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绿豆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绿豆 【名称出处】:《开宝本草》 【概况】: 异名 青小豆(《圣惠方》)。 基源 为豆科菜豆属植物绿豆的种子。菜豆属全世界150种,中国约15种。 原植物 绿豆Phaseolus radiata(L)Wilczak 历史 本品始载于《开宝本草》。《纲目》载其:“处处有之,三四月下种,苗高尺许,叶小而有毛,至秋开小花,荚如赤豆荚,粒粗,而色鲜者为官绿,皮薄而粉多;粒小而色深者为油绿,皮厚而粉少。早种者,呼为摘绿,可频摘也;迟种呼为拔绿,一拔而已。”以上描述与当今本品相符。 形态 一年生直立草本。3出羽状复叶,小叶宽卵圆形或呈菱形,长6~10cm,先端渐尖;侧生小叶偏斜,两面均被毛;托叶细线形。 总状花序与叶近等长;花4~5(7)朵;苞片卵形或长椭圆形;花萼钟状,萼齿4;花冠黄色或黄绿近白色,长约1cm;旗瓣肾形,翼瓣、龙骨瓣均具爪;二体雄蕊;子房无柄,密被硬长毛。荚果长圆柱形,长6~10cm,宽约0.6cm;表皮黑绿色,被淡褐色长硬毛。 种子10~15粒,绿色或暗绿色,稀黄绿色,花期6~7月,果期8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513页.图2756) 生境与分布 中国各地均有栽培。 。【生药】: 采集 立秋后种子成熟时采收,拔取全株,晒干,将种子打下,簸净杂质。 鉴别 种子短矩圆形,长4~6mm;表面绿黄色或暗绿色,光泽,种脐位于1侧上端,长约为种子的1/3,呈白色纵向线形。种皮薄而韧,剥离后露出淡黄绿色或黄白色的种仁,子叶2枚,肥厚,质坚硬。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化学】: 含蛋白质、脂肪、胡萝卜素、核黄素。 绿豆的磷脂成分中有磷脂酰胆碱(Phosphatidylcholine)、磷脂酰乙醇胺(Phosphatidyl ethanolamine)、磷脂酰肌醇(Phosphatidylinositol)、磷脂酰甘油(Phosphatidylglycerol)、磷脂酰丝氨酸(Phosphatidylserine)及磷脂酸(Phosphatidic acid)[1]。每100g绿豆含蛋白质22.1g,脂肪0.8g,碳水化合物59g,Ca49mg,P268mg,Fe3.2mg,胡萝卜素0.22mg,硫胺素0.53mg,核黄素0.12mg,尼克酸1.8mg。其中蛋白质以球蛋白为主,组成中蛋氨酸、色氨酸、酪氨酸较少[2]。绿皮中有21种以上无机元素,以P含量最高为7.361mg/g,不含有毒微量元素[3]。 参考文献 [1] 江苏省植物研究所等新华本草纲要.第2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172 [2]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4713 [3] 药学通报 1988;23(9)∶552 。【药理】:绿豆水醇提取物拌入饲料喂养动物,连续7d,对正常小鼠(100g生药/kg·d)和正常大鼠(16g生药/kg·d),血清胆固醇有明显降低作用;对实验性高胆固醇血症家兔,绿豆水醇提取液11.6g/kg ig,连续7d也极显著地降低血清中胆固醇的含量[1]。绿豆粉或发芽绿豆粉以70%混于饲料中喂兔,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兔血脂(总胆固醇及β-脂蛋白)的升高有预防及治疗作用[2]。 参考文献 [1] 沈阳药学院学报 1990;7(1)∶42 [2]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1981;9(3)∶228 【药性】: 性味 甘,凉。 ❶ 《开宝本草》:“甘,寒。” 归经 入心、胃经。 ❶ 朱震亨:“入阳明。” 功效 清热祛暑,解毒,利水。 主治 ❶ 《新华本草纲要》:“治暑热烦渴,水肿,泻痢,丹毒,痈肿,火眼,心火上炎,口舌生疮,麻疹后热甚口渴。”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研末或生研绞汁。外用:研末调敷。 使用注意 ❶ 孟诜:“今人食绿豆皆挞去皮,即有少壅气,若愈病须和皮,故不可去。” 【临床应用】: 配伍应用 ❶ 配车前草、萹蓄、木通,治小便赤涩,淋沥不通。 ❷ 配芦根、甘草,治消渴、烦渴,夏季口渴。 方选和验方 ❶ 《太平圣惠方》:“治小便不通、淋沥:绿豆15g,冬麻子45g(捣碎,以水400ml淘,绞取汁),陈橘皮15g。以上用冬麻子汁煮橘皮、绿豆令熟食之。” 次日将附子2片切作4片,再以绿豆37.5g,如前煮食。 第3日别以绿豆、附子如前第1日煮服,第4日如第2日煮食。水从小便下,肿自消,未消再服。忌生冷、盐、酒60日。 ” ” 10~15天为1疗程。” 上药研细末和匀。每日上午10时,下午3时各服15g。 服药后30分钟,加食西瓜1~2kg,稍歇后,跳跃及局叩击。多活动。 1月为1疗程。 (6~8月用药最宜) 单方应用 ❶ 《圣济总录》:“治消渴,小便如常:绿豆适量,加水煮烂,澄滤取汁,时时服之。” 亦可用绿豆500g制成生豆浆服用。一般24小时后可愈。 ” 食疗 ❶ 《中华食物疗法大全》:“治暑热烦渴,疮毒疖肿:粳米100g,绿豆10g。先以温水浸泡绿豆2小时,粳米加水和绿豆同煮,豆烂米花稠时即可服用。 ” ❸ 绿豆饮(《中华食物疗法大全》)治急性肾炎:绿豆90g,熟附片9g,同煮汁,空腹饮。 。【医药家论述】: ❶ 李时珍《纲目》:“绿豆,清肿治痘之功虽同赤豆,而压热解毒之力过之。且益气、厚肠胃、通经脉,无久服枯人之忌。但以作凉粉,造豆酒,或偏于冷,或偏于热,能致人病,皆人所为,非豆之咎也。豆粉须以绿色粘腻者为真,外科治痈疽,有内托护心散,极言其效,丹溪朱氏,有论发挥。”“绿豆肉平、皮寒,解金石、砒霜、草木一切诸毒,宜连皮生研,水服。按《夷坚志》云,有人服附子酒多,头肿如斗,唇裂血流,急求绿豆、黑豆各数合,嚼食,亦煎汤饮之,乃解也。” 除湿则肿消,压热则气下,益脾胃而肾邪自平也。”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