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基督教女青年会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基督教女青年会 是1855年在英国伦敦创立,后在西欧各国女青年中传播。属基督教新教。最初,主要在女青年中进行宗教宣传和活动,后来发展到社会各阶层。中国的基督教女青年会是1890年从美国传入的,受美国基督教女青年会的控制。解放后,实行独立自主的办教原则,与美国基督教女青年会脱离关系,并参加了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与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 基督教女青年会Young Women’s ChristianAssociation基督教新教社会活动机构之一。1855年,罗巴茨在英格兰南部创立祈祷联合会,同年金奈尔德夫人在伦敦为女店员设立住宿机构。1887年,两者联合组成基督教女青年会。传播清教福音派教义,早期致力于增加青年妇女的就业和受教育机会,关注她们的物质福利和道德追求,联系女青年基督徒的宗教感情,为她们提供膳宿。随着大量未婚女子涌向城市寻找就业机会而逐渐壮大,成为一个国际性的组织。1870年,圣约翰建立第一个加拿大分会,1895年成立全国性的机构。现在,积极促进加拿大妇女的社会、法律和经济地位的改善,在加拿大社会诸多领域起到重要作用。每年约有50万人在不同程度上接受该组织的服务。 基督教女青年会基督教青年知识妇女发起组织、以社会服务为主要工作的基督教团体。直属中华基督教女青年会全国协会。四川有两个。 基督教女青年会Young Women'sChristian Association1866年波士顿建立的一个道德和宗教团体,会员均为女青年。很快,美国其他各地也建立了类似的组织。1886年成立了全美基督教女青年协会,其工作为培训护士,向过往者提供住宿,培养领导能力以及进行有关公共事务方面的教育等。该会与基督教青年会相似。参见基督教青年会。 基督教女青年会 189 基督教女青年会基督教新教社会活动机构。简称“女青年会”。1855年创于伦敦,后传布到西方各国。起初,主要活动是开办职业妇女宿舍和组织青年妇女参加宗教集会等等,后来发展成从事广泛社会活动的机构。主张在青年妇女中进行德、智、体三育,发展“完全人格”。1890年从美国传入中国。中国基督教女青年会在经济和人事上曾一定程度地受到美国基督教女青年会国际事工部的控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实行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原则,成为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和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的团体成员。 ☚ 基督教青年会 三自爱国运动 ☛ 基督教女青年会清光绪十六年(1890)传入中国。1913年天津始建女青年会组织,地址在英租界海大道(今大沽路),后移至意租界三马路(今进步道)及法租界。1933年于海大道(今大沽路)建立新会所。该会设有德育部、学生部、少女部、会员部、劳工部、宿舍部等。早期负责人多为美国干事。至20年代末,议由中国干事任职,基本成员多是基督徒妇女,包括成人妇女、女学生、少女、劳工妇女等。 基督教女青年会 基督教女青年会The Young Women’s Christian Association,缩写Y·W·C·A简称“女青年会”。基督教新教社会活动机构之一。1855年创立于伦敦。开始时,主要活动是开办职业妇女宿舍和组织青年妇女参加宗教集会等,后发展为进行广泛社会活动的机构。提倡在青年妇女中进行德、智、体三方面教育。1894年在英国成立世界基督教女青年会,办事处设于日内瓦。1890年由美国传入中国。 ☚ 基督教 基督教青年会 ☛ 基督教女青年会Young Women's Christian Association (YWCH) 基督教女青年会Young Women’s Christian Association(YWCA)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