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大葆台汉墓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大葆台汉墓 大葆台汉墓位于北京市丰台区郭公庄西南,是两座东西并列的西汉大型木椁墓。在1974年发掘前,两墓上原有残高9—10米的封土,相连成一东西长约100米,南北宽约80米的大土台。根据发掘资料推断,位于东边的1号墓墓主可能是汉武帝之子燕王刘旦或刘旦之子广阳顷王刘建,西边的2号墓当为刘旦(或刘建)之妻。1号墓虽早年被盗,但保存仍较完整,墓坑呈斗状,底部南北长23.2米、东西宽18米、深3.7米。墓坑内的墓室采用了汉代天子和诸侯王丧葬所用的“梓宫、便房、黄肠题凑”规格,坐北朝南,平面呈“凸”字形,由墓道、甬道、内外回廊、黄肠题凑、前室、后室等部分构成。在墓室的顶部和底部采用木炭和白膏泥,四壁用木炭加以密封隔潮。黄肠题凑构成墓室的外椁室,因“以柏木黄心,致累棺外,故曰黄肠。木头皆向内,故曰题凑。”该墓的黄肠题凑平面为长方形,结构宏大,由15880根长0.9米、宽厚各0.1米的柏木条堆垒成3米高,数达30层的四堵木壁,各层之间无榫卯固定但堆垒坚固,顶端以压边木加固。黄肠题凑的正南留有门道。黄肠题凑内有前、后室,前室在其南部,又称便房,是仿照墓主人生前居住和宴享之所而布置;前室之北紧接后室,用扁平立木垒成南面开口的“冂”形椁室,室内正中的棺床上放置着5层套棺,总计五棺两椁,为“棺椁七重”的汉代天子葬标准。黄肠题凑四壁与椁室和墓坑四壁间皆有空道,分称内、外回廊,其中的外回廊用扁平立木隔成各宽1.6米的两层,平面呈“回”字形。黄肠题凑的门道之南为墓道,其间以甬道相连。在墓道的北端有车马坑室,内埋葬有不同形制的完整朱轮华毂马车3辆,马11匹。1号墓内共出土陶器、铜铁器、玉器、漆器、丝织品、五铢钱等500余件。2号墓规模、形制基本同1号墓,因迭遭盗掘和火焚,破坏严重,墓内仅出土了少量陶、玉、铜器及百余斤五铢钱。大堡台1号墓坑现已依原样复原,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全国第一座专题性汉墓博物馆对外开放。 ☚ 琉璃河遗址 十三陵 ☛ 大葆台汉墓 大葆台汉墓西汉晚期的两座大型木椁墓。位于北京市丰台区黄土岗。1971~1975年发掘。据推测,东边1号墓的墓主可能是死于汉元帝初元四年 (前45年)的广阳顷王刘建;西边二号墓当为其妻之墓。1号墓保存较好,为土坑竖穴墓。墓上有南北九十米、东西五十米、高八米的封土。墓圹底部长二十三点二米,宽十八米;墓圹之南设有墓道,残长三十四米;圹内用木材筑成甬道、外回廊、黄肠题凑、内回廊、前堂、后室等部分。黄肠题凑位于两层外回廊之内,用长九十厘米、宽厚均约十厘米的柏树黄心木条横向垒成长方框形墙,整个题凑共用黄肠木约一万四千块。使用黄肠题凑是汉代皇帝和诸侯王墓葬的规格。题凑之内是内回廊,中心部位是前堂和后室。后室内有五层木棺及玉衣残片。墓道内紧靠墓室处,亦做成木室状,内置彩绘朱轮马车三辆和马十三匹。墓内残存随葬品有陶器、铜器、铁器、漆器、丝织品等四百余件,五铢钱百余枚。其分布位置是:外回廊内置有豹、马、雁等禽兽和陶器、铁器、漆器等; 内回廊主要放置陶器;前室放置漆床、六博和陶器等;后室除木棺外,还有大量的玉器。2号墓的形制与1号墓相似,但破坏严重,仅出土陶器、铜器、玉器等少量器物和百余斤五铢钱。这两座墓的发掘,对研究西汉诸侯王墓的葬制有重要意义。 ☚ 广州南越王墓 东汉帝陵 ☛ 大葆台汉墓 大葆台汉墓位于郭公庄南黄土岗。有墓两座,东西并列。据出土文物及墓葬形制推测,东边1号墓为西汉中晚期广阳王刘建墓(或燕王墓),西边2号墓为其妻墓。两墓早年均曾被盗。1号墓墓穴底部南北长23.2米,东西宽18米,深4.7米,有甬道、外回廊、黄肠题凑、前室、后室、内回廊等,整个地宫全部以巨木构筑,望之似周垣环绕,堂室深沉。棺椁置于后室,为5层木棺。著名的“黄肠题凑”,乃一周柏木厚墙,高3米,厚0.9米,长42米,共用柏木方材5000多块。墓室上下、四周以木炭、白膏泥填封,工程浩繁。出土有陶器、铜器、铁器、玉器、漆器、丝织品、五铢钱、马车等文物。其中3辆朱斑轮青盖车和11匹挽马骸骨,为现存唯一反映西汉车制和帝王殉葬车马制度的珍贵文物。2号墓形制与1号墓类似,虽遭破坏,出土文物仍有数百件。其中有“金铺玉户”的鎏金大铺首、玉雕翘袖折腰舞女等文物。1号墓出土的以生铁固态脱钢制造的工具、箭铤,对研究西汉钢铁冶炼技术有重要意义。现已建立博物馆。 ☚ 燕墩 金中都土城遗址 ☛ 大葆台汉墓西汉晚期两座大型木槨墓。位于北京市丰台区黄山岗。1974至1978年北京文物工作队等单位发掘。两墓东西并列,坟丘连亘成高8米,长约100米,宽80余米的巨大丘垄。东边的1号墓死者为男性,2号墓死者为女性。据所出汉武帝至宣帝时的五铢钱,四乳四螭铜镜、漆器上“廿四年五月丙辰丞”的针刻记年,及墓葬形式等考察,东边墓主可能是广阳顷王刘建,西边墓为其妻之墓。两墓早年遭盗掘破坏,1号墓保存较好,现存封土高9至10米,墓葬平面呈“凸”字形,墓圹底部长23.2米,宽18米,墓深3.7米。圹内用木材筑成甬道、外回廓、黄肠题凑、前室、后室、内回廓诸部分。墓道在墓圹之南,残长16.7米、宽4.25米。墓道北部埋葬不同形制的朱轮华毂车3辆,11匹马。车辆全系木质双轮单辕车,保存较好,彩漆绚丽。外回廊隔为两层,内埋有一豹之马。前室内置漆床两个,陪葬品有六博棋具、各种器物、食品。后室有5层木棺和大量玉器及玉衣残片,内回廊主要放置陶器,黄肠题凑位于外回廊内侧,它由大约一万五千根黄肠题凑木堆垒而成。黄肠木长90厘米,宽厚都为10厘米,木头都向内,黄肠题凑内为内回廊。墓中出土有陶、铜、铁、玉、玛瑙、漆器、丝织品等,近400件。五铢钱百余枚。2号墓的形制与1号墓相似,但破坏严重,仅出土陶器、铜器、玉器等少量器物和百余件五铢钱。两墓的墓室,棺槨结构是研究西汉诸侯王墓形制的重要材料。1号墓所出渔阳郡铁官所铸带有“渔”字标记的铁器和用生铁固态脱碳钢制成的箭锭、工具等,对研究西汉时期的钢铁冶炼业具有重要意义。 大葆台汉墓西汉墓葬,位于北京市丰台区郭公庄西南。1974—1975年在该地发掘出两座大型木椁墓,其中二号墓室因早年被盗后烧毁,一号墓室保存完好,有一圈用枋木筑成“黄肠题凑”木墙,共用木材约一百二十二立方米,堆垒坚固,出土一组完整的殉葬车马,以及铜器、玉器、漆器等四百余件珍贵文物。墓主为西汉广阳王刘建。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