金基础上的国际收支 ☛ 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与其他国家在经济贸易等各种往来以及对外债权债务的结算中所引起的货币收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根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国际收支的具体情况,对 “国际收支”作了如下的定义: 国际收支是一种一定时期内的统计表述。它反映一个经济体和世界其他经济体之间的商品、劳务和收益方面的交易,一个经济体的货币黄金和特别提款权的所有权的变化和其他变化以及对世界其他经济体的债权债务,单方转移和需要予以平衡的对应账目 (即会计上所指任何有关上述交易的变化而未能相互抵消的账目)。国际收支的主要项目是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 ☚ 国际货币体系 国际收支平衡 ☛ 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在一定时期内(从某年某月某日至某年某月某日,通常为一年),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与其他国家(地区)在政治、经济、文化交往活动中所产生的全部收入和支出。包括贸易上的收支和贸易以外的收支。前者指商品进出口的收支,后者包括运费、保险费、佣金的收支;国际旅游、外交人员费用的收支; 国外投资的股金、红利的收支;赔款、赠予的收支;其他非商业性汇款的收支(如侨汇、慈善性的汇款等)。 ☚ 欧洲货币市场 国际投资 ☛ 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balance of international payment一国与其他国家之间在一定时期内全部经济往来的系统综合记录。最初的国际收支概念建立在国际交易是通过转移国际上接受的交换媒介 (黄金或可兑换黄金的银行券)来进行收支这一假定之上。根据这一概念,一国的国际支付余额等于其居民因与外国居民从事交易而导致所持有的国际性交换媒介的净变化 (收或支)。这些交易包括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前者由有形物品以及劳务的国际贸易,得自投资的红利、利息和其他收入,转移支付所构成;后者由本国居民买卖外国资产或外国居民买卖本国资产所构成,这些资产包括直接投资、其他证券、政府贷款等等。 当国际交易使用各国货币时,上述原始概念必须修正。这时为要交易须先规定用作支付手段的通货,它可以是交易双方之一的货币,也可以是某个主要金融中心国货币,像英镑、美元等。在固定汇率下这些通货可按固定比率兑换黄金并相互兑换。当一国居民需用别国通货支付时将买进该通货,而当收入别国通货后通常又将其卖出。这种买卖通常是由大银行在国际外汇市场完成的。如果对于一国通货卖大于买,其用外币表示的价格将下跌; 该国中央银行若欲维持其汇率,则须购买它自己的通货并卖出外币以平衡供求。为履行此种责任中央银行应持有国际储备,包括黄金或在国际货币基金的提款权等。造成外汇市场供求缺口的交易是自主性的,而中央银行旨在消除缺口的买卖活动则是补偿性的。如果一国自主性交易导致其通货的求大 (或小) 于供,则意味着其国际收支有顺差 (或逆差),这种顺差(或逆差)将为货币当局的买(或卖)外国通货的补偿性交易所抵消。 国际收支统计分为贷方(记为+) 和借方 (记为-)。贷方包括导致购买本国通货的所有交易,自主的或补偿的,诸如商品出口、对外国旅行者提供运输或服务、收取特许权使用费和来自海外投资或出卖资产的收入、从国外居民的借款等。借方包括导致卖出本国货币的所有交易,它与贷方各项正相反。 国际收支统计一般是建立在对诸如商品贸易、国际旅行开支以及各类资本交易等不同交易范畴的记录或估计基础上的。在大多数国家的国际收支统计中还有某些无可用数据的交易范畴,因而又出现一个“误差项”,它使借与贷两方保持相等。这样,国际收支帐户通常便分为三大部分: 经常交易项、资本交易项和统计误差。 国际收支统计没有显示一国货币当局的补偿性交易余额、只表明它的资产的变化。实际上,在外汇市场受到控制(甚至相对自由)的情况下,补偿性交易并不一定反映一国在国际商品、劳务和资本市场上的地位及其变化。而对于某些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国外购买其货币的国际储备通货发行国来说,自主性交易余额也许比它表面上所显示的情况更脆弱。 ☚ 国际收支的货币分析方法 国际贸易差额 ☛ 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balance of payments一个国家在一个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个季度或一个月)对外收支情况的综合,反映国际间经济交往及其对各国经济的影响。国际收支与表示某一个时点国际间借贷关系的存量概念不同,记录一段时期中一国与其他国家的全部经济往来情况,它是一个流量概念。 ☚ 有效汇率 国际收支平衡表 ☛ 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一个国家 (或地区) 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个季度或一个月) 对外收入和支出的总和。主要包括贸易收支、劳务收支、资本转移和储备变动等内容。国际经济交易所产生的信贷关系,发展到一定时期会导致货币或财富在国际之间的转移。这种转移主要是以外汇作为主要的计价、清算和支付手段的。国家收支反映的正是一个国家在某个特定时期对外收支的状况即外汇收支的状况,它不包括不涉及外汇收支的一些经济交易,如易货贸易、转移收支等。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特别是第二次大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转移收支的作用不断增强、使国际收支概念有了发展。目前,它主要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 (通常为一年、一个季度或一个月) 全部对外经济交易价值的总和。即不仅包括上述国际收支包含的内容,而且包括诸如捐赠、无偿援助、侨汇、年金等经济交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了统一成员国国际收支的口径,曾在 《国际收支手册》第四版上给国际收支下了如下定义:“国际收支是一定时期内的一种统计表,它反映: (1) 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间的商品、劳务和收益等的交易行为; (2) 该国所持有的货币黄金、特别提款权的变化以及与其他国家债权债务关系的变化; (3) 凡不需要偿还的单方面转移项目及相对应的科目,由于会计上必须用来平衡的尚未抵消的交易和不易抵消的交易”。 ☚ 国际金融 国际借贷 ☛ 国际收支balance of payment
国际收支balance of payments;balance of international payments 国际收支balance of international payment ~不平衡disequilibrium of balance of payment /~基本平衡basic balance of international payment /~状况良好favorable balance of international payment/~平衡表balance sheet of international receipts and payments/~逆差international payments deficit;unfavourable balance of payments; balance of payments deficit/~顺差international payments surplus;favourable balance of payments;balance of payments surplus/~危机international payment crisis/~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twin surplus”in both the current and capital accounts in international payment/~条款balance-of-payment provisions; BOP provision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