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墨西哥棉铃象甲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墨西哥棉铃象甲cotton boll weevil

棉花蕾铃钻蛀性害虫,中国对外检疫对象。学名An-thonomus grandis Boheman。鞘翅目,象虫科。原产墨西哥,1892年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发现,以后每年以100公里的速度向东、向北扩展,已蔓延到美国棉田的大部。其他发生国家均在中、南美洲,有哥斯达黎加、萨尔瓦多、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古巴、海地、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巴西等国。成虫取食棉苗嫩梢、嫩叶及棉蕾,并在棉蕾、棉铃上蛀孔产卵。幼虫在棉蕾内取食子房、花蕊,致使棉蕾不能开花。棉蕾受害后苞叶张开,棉蕾脱落或干枯。幼虫在棉铃内取食幼嫩棉籽及纤维,造成只发育为具有少量纤维的子棉,严重时减产可达30~50%。平均年减产20~40%。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将其列为植物检疫对象。
成虫体长5~8毫米,宽2~3毫米,长椭圆形,红褐色至红黑色,覆有灰褐色茸毛。喙细长,基部有稀疏的茸毛。触角细长,鞭节7节,第二节比第三节长,3~7节长度相等而逐渐增粗。头圆锥形,上覆茸毛,有大而稀的刻点。前胸背板隆起,密布大小不规则刻点,两侧刻点较大,长约为宽的2/3,基部左右各有一浅凹,前端圆形。鞘翅前部近乎平行,后部圆形。鞘翅刻点大而密,翅上茸毛色较深。足发达,腿节棒状,前足腿节前端有两个基部相连的齿,内齿长而粗,外齿呈锐三角形,中、后足腿节只有一齿 (见图)。卵白色,椭圆形。末龄幼虫体长8毫米,弯曲,上有少数刚毛,体白色,头淡黄。裸蛹,乳白色。


墨西哥棉铃象甲


成虫在棉花残株落叶、棉秸堆、篱笆、仓库堆房附近以及树林的落叶内、树皮下等隐蔽场所越冬,翌年6月下旬开始迁入棉田,取食棉苗和棉蕾,产卵于棉蕾、棉铃内,一个花蕾内只产一卵,每雌产卵100~300粒。幼虫在棉蕾或棉铃内为害,并在其中化蛹,蛹期约5天。每发生一代,平均约25天。在美国年生3~4代,在中美洲棉区年生8~10代。棉花成熟后,成虫离开棉田,可作约60公里的远距离迁移扩散。经过体内脂肪储备时期,然后寻找越冬场所,越冬成虫可活7个月以上,最低致死温度为-11.5℃(1天)。如温度低于-6.7℃的天数在10~14天以上,越冬成虫大部死亡。
对来自美洲的棉籽实行严格检疫,即使是皮棉亦须检查。60年代以前,主要应用对硫磷、狄氏剂、艾氏剂、保棉磷、马拉硫磷等防治。为减少喷药次数,避免污染环境,美国积极提倡综合防治,包括采用抗虫品种、栽培措施、性引诱剂和释放不育昆虫等,已在大面积棉田应用外激素grandlure诱杀,效果很好。还可将外激素与化学不育剂、农药等合用。美国研究用墨西哥热带地区不滞育的黑色品系和美国棉区滞育的红色品系杂交,已获得了一种使此虫有98%不能滞育的青铜色品系,试图通过田间释放,造成害虫自然种群的绝灭。

墨西哥棉铃象甲cotton boll weevil

Anthonomusgrandis Boheman,昆虫纲,鞘翅目,象甲科。中国对外植物检疫对象。分布于美国、墨西哥、危地马拉、哥斯达尼加、古巴、海地、萨尔瓦多、尼加拉瓜、委内瑞拉、巴西。寄主有棉花、野棉花、木槿、桐棉。成虫体长3~8 mm,红褐至红黑色,被灰至褐色茸毛。前足腿节粗大,有2齿,内侧一齿较长而壮;中、后足腿节仅有一齿。成熟幼虫体长约8 mm,白色,腹部气孔为二孔形。在美国一年发生2~3代。以成虫在落叶内,树皮下等场所越冬。成虫喜产卵于棉蕾内。成虫、幼虫都严重为害棉花。宜加强检疫措施,防止传入。

墨西哥棉铃象甲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9:2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