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义和拳运动近代四川反帝反清的农民运动。四川义和拳又称 “川拳”,为当时散布在四川各地的秘密宗教 (如红灯教) 和会党组织的统称; 与北方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相呼应。清光绪二十六年 (1900年) 七月,大邑县罗文榜首举 “顺清灭洋” 义旗,捣毁教堂,对抗官兵,来聚者数千人。邛州 (今邛崃市)、崇庆、温江、郫县、天全、汶川、大足、永川、荣县、富顺等23个州县的秘密宗教和会党组织也开展反洋教斗争。北方义和团运动失败后,部分义和团成员进入四川与 “川拳”汇合。光绪二十七年 (1901年),提出 “灭清剿洋兴汉” 的斗争口号。光绪二十八年 (1902年) 夏,四川义和团运动进入高潮。三月 (一说五月) 中,资阳李冈中率千余人攻入资阳城,川东、川西各地义和拳纷起响应,相继起义。六月,简阳等十县义和拳逼近成都。八月,廖观音率3万义和拳队伍再围成都,一度突至西门青羊宫内及四川督府附近的走马街。后遭清军镇压,廖观音被俘牺牲。运动由此走向低潮,但一直延续到1911年,从而为辛亥革命期间的保路同志军大起义奠定了基础。 |