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大圭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大圭

元代释子、诗人。字恒白,号梦观道人。俗姓廖。晋江(今属福建)人。从妙恩学佛理。博览群书,经史百家无所不读,曾说:“不读东鲁论,不知西来意。”元顺帝至正年间居泉州紫云寺。他的文章简洁古雅,但拘于佛理。晋江有金钗山,他写的《募修石塔疏》中说:“山势抱金钗,耸一柱擎天之雄观;地灵侔玉几,睹六龙回日之高标。” 一时广为传诵。他的诗颇受时人推重,《四库全书总目》评为“石湖、剑南之余风,犹存于方外”,“气骨磊落,无元代纤秾之习,亦无宋末江湖蔬荀之气”。著有《梦观集》24卷,清乾隆时修《四库全书》仅删余诗5卷。《元诗选》二集选入大圭诗30首。据《元诗选》小传,大圭还作有《紫云开士传》,今未见。

大圭

長三尺,杼止終葵首,天子服之。《周禮·春官·典瑞》: “王晉大圭,執鎮圭,繅藉五采五就以朝日。” 鄭玄注: “《玉人職》曰:大圭長三尺,杼止,終葵首,天子服之。” 《禮記·禮器》: “大圭不琢。”鄭玄注: “大圭,長三尺,杼上,終葵首,琢當爲篆,字之誤也。”

古代名物 > 朝制類 > 印綬符節部 > 瑞 > 大圭
大圭  dàguī

亦作“大珪”,亦稱“玉笏”、“珽”、“玉珽”等。古代帝王朝聘時插在衣帶間的玉器。高三尺,呈个字形,頭部爲正方形,邊長六寸。因其形制大,故稱。《周禮·春官·典瑞》:“王晉大圭,執鎮圭,繅籍五采五就,以朝日。”賈公彦疏:“晉,插也。謂插大圭長三尺玉笏於帶間。”又《考工記·玉人》:“大圭長三尺,杼上終葵首。”鄭玄注:“王所搢大圭也,或謂之珽。”《周書·晉蕩公護傳》:“帝以玉珽自後擊之,護踣於地。”《唐會要·雜郊議下》:“太常引皇帝至中壝門外,殿中監進大珪。”《金史·輿服志中》:“自西魏以來,所制玉笏皆尺有二寸。”

大圭

(《周禮文物大全圖》)

礼器

礼器

古代礼器名:彝(彝器;彝俎;樽彝;夏鼎商~) 篹 豊
青铜礼器:钟彞
僧道举行宗教仪式时所用的器物:法器
佛教法器:钟磬
古代祭祀及宴会时常用的两种礼器:笾豆
古代诸侯朝聘时所执的玉制礼器:锡圭 锡珪
古代君臣朝见手中所执的狭长板子:笏(朝笏) 板(手板;尺板) 簿
古代大臣入朝时所执的竹制手板:竹笏霜简
帝王所执的玉笏:珽 大圭
古代君王官吏出行时所执的东西:仪仗 彩仗
帝王仪仗的一种:静鞭 鸣鞭 霓旌
其他仪仗物品:金瓜 骨朵 月斧 朝天蹬宗庙的礼器;鼎
古代宗庙盛黍稷的礼器:琏 瑚(瑚琏)

另见:礼仪 祭祀 器物 鼎器

☚ 礼器   祭器 ☛
0000395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0:3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