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国际收支的吸收分析法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国际收支的吸收分析法

又称“国际收支的支出分析法”、“国际收支的收入-吸收分析法”。由英国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米德(Meade,James Edward,1907—1994)和美国经济学家亚历山大(Alexander,Sidney Stuart,1916— )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一种通过内部均衡以达到外部均衡的国际收支调节理论。20世纪50年代初,英、法等国先后进行货币贬值,以改善国际收支状况,但效果不尽如人意。对此,有些经济学家认为当时缺乏必要的出口弹性。另一些经济学家则认为,弹性论者过分重视微观经济学的相对价格效果,忽视了宏观经济学的国民收入效果。在这个理论背景下,吸收分析理论应运而生。这一理论是建立在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Keynes,John Maynard,1883—1946)的国民收入方程式基础上的。凯恩斯的国民收入方程式是针对封闭型经济提出的,其均衡方程式是: 国民总收入Y等于国民总支出A。国民总支出A包括个人消费C、私人投资I和政府支出G。吸收分析法将一国的出口和进口分别看做是该国收入和支出总流量的组成部分,认为一国的国际收支就是该国总收入和总支出(即总吸收)之差。如果总吸收与总收入相等,则国际收支平衡;如果总吸收大于总收入,国际收支则表现为逆差;如果总吸收小于总收入,国际收支则为顺差。调节国际收支可能的选择无非是增加总收入,或减少总吸收即减少总支出,或两种方法并用。第一种选择是支出转换政策,即在总支出不变的条件下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生产出更多的社会总产品,扩大产品的出口,增加国民总收入。第二种选择是吸收政策(又称“支出减少政策”),即在维持现有生产规模的条件下,减少进口,减少资源的投入,降低消耗,减少总支出。第三种选择是同时利用支出转换政策和支出减少政策。吸收分析法较弹性分析法有了明显的进步。(1) 它将国际收支调节和国内宏观经济政策调节联系起来,建立在宏观均衡分析的基础上,克服了弹性分析法局部均衡分析的缺陷。(2) 吸收分析法强调贸易乘数的作用,认为增加一个单位的出口可以使国民收入增加若干单位,或成倍增长。通过乘数作用,扩大出口,可以增加国民收入,进而促进国内消费和进口的增加。由于进口量的增加小于出口量的增加,国际收支逆差逐步减少。(3) 吸收分析法强调政策配合。该理论认为,货币贬值要发挥更大的作用,必须有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配合,压缩国内需求,将资源从国内吸收转向出口生产部门,才能实现扩大出口,增加总收入,减少国际收支逆差,保持内部和外部均衡的目标。它的缺陷是,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只重视贸易账户,而忽视国际资本流动;过分强调需求管理和限制国内吸收量,势必影响国内经济的增长。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0:3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